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汽車制造商終于再也不用將他們的自動駕駛測試車運到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去申請牌照路測了。5月12日,德國聯邦參議院通過了一項法律,允許他們在遵守一系列特定條件下進行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這意味著大眾汽車、寶馬、戴姆勒等汽車巨頭未來可以順利地在國內道路進行新技術的測試,加大對自動駕駛的研發投入;同時,也創造了全球自動駕駛立法先例。
這是德國首部關于自動駕駛汽車的法律
去年4月由德國總理默克爾首次提議,德國汽車制造商應該盡快對自動駕駛汽車進行路測,政府也將幫助他們來排除法律方面的障礙,她呼吁汽車行業列出一份“愿望清單”,再加上具體的時間表,政府會根據這份清單來幫助企業發展自動駕駛汽車。5月底,德國執政聯盟對自動駕駛汽車的下一步發展進行討論,并評估了這份“愿望清單”是否已經到位。執政聯盟內部并無分歧,德國政府開始針對自動駕駛汽車的上路測試制定相應的法律。
剛剛通過的這項法律規定,帶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將安裝一個類似“黑匣子”的裝置,用來記錄系統運作、要求介入和人工駕駛等不同階段的具體駕駛情況,以保證在出現交通安全事故時,明確責任劃分。如果是在人為駕駛情況下發生事故,駕駛人將承擔交通事故責任;而如果是自動駕駛系統原因引發的事故,那么將由汽車制造商承擔責任。
法律還規定,自動駕駛汽車在進行道路測試時,駕駛席必須有專職司機監控,但駕駛者的雙手允許離開方向盤,視線也可以離開道路,查收電子郵件、瀏覽網頁等。
鑒于自動駕駛技術還處于發展階段,德國的這項法律將在兩年內根據新科技的發展進行修訂,自動駕駛數據保護和如何合理使用收集到的數據等關鍵問題,這項法律目前沒有作出明確規定。
大眾無人駕駛概念車Sedric
自動駕駛技術會在德國率先普及?
德國是世界汽車大國,德國運輸部長多布林特(Alexander Dobrindt)認為自動駕駛是“汽車誕生以來的最偉大的革命”。這項法律對于在自動駕駛汽車研發激烈競爭中的德國汽車制造商來說可謂收獲巨大。
除了電動化之外,自動駕駛已經成為另一個德國汽車制造業的重要發展趨勢。德國汽車和零部件巨頭也相當積極投入研發,有統計顯示,自2010年以來,登記與自動駕駛相關的2838件專利里,德國汽車和零配件制造業占了58%,博世(Bosch)以545件排名第一,奧迪(Audi)、大陸(Continental)、大眾汽車(VW)、戴姆勒(Daimler)、寶馬(BMW)也都在前十大登記專利排名里,市場前景看好。
奔馳無人駕駛概念車
德國運輸部長多布林特在2015年秋天宣布開放A9高速公路給車企、研究機構和汽車零配件制造商測試自動駕駛技術,德國大型企業基本上完成了在高速公路上的自動駕駛測試,下一階段就將是在城市道路測試自動駕駛系統對紅綠燈、行人、停車的反應,這項法律的通過無疑進一步掃清了障礙,并將這些本土企業成功拉回國內。不過,大眾、寶馬、戴姆勒可能不會立即停止在加州的路試,至少不會在今年晚些時候德國允許真正無人駕駛汽車上路前停止。
這項法律也可以為仍然在進行自動駕駛立法的美國提供一定參考。美國是自動駕駛技術發展最快的國家,但立法方面卻未能保持同步。目前,在州一級幾乎沒有達成技術標準,監管也是五花八門。企業需要應對千差萬別的50個州的規定。前谷歌自動駕駛汽車項目主管Chris Urmson稱,“在過去兩年間,23個州提出了53部與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法律——各自都有不同的方式和概念。5個州通過了這類法律。盡管都是要推動本地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這些法律卻沒有共同的概念、許可框架或對制造商的期望。”因此,美國的主要挑戰在于解決監管碎片化的問題,這會影響技術創新。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需要盡快指導各州制定統一規則,鼓勵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人們已經習慣了從交通的角度思考汽車,但是汽車已經越來越多地成為擁有龐大信息處理能力的大型移動設備。根據全球各大車企的戰略,到2021年,無人駕駛汽車將進入市場,從此開啟一個嶄新的階段。中國也需要盡早制定國家層面的自動駕駛汽車政策框架。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楊曉紅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zhengce/52016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