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吉利和雷諾集團合資公司塵埃落定,這家名為HORSE Powertrain Limited的新公司終于獲批成立。
年營收150億歐元,這是雙方對其合資公司的預期,若能順利實現,那也就標志著一家動力總成領域的巨頭供應商就此誕生。
圖源:吉利控股
新巨頭誕生記
吉利和雷諾的此次合作可以追溯到四年前。
2021年,雷諾提出旨在降本增效和電氣化轉型的“Renaulution”戰略;同年8月,吉利即與雷諾簽署諒解備忘錄,建立創新型合作伙伴關系,在混合動力領域共享資源和技術,并以中國和韓國為重點市場開展合作。
2022年,雷諾集團Renaulution戰略深化,將公司的業務一分為五,分別為Ampere(專注于電動汽車和軟件)、Alpine(高端零排放品牌)、Mobilize(移動出行解決方案)、The Future Is NEUTRAL(循環經濟公司)以及Power(內燃機和混合動力系統技術供應商)。
而為了加強并持續推進“Power”部分業務,雷諾拉來吉利,宣布創建一家全球領先的內燃機和混合動力系統技術一級供應商,也就是Horse項目。
從2022年11月,吉利與雷諾簽訂合資框架協議,到去年7月達成正式協議,今年5月正式成立,這家合資公司從放出風聲之日起,就備受市場關注。
圖源:雷諾集團
雙方對這家公司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根據吉利官方消息,HORSE Powertrain Limited由吉利和雷諾集團各持50%股份,Matias Giannini被任命為新公司CEO,董事會由來自股東雙方的6位董事組成。
吉利方的三名董事分別為吉利控股CEO李東輝、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和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CFO張權,由李東輝擔任HORSE Powertrain Limited董事長。
雷諾方的三名董事分別為首席采購、合作伙伴和公共事務官Fran?ois Provost、CTO Gilles Le Borgne和達西亞CEO兼首席供應鏈官Denis Le Vot。
最重要的是雙方對新公司技術和產品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根據公告,截至2024年5月31日,Horse和極光灣公司,分別從雷諾集團和吉利剝離,雙方將把相關知識產權轉入HORSE Powertrain Limited,讓新公司能完全自主開發未來動力總成技術。
而極光灣公司(原名吉利動力總成公司)和Horse則分別承載著吉利和雷諾集團的主要動力技術。
依托于此,HORSE Powertrain Limited主要業務包括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混合動力及燃油動力總成部件和系統,包括發動機、變速箱、混合動力系統和電池等。
據介紹,新公司其產品可涵蓋全球80%的混合動力和燃油動力汽車市場需求。除了雷諾集團、吉利汽車,HORSE Powertrain Limited還將為沃爾沃汽車、寶騰、日產和三菱汽車公司等多個品牌提供服務。
綜合來看,新公司將擁有:全球17家工廠;8個主要客戶遍布全球130個國家和地區市場;5個研發中心;約19,000名員工;約150億歐元營收;年產約500萬套動力總成;涵蓋所有類型的混合動力解決方案——包括長續航混合動力、燃油混合動力、使用替代燃料的內燃機,如乙醇、甲醇、液化天然氣、壓縮天然氣、氫氣等。
逆勢而為?
在汽車行業大談電動化轉型的今天,吉利和雷諾的選擇好似逆勢而為。
雙方此次合作對純電只字未提,反而在公告中特別強調,“能滿足各類市場需求,特別是在綠色甲醇、乙醇和氫等替代燃料領域的產品需求。”
在替代燃料領域,吉利算是行家。吉利汽車的新能源發展規劃本就包含混動技術、純電技術、替代燃料和氫燃料電池技術四大技術路徑。
以甲醇汽車為例,2005年初,吉利汽車開始甲醇汽車產品的研發工作,歷經多年,其先后突破了低溫冷啟動、耐甲醇材料開發、專用潤滑油開發、甲醇電噴控制系統、甲醇發動機開發等多項關鍵技術。吉利目前已經成功開發多款甲醇動力汽車。
圖源:吉利
綠色甲醇、乙醇和氫等替代燃料領域也是國家大力發展的方向,目前來看,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至于燃油車,仍是兩家企業目前的主力軍。
2023年,吉利汽車累計銷售汽車168.65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48.75萬輛,同比增長超過48%。占比約為30%。
相較之下,2023年,雷諾集團公布2023年全球銷量,全年總銷量達2235345輛,同比增長9%,尤其在歐洲市場,2023年雷諾的表現尤為突出,注冊量達到97.76萬輛。其中電動車銷量約為27萬輛。
就全球汽車市場而言,數據顯示,2023年世界汽車銷量8918萬臺,其中新能車汽車銷量1428萬臺,新能源車滲透率為22%。
對于吉利和雷諾集團,燃油車是其主要營收來源,對于世界車市,燃油車仍然占據絕對領先地位。
所以,從技術層面來看,吉利和雷諾對于內燃機技術都有很深的研究。目前,內燃機技術的成熟度高于電動車技術,尤其在動力系統的穩定性和成本效益方面具有優勢。通過改進現有內燃機技術,開發更高效的混合動力系統,不失為降低排放、助力環保的一種選擇。
雷諾集團CEO盧卡·德·梅奧 (Luca de Meo) 也表示,合資公司的成立是為解決交通運輸脫碳這一汽車行業的最大挑戰做出的重要部署。盧卡·德·梅奧指出,與吉利合作,打造一家有技術實力和專業底蘊的新公司,開發超低排放燃油動力和高效混合動力技術,這是雷諾集團決勝未來的關鍵。
從市場層面看,在全球范圍內,盡管電動車市場迅速增長,但燃油車仍在許多地區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發展中國家和一些對電動車基礎設施支持不足的地區,燃油車仍然是主流選擇。即使在發達國家,由于消費者偏好和特定用途(如長途運輸和特殊地形使用),燃油車的需求依然存在。
有市場、有技術,合資公司的目的明確,實際上并沒有太多障礙。
雙向奔赴?
