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開始,人們可以在大街上看到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一個新的消費時代就此展開。
對普通消費者而言,一輛新能源汽車最重要的賣點是什么?
是出色的動力性能,是令人動心的性價比,還是優良的外觀與內飾?不,當然不是,這完全不夠。
它還應該有優秀的節能表現、足夠的續航里程、便捷的能源補充方式,最關鍵的,它必須擁有與傳統汽車完全不同的科技基因,能夠引領汽車工業電氣化、電子化、智能化的浪潮,因此,它必須很酷!
在這兒,我們要為您挑出最值得介紹的23款車————它們是純電動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按照政策將享受大額財政補貼,最關鍵的是,它們將在2012-2013年間實現量產并在中國上市。
表一:2012-2013年量產新能源乘用車目錄
注:此目錄數據來源于廠商信息,最終結果以車型上市公告為準。
這份目錄呈現出未來兩年即將在中國上市的量產新能源乘用車,幾乎囊括了目前全球大部分主要汽車品牌。其中,國產自主品牌汽車共有12款,占總數量的54.5%,這一比例遠高于2012年1、2月份自主品牌傳統汽車銷量占比(29.11%)。
驅動模式方面,純電動汽車占據了絕對多數,在23款車型中占據18款,只有5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這一特征與剛剛獲批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指導原則相吻合。
我們將從”動力性能”、”節能效果”、”續航里程”、”能源補充便捷性”、”主觀感受”等五個方向對這些車型進行評價,在每一方向選出表現最為優秀的五款車型,為您打造一份直觀有效的量產新能源乘用車指南。
以上各項標準均根據新能源汽車的特點確立,并對各單項參數采用歸一法進行統計,以便統一關聯條件帶來的差異,然后將各小項得分乘以各自權重后相加得出該類別最后結果,并以星級標準展示。
參數歸一算法:【(車型某一參數值)-(同類參數最小值)】/【(參數最大值)減去(參數最小值)】= 參數歸一值
混/電各占勝場————動力指標評比
動力是一輛汽車最重要的性能指標,無論駕駛者是追求風馳電掣的快感,還是代步的便捷性,對汽車動力性均有嚴格的要求。
最高車速、加速能力無疑是一款汽車動力最直觀的表現。汽車的扭矩數值本身并不能直觀表現汽車的最終性能,還需要綜合參考車重、車速、路況等,這里給予20%的權重。
在動力性能指標中,表現優異的五款車型分別為:
比亞迪S6DM
總體得分:★★★★★
最高車速:★★★★★
加速能力:★★★★★
最大扭矩:★★★★★
比亞迪S6DM
比亞迪S6DM是一款”神秘”車型,根據比亞迪方面透露的信息,這款車將首先在海外上市,在2013年才會在國內銷售。S6DM采用了比亞迪著名的”雙模”驅動,可以在純電動和混合動力間自由切換,在環保、節能的基礎上實現了超強動力。180公里/小時的最高車速和短至6s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可以充分體現出它的強勁動力。
寶馬5混動版(Active Hybrid)
總體得分:★★★★☆
最高車速:★★★★★
加速能力:★★★★★
最大扭矩:★★★☆☆
寶馬5混動版
寶馬5系列轎車歷來以出色的動力輸出為人所樂道,寶馬5混動版顯然繼承了這一特點。寶馬5混動版的0-100公里加速時間僅有5.9秒,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的傳統能源汽車,這樣的加速能力在新能源汽車身上極為罕見。
正因為如此,寶馬5混動版也擁有了良好的操控性,讓駕駛者能夠在新能源車上體驗到寶馬風格的速度與激情。
比亞迪秦
總體得分:★★★★☆
最高車速:★★★★★
加速能力:★★★★☆
最大扭矩:★★★★☆
比亞迪秦
比亞迪秦在本次北京車展全球首發,是當之無愧的明星車型。據悉秦是比亞迪在全新平臺上開發的一款全新雙模電動車,搭載高電壓、高轉速電機,功率較之已經上市的第一款雙模電動車F3DM大幅提升。比亞迪秦擁有6.9秒的百公里加速能力,讓這款車擁有了可以媲美傳統動力汽車的加速能力。
總體得分:★★★☆☆
最高車速:★★★☆☆
