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缺芯將致我國汽車全年減產約200萬臺
“今年5-9月,連續五個月產銷量同比下降。按此推測,全年有可能減產約200萬輛。”10月15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在2021年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上指出,“芯片”短缺帶來的影響,還波及到我國手機、機床(數顯)、家電、筆記本電腦等制造業諸多領域,一些高端芯片的短缺甚至波及到我國測量、控制、試驗、檢測等儀器儀表行業(單片機、A/D轉換器),成了制約我國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的“絆腳石”。
蓋世點評:根據AutoForecast Solutions預測,2021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將會攀升至1056.1萬輛,若按照中國市場占比20%推算,或達211萬輛。200萬輛恐仍顯保守。
二手車價格普遍攀升,全年交易將突破1600萬輛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日前發布數據,8月,全國二手車共交易149.82萬輛,環比增長2.69%,交易金額為971.10億元;1-8月,二手車交易量為1139.15萬輛,同比增長40.38%,較2019年同期增長22.84%。
圖片來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流通協會預計9月二手車交易規模在16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9%;2021年全年二手車交易量將突破1600萬輛,超過2019年的水平,增幅在12%以上。
蓋世點評:當新車因“缺芯”“少電”交付周期一拖再拖,保值率較高的二手車備受追捧。
Honda中國發布全新純電動車品牌“e:N”,旗下五款全新車型全球首發
10月13日,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Honda)與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Honda)、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Honda)共同舉辦Honda中國電動化戰略發布會。
Honda方面表示,其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的銷量占比規劃為2030年達到40%,2035年達到80%,2040年達到100%。在中國,Honda將進一步加快電動化車型的投放,快速完成面向電動化的品牌轉型升級,2030年之后Honda在中國推出的所有新車型均為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等電動化車型,不再投放新的燃油車。
同時,Honda中國正式發布了全新純電動車品牌“e:N”。與此同時,“e:N“系列量產車第一彈:東風Honda的e:NS1特裝版和廣汽Honda的e:NP1特裝版全球首發,這兩款純電動車量產車型將于2022年春季上市。
“e:N“系列第二彈 e:N Coupe concept
“e:N“系列第三彈 e:N SUV concept
“e:N“系列第四彈 e:N GT concept
此外,三款概念車也進行全球首發:分別是“e:N“系列第二彈e:N Coupe concept、第三彈e:N SUV concept、第四彈e:N GT concept,這三款車型的量產版將于五年內陸續上市。今后“e:N”系列產品還將出口到海外市場。(文中圖片均來源于Honda)
蓋世點評:電氣化轉型勢不可擋。
小鵬第10萬輛整車下線
10月11日,小鵬汽車第10萬輛整車于肇慶小鵬汽車智能網聯科技產業園正式下線,這是繼蔚來之后,又一新勢力品牌量產數量突破10萬輛。
圖片來源:小鵬汽車
綜合來看新勢力品牌,目前已有蔚來、小鵬共兩家品牌量產車達到10萬輛,其中,蔚來早于小鵬,已于今年4月率先突破第10萬輛量產。
蓋世點評:大膽預測一下,理想汽車的第10萬輛整車會在何時下線?會是今年底嗎?
蔚來合肥工廠完成階段性產線改造,整體升級年產能達24萬臺
10月15日,蓋世汽車從蔚來汽車了解到,江淮蔚來合肥先進制造基地生產線已完成階段性升級,為新車型導入和產能提升做好進一步準備。
江淮蔚來合肥先進制造基地生產線;圖片來源:蔚來
據了解,此次階段性升級自9月28日起開始,10月15日完成。“這次改造充分利用了國慶假期進行產線停產改造,盡量減少對生產的影響,不會影響Q4的整體生產計劃。”蔚來汽車傳播總監馬麟說到。
根據規劃,此次產線整體升級將于2022年上半年全部完成,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據官方透露,江淮蔚來合肥先進制造基地年產能為12萬臺/年,整體升級完成后將達到24萬整車及零部件年產能,通加班或增加班次等方式可以將年產能提升至30萬臺。
蓋世點評:頭部新勢力進入新一輪爭奪戰,擴產的速度成關鍵。
日本制鐵起訴豐田和寶山鋼鐵侵權
日本制鐵公司(Nippon Steel)10月14日表示,該公司已對豐田汽車和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Baoshan Iron and Steel,中國寶鋼集團的子公司)提起訴訟。
日本制鐵起訴上述兩家公司侵犯了其用于電動汽車發動機的非定向電磁鋼板的專利,并要求每家公司向其賠償200億日元(合1.76億美元)。日本制鐵還向東京地方法院提交了初步禁令申請,要求禁止豐田生產和銷售涉嫌使用了侵權電磁鋼板的電動車。據日本制鐵所稱,該公司的無定向電磁鋼板是“汽車電氣化不可或缺的材料”。
日本制鐵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已經與兩家公司進行了討論,但未能達成解決方案。該公司稱,“日本制鐵正在采取法律行動,以保護其產品的知識產權。”
對此豐田表示,這起訴訟非常“令人遺憾”,稱在與其鋼鐵制造商簽署供應協議之前,該公司沒有發現任何專利侵權問題。寶鋼發言人沒有立即置評。
蓋世點評:吃瓜中。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Garcia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58643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