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起,中國汽車市場的價格戰便愈演愈烈,從主流家用車型到豪華品牌座駕,大批汽車紛紛投身降價浪潮,力求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搶占一席之地。
對消費者來說,車企降價無疑是重大利好——購車成本大幅降低,人們得以用更少的錢購入心儀車型。
那么,在當前的汽車市場中,哪些車型的降價幅度最為顯著呢?第一電動根據易車發布的經銷商報價數據,整理出了目前在北京地區的汽車降價榜,供消費者買車參考。
▍傳統合資豪強的價格保衛戰
在傳統合資燃油車領域,降價幅度之大令人咋舌。斯柯達柯米克起售價9.99萬元,現價直接降至4.99萬元起,最高降5萬元,降幅達50%。曾經被眾多家庭青睞的德系品質小車,如今以近乎腰斬的價格出現在消費者面前,試圖重新喚起大家的購買熱情。
同樣有著大幅降價表現的還有上汽大眾的明銳和速派。明銳原起售價14.39萬元,現價 7.39萬元起,最高降價7萬元,降幅49%;速派原價17.49萬元起,現價9.69萬元起,最高降價7.8萬元,降幅45%。這兩款車作為大眾旗下的經典車型,一直以來憑借穩定的性能和扎實的做工贏得市場認可,但面對如今激烈的競爭,也不得不放下身段,以價格換市場。
美系車方面,別克威朗表現突出。原價12.89-15.89萬元,現價6.89-9.89萬元,最高降價6萬元,降幅47%。威朗一直以時尚的外觀和舒適的駕乘體驗吸引消費者,此次大幅降價,無疑是想在緊湊級轎車市場中再次掀起購買熱潮。
而豪華品牌也未能置身事外。捷豹XEL原價32.98-34.18萬元,現價16.5-19.98萬元,最高降價16.73萬元;奔馳 A 級原價25.13-27.57萬元,現價12.57-15.57萬元,最高降12.56萬元;寶馬7系原價91.9-126.2萬元,現價63.10-94.10萬元,最高降價63.1萬元。
這些車降價幅度均達50%,曾經高高在上的豪華品牌車型,如今以如此大幅度的降價進入市場,讓不少消費者心動不已。奔馳GLA、發現運動、寶馬X1等豪華品牌車型也紛紛降價,降幅在42%-44%之間。
傳統合資燃油車市場的價格戰,反映出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傳統燃油車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在政策支持、使用成本等方面具有優勢,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另一方面,消費者對于汽車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更加注重智能化、環保等因素。傳統燃油車企業為了維持市場份額,不得不通過降價來吸引消費者。
▍合資豪華新能源車也未能“幸免”
新能源汽車領域同樣在降價,合資車同樣是降價主力,尤其是BBA、沃爾沃等豪華車品牌。
奔馳旗下車型三款車EQA、EQB、EQE最大降幅均超42%;寶馬旗下三款車i3、iX1、i7、i4最高降幅超36%。奧迪Q4 e-tron最高降幅達35%;沃爾沃旗下S90插混、XC60插混最高降幅達32%。
以BBA為代表的豪華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相對較晚,面對特斯拉、比亞迪、小米、小鵬、理想等競爭對手的強勢沖擊,通過降價策略能使其短期內提升銷量。
除了豪華品牌,日系品牌和部分自主品牌的降價幅度也不小。例如,東風本田 e:NP1 極湃 1 最高降價7萬元,降幅40%;東風日產艾睿雅最高降價7.5萬元,降幅38%。
比亞迪旗下明星車型比亞迪秦PLUS,起售價從7.98萬元,現價5.94萬元起,最高降價6萬元,降幅50%。如:2025款EV 智駕版510km 領航版降價6萬元,起售價降至9.28萬元。
榮威D7最高降價4.4萬元,最高降幅達36%;逸動PHEV最高降價3.2萬元,最高降幅達34%。各品牌的降價舉措,讓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價格體系發生了劇烈變動。
對于消費者來說,各車型大幅下降,他們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購買到自己喜歡的汽車,購車成本大幅降低。對于車企而言,降價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降價可能會導致企業利潤下降,尤其是對于那些原本利潤空間就較小的車企來說,壓力更為巨大。但另一方面,通過降價可以快速清理庫存,回籠資金。同時,降價也可以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總體而言,隨著市場競爭的持續加劇以及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車企“以價換量”的降價方式可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但從長遠來看,車企不能僅僅依靠降價來維持市場份額。未來,還需要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來搶占市場。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uju/27179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