加速能力:★★★☆☆
最大扭矩:☆☆☆☆☆
寶馬i3
以動力性能著稱的寶馬在前三甲中占據兩個名額并不意外。寶馬i3是一款專門為城市道路設計的微型新能源汽車,精巧的外表之下蘊含著強勁的動力性能。
寶馬i3擁有高達150公里/小時的最高車速,并且百公里加速時間只有8秒鐘。雖然250牛·米的最大扭矩從參數看并不出色,但是對i3這樣的微型車來說已經足夠。
東風裕隆納智捷電動版
總體得分:★★★☆☆
最高車速:★★★☆☆
加速能力:★★☆☆☆
最大扭矩:★★☆☆☆
東風裕隆納智捷電動版
東風裕隆納智捷電動版是一款B級SUV型轎車,最高車速可達153公里,則在純電動汽車中已經屬于上等水平。而且作為一款體型較大的電動車,擁有8.9秒的百公里加速能力,足以讓納智捷電動版引以為豪。
動力性能歷來是電動汽車的弱勢之一,所以前三名均被混合動力車型占據不出意料。不過兩款純電動車型的入選,也預示著電動汽車的技術在不斷成熟,動力劣勢正在逐漸扭轉。
相信假以時日,隨著電動汽車的技術進一步完善,動力性能將不再是電動汽車發展的瓶頸。
[page]”零油耗”未來————節能TOP5
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除了環保、時尚等理念外,最實際的要求則是節能。相同行使里程下,無論是混合動力還是純電動汽車較之傳統能源汽車的能耗都大為減少,節油率則是評判新能源汽車節能情況的最重要指標。在本次評比中,因為電動汽車不消耗化學燃料,節油指標一律予以五星成績。
在節能能評比中,表現優異的五款車型如下:
上汽榮威E50
總體得分: ★★★★★
節 油 率:★★★★★
百公里能耗:★★★★★
上汽榮威E50
榮威E50是上海汽車歷時三年完全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純電動車。E50采用了全新架構純電動車平臺,外形沿用創新”One box”概念設計,具有車身小、空間大的特點。E50每百公里能耗只有8千瓦時,等價兌換成普通汽油只有0.5L,這是任何傳統汽車都無法企及的耗油量。
東風ej02
總體得分: ★★★★☆
節 油 率:★★★★★
百公里能耗:★★★★☆
東風ej02
名列第二的東風ej02依舊是一款微型電動汽車,是專為上班族量身打造的兩人座轎車。其平均百公里能耗只有10千瓦時左右,按照當前電價計算,每行駛百公里只需花費5元左右。如果在實行時段電價的地區利用夜間谷電充電,使用成本則更低。最需要提醒的是,這款車的定價極具進攻性,東風方面很希望把它打造成第一款”電動國民車”。
東風裕隆納智捷電動版
總 體得 分:★★★★☆
節 油 率:★★★★★
百公里能耗:★★★★☆
東風裕隆納智捷電動版
超過300公里的續航里程是這款汽車最引以為豪的特性之一。超長的續航里程除了得益于容量高達40千瓦時的電池外,優良的能耗控制也功不可沒。納智捷電動版百公里能耗只有11.7千瓦時,折合人民幣6元左右。作為一款SUV型電動汽車,納智捷的表現令人贊嘆。
力帆620CEV
總體得分: ★★★★
節 油 率:★★★★★
百公里能耗:★★★☆☆
中科力帆620CEV
中科力帆620CEV是力帆620EV的升級,中科力帆620CEV采用容量為24kwh的磷酸鐵鋰電池驅動,620EV采用容量為30kwh的磷酸鐵鋰電池驅動。不僅動力電池總容量降低,而且各項性能參數均作了重大改進。中科力帆620CEV提供了更加有力的電動機和全新的整體式電池包。除了動力性能的改進,620CEV整車重量減少約10%,達到了良好的節能效果。
奔馳Smart電動版
總 體得 分:★★★★
節 油 率:★★★★★
百公里能耗:★★★☆☆
奔馳Smart電動版
奔馳Smart電動版是一款專為城市研發的微型電動汽車,短小的車身即可以節省停車占用空間,也能保證駕駛者在擁擠的車流中穿梭自如。電動版Smart完全”零油耗”,而百公里耗電則只有12千瓦時,是經濟、時尚的城市代步選擇。
從結果可以看出,國產品牌更加重視電動汽車的節能性,這顯然與中國的國情有很大關系。在節能指標中,電動汽車全面領先。面對”零油耗”優勢,即使號稱節油率高達50%的混動車型也毫無勝算可言。
[page]誰走的更遠--------續航里程TOP5
續航里程一直是電動汽車”心中最大的痛”,車載電池容量和重量的矛盾一直貫穿于電動汽車的發展歷程中。
鑒于混合動力汽車和增程式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受限很小,在這次評比中只對純電續駛里程做出排名。
