財聯社(北京,記者 劉陽)訊,自1998年與一汽成立合資公司,并在之后取得轎車生產資質后的海馬汽車,一直謀求著“獨立”的可能。在經過近23年的等待后,這一天或將到來。日前,業界有消息傳出,經過各方通盤考慮,海南省政府決定對一汽海馬中一汽所持的49%的股份進行收購。
“目前談判正在進行中,計劃由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接替一汽,成為一汽海馬第二大股東。”上述消息稱,收購完成后,將與持有一汽海馬51%股份的大股東海馬汽車實現接管,“海馬汽車或將真正實現獨立”。
對于上述傳聞,涉事各方的表態均十分謹慎。“公司目前并未接到相關信息。”9月15日,ST海馬(000572.SZ)內部人士表示,“若有相關信息,公司將按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一汽集團方面則對財聯社記者稱,“目前我們沒有收到這個信息。”
傳聞中的接盤方,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亦表示,“沒有相關的消息”。
1998年,海南汽車制造廠以國有資產劃轉的方式轉給一汽集團,更名為一汽海南汽車有限公司,并由此獲得轎車生產資質。2004年7月,由景柱創立并擔任董事長的民營企業海馬汽車,與一汽海南合并為“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一汽集團、海汽集團和海南省政府分別持股49%、49%、2%。
然而,為了發展壯大和獲得生產資質而投奔一汽的海馬汽車,在多年來的雙方合作中并沒有得到預期中的助力。“一汽這幾年沒有向海馬汽車提供任何幫助,每年還從海馬汽車分不少紅。”曾有海馬汽車內部人士私下抱怨稱。
隨著合作期間雙方矛盾的激化,海馬汽車選擇了另立品牌,并“北上”獨立發展的道路,試圖擺脫一汽的“束縛”。
2007年2月,海馬集團與鄭州市國資委簽訂協議,將鄭州輕型汽車制造廠國有產權整體轉讓給海馬集團。當年7月,海馬(鄭州)汽車成立。也是在這一年, 海南省將其持有的一汽海馬2%的股權轉讓給了海馬汽車,由此海馬汽車也實現了對一汽海馬的并表。
北上發展的初期,確實為海馬汽車帶來了新的增量。有數據表明,在2009年4月上市后,海馬微車福士達當月銷量即突破3000輛。但在此之后,隨著國內車市的變化,此前產品的老化、自主研發能力薄弱以及公司內部錯綜復雜的股權變化等諸多原因,海馬汽車的銷量開始大幅下滑,并出現持續虧損。
自2017年出現9.94億元虧損之后,2018年,海馬汽車繼續虧損16.37億元。連續兩年凈虧損,海馬汽車自2019年4月24日起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股票代稱變為*ST海馬。
通過“賣房”,海馬汽車雖于今年6月19日實現“摘星”,但其現狀仍不容樂觀。最新銷量快報顯示,8月,汽車銷量總計897輛,同比下滑42.50%;本年度1-8月,累計汽車銷量為8301輛,同比下滑55.74%。
“海馬汽車實現完全‘獨立’的目標已近在眼前。”在新浪財經專欄作家林示看來,盡管目前公司業績堪憂,但對于海馬汽車而言,海馬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景柱的回歸帶來了充沛的現金流,以支撐汽車業務的重振。
“海馬汽車作為海南省內唯一的整車企業,具有供給與需求的雙重優勢。”招銀國際研究部白毅陽對記者表示,從需求端,海南省提出到2030年全省不再銷售燃油車,全面普及新能源汽車。在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背景下,出口需求,特別是東南亞地區,有望得到釋放;從生產端,相關稅收優惠將帶來其新能源汽車生產成本的下降。
而在汽車分析師任萬付看來,海南省政府近幾年發布了一系列關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規劃布局,作為海南知名制造企業,海馬汽車肯定會成為海南省的重點扶持對象;另一方面,海馬汽車希望脫離一汽的呼聲一直存在。“應該說,當下正是海馬汽車‘獨立’的最好時機。”任萬付表示。
來源:財聯社記者
作者:劉陽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26873
以上內容轉載自財聯社記者,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