講了這么多合資公司成立的順當理由,并不代表吉利和雷諾不重視新能源轉型。
事實上,根據官方數據,吉利控股和吉利汽車在新能源科技、汽車軟件、操作系統、智能網聯、低軌衛星和智能芯片等一系列前沿科技的布局,過去10年累計研發投入超過2000億元。
“吉利汽車和吉利控股堅持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戰略方向毫不動搖。從2024年銷量展望來看,預計新能源車型銷量會增加66%以上。”吉利控股集團CEO、吉利汽車副主席及執行董事李東輝曾說道。
雷諾同樣將電動汽車放在集團戰略的重要位置。根據2021年的“Renaulution”戰略,雷諾集團將分三個階段實現戰略轉型,分別為:
第一階段為復興階段(2021年-2023年),主要聚焦于改善公司的利潤率和現金增值能力。
第二階段為革新階段(2021年-2025年),此階段的目標是更新和豐富產品矩陣,提升品牌的盈利能力。
第三階段為變革階段(2025年以后),雷諾將商業模式轉向科技、能源和出行領域,目標是成為全新出行價值鏈的領跑者。在這個階段,雷諾集團將重點發展電動車、智能化服務和循環經濟等領域,以應對未來汽車行業的挑戰和機遇。
值得注意的是,雷諾集團在今年3月宣布,將原定于2025年開啟的第三階段“Renaulution”提前一年。究其原因,一方面,雷諾集團盈利能力向好,2023年,雷諾集團實現收入524億歐元,凈利潤達23億歐元;2024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8%,達到117.1億歐元。另一方面,雷諾集團的新能源轉型初見成效。
這一切,與中國汽車產業鏈不無關系。
在今年3月雷諾集團CEO盧卡·德梅奧的一封公開信中,明確表態稱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啟動反補貼調查。德梅奧甚至呼吁歐盟“向中國制造商學習,因為中國制造商在電動汽車的性能和成本以及軟件和新車型的開發速度都領先歐洲一代”
事實上,雷諾集團已與中國市場、中國車企和供應鏈進行了緊密連接。雷諾旗下銷量超14萬輛的純電車型達契亞春天Dacia Spring,登上了2022及2023年度歐洲電動汽車零售榜前三,該車就是中國制造。
全新一代Dacia SPRING; 圖源:雷諾集團
除了吉利,雷諾集團還與遠景動力、敏實集團等企業相繼建立合作,在前不久,在雷諾集團公布的自動駕駛戰略中,文遠知行也占據了一個重要位置。
近日,有消息稱,雷諾集團將在中國開發新款Twingo電動汽車,以將這一平價電動車型更快推向市場。到了雷諾集團轉型的第三階段,中國汽車產業鏈還會繼續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這次合作的另一個主角——吉利,自2010年并購沃爾沃汽車以來,吉利持續深化海外布局,在這一過程中,吉利已經從產品輸出成功轉型為技術輸出的全球性汽車集團。
此次合資公司的成立是一實證。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汽車行業的使命是在未來幾十年實現凈零排放,全球資源協同、技術多元化和專業能力共享勢在必行。
吉利與雷諾集團的合作背景深受全球化趨勢和技術進步的影響。這次合作不僅涉及技術層面的融合,更是兩大車企在全球多個重要市場的戰略合作,或許能給許多志在出海的企業一點參考。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32699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