在續航里程中表現良好的五款車型分別為:
東風裕隆納智捷電動版
總體得分:★★★★★
東風裕隆納智捷電動版
”續航世界第一!”這是東風在發布納智捷時發出的豪言壯語。納智捷不僅個頭很大,而且在電池容量、耗能控制等方面也做的十分到位。納智捷采用高性能的鋰離子電池組,可提供高達40千瓦時的電力供應,最佳節能模式下續航力高達350公里以上。
中科力帆620CEV
總體得分:★★★★☆
中科力帆620CEV
中科力帆620CEV整車重量為1350Kg,比力帆620EV重量降低了10%。降低電池容量的同時,620CEV續航能力卻有所提升。在正常情況下,力帆620CEV百公里耗電只有12度,一次充電可以滿足長達200公里的連續行駛,遠遠超過大多數電動汽車的續駛里程。
上汽榮威E50
總體得分:★★★☆☆
上汽榮威E50
作為一款微型電動汽車,榮威E50搭載了容量高達15千瓦時的”大”電池。配合優秀的能耗控制,榮威E50滿電一次可以行駛190公里,遠遠超出了城市代步的一般需求。
東風ej02
總體得分:★★☆☆☆
東風ej02
雖然是一款面對城市代步的經濟型小車,ej20卻擁有不錯的續航能力。160公里的續航里程在電動汽車行列已經屬于領先位置,而超長的續航里程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充電次數,使ej02在便捷性上更加突出。
廣州本田飛度電動版
總體得分:★★☆☆☆
廣州本田飛度電動版
飛度電動版配有一臺120千瓦的電動機和容量只有20kwh的車載電池,在眾多純電動車型中不算上乘。不過在經濟模式下,飛度電動版即可完成最高160公里的行駛里程,表現十分優異。
[page]”立等”能源補充-----便捷充電TOP5
至少從目前看,能源補充是限制新能源汽車普及的主要障礙之一。對于純電動汽車來說,充電、換電模式各有千秋。就便捷性來講,換電模式在換電站普及后無疑會成為最快捷的能源補充形式,不過在目前的基建狀況下,換電優勢并不明顯。
此外,鑒于大容量電池需要更多時間,此評比參考了每款車型的電池容量。
在能源補充評比中,最為便捷的五款車型如下:
北汽E150EV
總體得分:★★★★★
補充方式:★★★★★
補充時間:★★★★★
北汽E150EV
北汽E150EV是由北汽獨立研發的純電動汽車產品,并已經投入了出租運營。作為一款出租車,每天需要多次充電,所以充電時間十分重要。E150EV一小時可充電7千瓦時以上,一次充電4個小時左右即可完成,節約了大量的時間。
寶馬i3
總體得分:★★★★
補充方式:★★★★★
補充時間:★★★☆☆
寶馬i3
寶馬i3雖小,卻內置了容量高達35千瓦時的動力電池,相應的充電時間也大幅延長。不過寶馬i3充電效率很高,單位時間充電量高達6千瓦時,全部充滿也僅需6個小時左右。
東風裕隆納智捷電動版
總體得分:★★★☆☆
補充方式:★★★★★
補充時間:★★★
東風裕隆納智捷電動版
納智捷電動版為了保證自己”世界第一”的續航里程,內置了40千瓦時的車載電池。不過相比電池容量的巨大,納智捷的充電時間卻令人滿意,單位時間充電可達5千瓦時,完全充滿也只需8個小時左右,完全可以在夜間休息的時間內完成。
大眾朗逸電動版
總體得分:★★★
補充方式:★★★★★
補充時間:★★☆☆☆
大眾朗逸電動版
朗逸是一款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研發的緊湊車型,朗逸電動版外觀與朗逸燃油版近乎一致,看起來敦厚而可靠。
朗逸電動版可以采用家庭220V電壓充電,或者在充電站進行快充。一次家庭充電時間長達8個小時,快充也需要3.5小時,相對其它車型來說并不占優。不過考慮到其26.5千瓦時的電池,無疑還是非常快的。
大眾UP!電動版
總體得分:★★★
補充方式:★★★★★
補充時間:★★☆☆☆
大眾UP!電動版
大眾UP!電動版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微型車,不過微型車并不代表配置低下。E-UP!車載電池容量高達18千瓦時,可支持130公里的續航里程。E-UP!同樣支持家庭充電和充電站快速充電兩種能量補充模式。其家庭充電時間只需5個小時,而快充時間更是縮短至1小時。
