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時代,傳統車企都在追求改變。
只不過,“想到”與“得到”中間——還差一個“做到”,這就需要車企具備極強的戰略定力、以及堅決的執行力。
作為自主車企之中的“國家隊”,有一些品牌必須迎難而上。例如東風汽車,它用實際行動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日前,東風智能新能源品牌SHOW暨eπ品牌發布會成功舉辦,活動現場,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楊青,對外宣稱:
“預計到2025年,東風汽車集團將會累計投放21款新能源乘用車,以及17款新能源商用車,力求新能源銷量達到100萬輛以上。”
那么在當下的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之中——東風汽車集團,究竟有幾分贏面?
東風eπ007領銜,新車悉數亮相
本場發布會最大的看點,無異于東風汽車旗下的全新新能源子品牌“東風奕派”、以及該品牌的首款車型——東風eπ007,首次對外亮相。
東風奕派營銷事業部總經理余飛表示,eπ007基于東風自研的新能源平臺、即“量子架構”打造而來,將會具備純電動、增程式兩種動力形式。
新車將會是一款中大型轎車,車身采用寬體低趴設計,全車擁有23處空氣動力學優化,風阻系數僅0.209Cd;此外,新車還將搭載電動剪刀門、車側投影燈、電動掀背尾門、電動尾翼等新潮裝備。
動力方面,eπ007將搭載“馬赫E”動力系統,四驅車型的最大功率高達400kW,可實現3秒級零百加速;
能耗方面,eπ007的最低電耗僅11.9kWh/100km,其中增程版車型,最大續航里程達1200km——從武漢出發,不用補能,一程到達北上廣。
輔助駕駛方面,余飛宣稱eπ007將全系標配L2+級駕駛輔助系統,并提供記憶泊車、高速點對點等高階功能;
智能化方面,新車搭載了“東風SOA智慧座艙”,內部使用了高通驍龍8155芯片,可支持普通話、粵語、四川話等多種語音交互,并可實現100%車載界面功能的語音控制。
活動現場,包含eπ007在內——東風汽車旗下的7個子品牌,帶來了共計10余款新能源產品,例如純電代步車“東風納米box”、純電豪華MPV“東風風行V9”、純電越野SUV“東風猛士917”等。
可以說,東風汽車集團目前的新能源產品序列,已經完成了從入門到高端、從主流到小眾的全矩陣布局。
錨定15-25萬級市場,增程版是關鍵
雖然出場的品牌、車型眾多,但作為晚會中的“C位”——東風奕派,無疑是東風汽車集團在新能源板塊、未來的銷量擔當。
那么東風奕派的首款車型,即eπ007能否打響當頭炮?筆者認為增程式版本是關鍵。
對于eπ007的定價,東風奕派沒有公布詳細的消息。但據東風奕派營銷事業部總經理余飛透露稱,東風奕派將聚焦于15-25萬級的主流市場。
按照行內規律,中大型轎車的售價通常在20萬元以上,確實符合上述這個價格段。但平心而論,東風奕派作為一個剛成立的品牌,eπ007沿用常規的定價思路不太合適。
換句話說,只有一個能讓大家感到“驚喜”的定價,才能吸引到如今的消費者。基于以上條件,筆者大膽猜測——eπ007增程版的起售價位,可能接近15-18萬元。
與此同時,eπ007也必須打破燃油車時代的配置思路,即高價高配、低價低配;而是要采用“配置拉平”的打法,僅在純電續航、輔助駕駛等這些“增值服務”方面,做出產品區分。
除了“可油可電”的雙重屬性之外,縱觀市場上熱門的增程式車型,例如問界新M7、深藍S7等車型,關鍵的舒適配置幾乎全部拉滿(例如座椅通風、加熱等),同價位市場中十分少見。
定價、配置——這兩個核心賣點不出問題,eπ007增程版的銷量值得期待。畢竟增程式汽車作為一個新興的細分市場,整體的銷量增長十分突出。
行業數據顯示:2023年1-8月,國內增程式乘用車的累計銷量達31.4萬輛,同比增長159%;同時期的純電車型,因為基數較大,同比增長僅22%。
路子選對了,剩下的事情——就要看東風奕派的誠意如何了。
收攏總部資源,打造拳頭品牌
2022年12月,據港股銷量快報顯示:2022年全年,東風汽車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累計為34.61萬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為32.04萬輛。
這么看來——在2年內的時間里,東風汽車集團想要突破百萬級別的新能源銷量,難度確實不小。
在肉眼可見的將來,僅依靠東風奕派在新能源市場的“單品牌突圍”,顯然還不夠。
因此在2023年8月,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針對自己的新能源乘用車板塊,進行了重大的組織結構調整:
“東風”品牌、“嵐圖”品牌、“猛士”品牌將形成三大主品牌。其中,“東風”品牌面對關鍵的主流市場,直轄東風風神、東風eπ(奕派)、東風納米三大子品牌,由集團總部直接掛帥指揮。
在資源調配方面,得益于管理優先級的提高,三大子品牌可以打通供應鏈,集約化制造、集約化營銷,進一步增效降本。
目前,針對核心的三電系統供應鏈,東風汽車集團已形成了初步實現了“自產自供”。
例如武漢東風公司,目前已形成了47萬套電驅動總成、30萬套電控、30萬套IGBT模塊、10萬套電池Pack、1000套燃料電池以上的年度產能。
可以說,“第二汽車”出身的東風汽車集團,在制造端擁有足夠的自信,新能源時代同樣如此。面對競爭愈加激烈的新能源,三大子品牌在集團賦能的加持下,未來也將擁有更多的底氣。
結語:
華中地區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東風汽車集團的存在是必要的。當一個企業開始反哺地區發展,銷量已經不是唯一的評價標準了。
活動現場,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楊青也表示:“在完善的規劃、研發、品牌、產品布局之下,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推進完成新能源轉型升級,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EV情報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1345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