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如果你對汽車品牌有一定要求,想買一臺合資品牌的純電動車,但是錢包不寬裕,預算只有15萬甚至更低,那么抱歉,市面上基本上所有的合資純電動車都不是你的錢包可以扛得住的。不過現在上汽大眾給了你一個新選擇:大眾ID.3 Active Pure 純凈智享版,以14.98萬元的價格突破合資電動車15萬元價格壁壘,或可成為15萬元以內最受歡迎的合資純電小鋼炮。
作為為數不多的一款15萬以內的合資品牌純電動車型,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會不會只是一輛掛了大眾標志的換殼車,相信我ID.3絕對會給你眼前一亮的驚艷表現。
大眾ID.3是大眾最新純電架構MEB平臺的產物,雖然車長只有4261mm,但是軸距卻達到了恐怖的2765mm,以小型車的尺寸達到了緊湊級車的軸距,4門5座的設計,無論你是日常單人駕駛還是周末帶上朋友愛人一起,ID.3的乘坐空間表現都會令你感到滿意。
之前咨詢上汽大眾官方,得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就是ID.3的購買用戶有接近70%都是年輕的女性用戶,整體用戶群體集中在25歲到35歲之間,可見ID.3的顏值深得年輕人的青睞。
如果讓我用3個詞語來形容ID.3的外觀,我會選擇“小巧”、“精致”、“運動”來形容。首先ID.3的車身雖然小巧,但是卻是經過大眾重新設計的,與傳統大眾燃油車完全不同。閉合式的前臉搭配用燈帶連接的前大燈設計,彰顯著純電動汽車的身份和滿滿的活力。車身側面我最喜歡的就是C柱的點陣裝飾和低風阻輪轂的造型,戰斗感和科技感完美融合。尾部的設計上整體采用的雙拼色設計更為顯眼,將大眾的潮趣設計體現得相當充分。
ID.3不僅外觀經過了重新設計,內飾也是經過了重新打磨,取消了以往大眾的套娃設計,采用了全新簡約的內飾設計風格,小編最喜歡這套極光綠動配色的內飾,比黑色內飾多了一抹年輕的活力,簡潔不失高級感。全液晶儀表、中控大屏以及多功能方向盤等科技配置都有配備,可惜高配車型的那套AR-HUD抬頭顯示功能在ID.3 Active Pure 純凈智享版上無法選裝,實屬遺憾。
如果你認為ID.3只是靠顏值吸引你,你可就大錯特錯了。雖然大眾官方取名ID.是為了傳達一個清晰的目標,即推動電動出行在主流市場中脫穎而出。ID. 代表著智能設計、身份認同和前瞻科技。但在我眼中ID.或許與《頭文字D》冥冥之中有著某種聯系。要知道《頭文字D》的縮寫恰好也是ID.,ID.3的“D”或許也是飄移(drift)的“D”,因為大眾ID.3采用了后驅布局,加之電動機的扭矩輸出更直接和短小的車身造型便于靈活操縱,ID.3也能做到原地畫圈漂移。
雖然ID.3目前只有單電機版本,125kW的單電機最大可以提供170匹馬力,值得驚喜的是ID.3的電機可以提供高達310Nm的峰值扭矩,零百加速最快可以做到6.9秒。很多汽車博主都曾將ID.3開下賽道,對于其前后獨立懸架的調校給與充足好評,不僅轉彎半徑更小,同時支撐力更充足,底盤很有韌性。
凡事難言完美,ID.3的軟肋在于重量。誠然,ID.3已經比ID.4 X輕了200kg,這對運動性是巨大的加持。但平心而論,ID.3(整備質量1760kg)終究不是一臺輕盈的汽車。面對高速彎的連續載荷轉移,底盤響應還達不到100%敏捷,有一丁點“肉乎乎”的感覺。由于搭載了較大容量的電池組,自身車重或許是所有純電動車駕駛性能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網上很多人都質疑ID.系列后輪鼓剎的問題,認為十幾萬的車還配備后輪轂啥太不厚道了。其實大眾ID.3采用博世iBooster電動剎車助力泵,iBooster擁有寬泛的踏板力調節范圍,理論上腳感可以全方位優化。
35.75米的最佳100km/h到0km/h的剎車成績可以說是十分優秀的表現,經過連續多次剎停實驗,ID.3的鼓剎系統也并沒有任何過熱的表現。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由此可見并非鼓剎就是不好,就像大眾官方所說,MEB架構下采用后輪鼓剎系統不僅不會影響剎車表現,還會對于動能回收有著很大幫助。
圖片來源:汽車之家
圖片來源:汽車之家
ID.3給我整體的印象就好像是一只充滿活力的皮卡丘,Q萌可愛的外觀下體內積蓄著龐大的電力,平時溫柔可愛,戰斗時迅速果敢。此次上汽大眾全新推出的Active Pure 純凈智享版車型,在配置沒有什么變化的情況下,價格逆勢下調1.84萬元,可以說是進一步拉升了ID.3車型的性價比。因此小編認為大眾ID.3很可能會成為15萬元以內最受歡迎的合資純電小鋼炮,不知道各位看官老爺們是否同意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吧~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奪玄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carnews/daogou/17792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話題
相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