雖然換電模式更加便捷,但是因為對基礎設施的依賴性很強,所以在換電站沒有大規模普及前,廠商也輕易不會嘗試這種模式。在充電模式上,幾乎所有的電動汽車都支持了家庭充電和充電站快速充電兩種模式。雖然快充對電池壽命有一定影響,但無疑是目前解決充電時間過長的易行方案之一。
[page]誰動我心————主觀感受TOP5
主觀感受雖然與技術指數有一定關聯,但更多則要從消費者心理出發。中國消費者購買的汽車往往是家庭的第一輛汽車,也可能是唯一一輛汽車,所以其被賦予的意義也極多。
工作、旅游、運輸……一輛車的外觀、內飾、品牌均是影響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因素。第一電動網雖然不能代替消費者進行選擇,但可以引薦五款值得關注的車型:
比亞迪秦
總體得分:★★★★★
外觀內飾:★★★★★
品牌認知:★★★★★
比亞迪秦
比亞迪秦一舉擺脫同品牌其他車型中規中矩的外觀,融入了很多科技、時尚的感覺,令人頗有驚艷之意。尤其是其內置的”i機器人”,更是新能源與智能控制相結合的神來之筆。雖然比亞迪不是一個很強大傳統汽車制造商,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可謂異軍突起,無論是雙模動力,還是前與戴姆勒”技術換技術”的合作,均體現出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獨到優勢。提到新能源汽車品牌,無人能忽視比亞迪。
奔馳Smart電動版
總體得分:★★★★★
外觀內飾:★★★★★
品牌認知:★★★★★
奔馳Smart電動版
奔馳Smart電動版很好的繼承了Smart系列車型的特點,小巧而時尚。Smart電動版外表的綠色線條,更是增加了車身整體的靈動性,當Smart開動起來,就仿若一個舞動在都市中的綠色精靈。
寶馬i3
總體得分:★★★★★
外觀內飾:★★★★★
品牌認知:★★★★★
寶馬i3
如果沒有了強勁的動力和良好的操縱感,那它就不是寶馬。寶馬i3從外觀就能感受到寶馬的這一特質,雖然i3是一款專為城市設計的環保車,但它的外觀科技動感十足,讓看到它的人第一時間就能感受到獨屬于寶馬的氣場。
上汽榮威E50
總體得分:★★★☆☆
外觀內飾:★★★★☆
品牌認知:★★★★☆
上汽榮威E50
E50外形采用”One Box”概念設計,造型小巧可愛。三門四座的設計相比較一般微型車空間要大很多,更貼近中國國情。榮威作為上汽的自主品牌,在國內已經贏得了非常廣泛的品牌認可度,相信在新能源領域會有更廣闊的空間。
北汽E150EV
總體得分:★★★☆☆
外觀內飾:★★★★☆
品牌認知:★★★★☆
北汽E150EV
4月中旬,北汽向多家機構連續交付500輛純電動汽車,E150EV的全貌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北京汽車”這個熟悉而又略顯遙遠的品牌,重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就如E150EV的外觀一樣,低調、平實,卻默默承擔者自主品牌振興的重任。E150EV用量產的方式,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畫布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的汽車產業一直給人以落后的印象,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并非如此。在此次評比中,國產品牌的身影也不斷出現,在動力、節能方面均有良好表現。相信在未來的幾年內,國產新能源汽車會有更好的發展。
或由于技術原因,或出于市場考慮,每一家廠商對自己的產品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位。從結果也可以看出,車型出現的重復度并不高,沒有哪款車真正能在所有評選領域名列前茅,這也說明了在新能源汽車這個新興產業,還將出現更多可能。
( 編輯/董海榮 )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新兵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carnews/daogou/1230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