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問題:
冬季使用電動汽車要注意哪些方面?
網友回答:
汽車創作者
冬天外部環境溫度低,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化學反應會變慢。這會導致電動汽車的充電速度變慢,續航里程縮短,外部溫度在零下10度左右,動力電池就能夠衰減30%的續航里程。而且溫度越低,衰減 的越多。很多電動汽車車主在冬天用車時不開空調,不開其它大耗電設備。為了維持更多的續航里程情愿受罪。那么,冬天的電動汽車要怎么使用才能夠減少動力電池衰減帶來的影響呢?下面來談一談,在冬天使用電動汽車的注意事項。
第一:要盡量“保溫”
既能動力電池是因為低溫才衰減的,那么只要提高溫度不就能夠減少影響了么。我們可以從這些方面來入手:1:盡量不要室外停車,冬天室外的溫度和室內的溫度相差很大。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是在室內停車。
2:不要在室外露天充電,溫度低,充電效率會降低,還有可能會對電池造成損傷。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選擇在室內充電,或溫度較高的時段充電。3:空調溫度不要設置太高,這樣可以省電。開車時寧愿多穿件衣服也要降低一點溫度的設定。
第二:充電要勤,每次用完車最好是馬上充電,這時候動力電池溫度較高,充電效率會比較大。充電的時候建議使用慢充,這樣充電量會更多一些,也不會損傷動力電池。冬天如果長時間不開車,那么最好每隔3天充一下電,這能保持電池的活性。
冬天電動汽車續航下降嚴重,用車時要多用點心,出行的時候要規提前劃好充電計劃,以便更快的補充電量。要盡量減少使用電動汽車來進行長途出行,續航里程減少太多,半路拋錨的幾率會增加。
以上就是關于冬天使用電動汽車要注意的方面。雖能不能避免電池衰減,但也能夠減少衰減帶來的影響。
好景須記
進入冬季,隨著氣溫的降低,電動汽車的充電時間會有所延長,續駛里程也會縮短。這主要是因為在低溫條件下,電動汽車所使用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內部的電解液會變得黏稠,鋰離子在其間移動的速度會減緩,從而造成性能下降,充放電量減少。有分析數據稱,普通的鋰電池在零攝氏度時,其容量會減少20%,當達到零下10攝氏度時,容量可能只有一半左右。
低溫除了會造成電池性能下降,造成續駛里程縮水,還可能造成電池損壞。研究表明,在0℃以下的環境中,鋰離子電池進行充電或大功率放電,會在電池陽極表面析出金屬鋰,而且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這樣就會對電池造成永久損害。
因而,冬季低溫條件下使用電動汽車,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以免損壞車輛,影響使用壽命。
1.注意保暖。
注意保暖,不是說給車輛穿件外衣,而是在停放車輛和充電時盡量避免露天。如果實在沒有室內停車環境,則應該在停車時給車輛加件車衣,充電時選擇白天氣溫較高時進行。
2.及時充電。
電池在放電時是會釋放熱量的,因此,在用車后立即充電,能使充電量較冷車狀態充電更高,緩解冬季充電時間過長、充電量較少的現象。
3.出行熱車。
冬季行車時,可采取低速緩行幾分鐘的方式,使電池逐步升溫,從而激發電池活性,使放電量增加,從而延長續駛里程。
4.平穩駕駛。
急加速會使電池處于大電流放電狀態,其中一部分電能會轉化為熱量白白消耗,從而影響續駛里程。同時,電池經常大電流放電,內部構造損壞的可能將大為增加。因此,在用車時,平穩駕駛可降低整車能耗,延長續駛里程。尤其在冰雪路面上行車,更要注意平穩駕駛,確保安全。
5.善用空調。
電動汽車空調制熱時的功率是非常高的,可達6KW以上,可消耗大量電能,使續駛里程縮短。因此,要合理利用內外循環,把空調溫度調低一些,以節約電能。
6.增加胎壓。
受熱脹冷縮影響,冬季胎壓會有所下降,加大車輪滾動阻力,使整車能耗上升,縮短續駛里程。所以,冬季要經常檢查胎壓,盡量保持胎壓在規定范圍內。
7.選擇慢充。
選擇小電流(即慢充)對鋰離子電池進行充電,并在充電后對鋰離子電池進行充分擱置,可保證負極析出的金屬鋰能夠與石墨反應,重新嵌入到石墨負極內部,降低電池損壞的可能。
解決各種電動汽車疑難雜癥,有問必答,歡迎評論留言吐糟!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知識官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ask/10267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duoma@d1ev.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