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滴滴赴美上市的消息越來越多,看來很快又一個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巨無霸就要出現了。滴滴的快速發展和超高估值充分說明了國內出行市場的巨大潛力。在這個巨大市場當中,受益者除了滴滴之外還有新能源汽車。目前,越來越多的城市宣布新增的公交車、出租車里新能源汽車將占到80%以上,出行市場將會為新能源汽車行業貢獻不可忽視的銷量。
為了在出行市場占據更多的份額,一些車企開始與出行公司合作推出定制化車型。這是一個三贏的合作,乘客獲得了更好的用戶體驗,車企獲得了更高的銷量,出行公司獲得了更高的客戶滿意度。一汽奔騰NAT就是這樣一款專為出行服務進行了優化設計的車型,讓我們來看看它究竟有何獨到之處吧。
奔騰MAT是基于一汽FME平臺正向開發的純電動車型,它的名字NAT是英語Next Automatic Taxi(即未來智能共享汽車)的縮寫。奔騰NAT在設計之初就與出現公司深度合作,根據共享出行平臺及場景進行了深度定制,力求打造出一款國民的士車型。
奔騰NAT的外觀設計簡潔而前衛。它的前臉造型非常簡單,大面積的封閉式面板略顯單調,好在貫穿式的LED燈帶為車頭增加了一些層次感。
奔騰NAT的車身尺寸為4450mm×1840mm×1680mm。得益于純電動平臺帶來的優勢,奔騰NAT以4450mm的車身獲得了2850mm的軸距,對空間的利用率很高。
奔騰NAT只有一個直流快充接口,并沒有配備交流慢充接口。出租車、網約車司機很少會選擇用慢充來補電,所以省掉交流慢充接口其實是合情合理的選擇。另外,該車還支持換電,補充電量更加快捷。至于換電站的數量和分布,其實不用擔心。網約車/出租車大都是批量采購,在中標之后,奔騰會與合作伙伴一起在當地建設換電站。
奔騰NAT的左右是不對稱的,右側采用了電動側滑門,方便乘客上下車;左側是普通的車門,大部分時間是用不上的。該車的地板高度較低,上下車沒什么難度,對老年人比較友好。
電動側滑門可以從車外打開,但是后排乘客無法從車內打開,這是為了確保安全性的設計(避免乘客下車時被側后方車輛撞到)。要從車內打開側滑門,只能由司機在確認側后方沒有車以后,通過車頂的按鍵或者車機屏幕里的按鍵來開啟。
尾部的造型非常特別,Σ狀的尾門無疑犧牲了一些行李廂空間,但是帶來了極高的辨識度。印象中只有一向大膽的雷諾采用過類似的設計。
奔騰NAT的內飾設計初看之下平平無奇,實際上有很多細節都是根據共享出行平臺和場景定制化的設計。比如網約車和出租車的司機一天要在車里坐近10個小時,卻很少有人關心他們是不是坐得舒服,奔騰NAT則采用了司乘雙C位理念,前排主副駕采取了55:45空間比,為司機提供超大空間。在需要休息時,司機座椅可接近純平放倒。
奔騰NAT采用了旋鈕式換擋機構,并且把旋鈕放在了空調控制面板邊上,為中央通道騰出了不少儲物空間。
奔騰NAT與滴滴、T3出現等網約車平臺都有合作。我們體驗的這臺車內飾里有很多橙色元素,顯然是滴滴定制版車型。在它的方向盤上,可以看到一個帶有滴滴Logo的橙色按鍵,它是與平臺功能相關的快捷鍵,可以一鍵接單。并且在接單之后,車機導航會自動啟動。
車機系統也是網約車平臺深度定制的,人臉識別登陸之后才能解鎖接單等一系列跟平臺相關的功能。另外,車內外都有錄像設備,以便在出現糾紛的時候留下視頻記錄。
安全是很多女性乘客非常關心的問題。為了讓她們能夠放心乘車,奔騰NAT在B柱上設置了SOS一鍵報警按鍵。
副駕駛座椅的側面也有報警按鍵,但是如果不熟悉這款車會很難發現這個按鍵,并且在調節座椅時存在誤按的風險。
在空間方面,作為一款追求實用性的車型,奔騰NAT自然有著不錯的表現。身高175cm的體驗者坐進前排,頭部空間接近3拳。主駕駛座椅帶有可收起的扶手,提升了長時間駕駛時的舒適性。
后排空間非常充裕,頭部2拳,腿部超過3拳。打車的時候坐進這樣一款寬敞的車型,心情應該會很愉悅吧。
后排的底盤全平,中間的位置也有不錯的舒適性。后排配有空調出風口,不過其下方的12V電源接口略顯雞肋,畢竟沒有乘客會隨身攜帶12V電源轉換器。
受疫情的影響,我們在打車的時候越來越習慣于坐后排,副駕駛座椅的利用率在不斷降低。奔騰NAT把副駕駛做成了可以完全折疊起來的樣式,形成了后排乘客前方的小桌板。
在副駕駛座椅的椅背上,有兩個可以收起的掛鉤,最大承受重量為3kg,可以用來掛購物袋等物品。中間的拉手給是后排乘客調節副駕駛座椅前后位置的。
副駕駛座椅側面的拉手讓后排乘客可以調節副駕駛座椅的椅背俯仰。由于奔騰NAT的副駕駛座椅無法電動調節,所以司機不太方便幫助乘客進行調整,這是一個可以改進的地方。
在折疊副駕駛座椅之后,后排右側的位置儼然成為了一個老板位,空間和視野極佳,還可以把腿放在前排椅背上(不過我們并不推薦這樣的行為),舒適性相當不錯。
B柱上有一小片后視鏡,讓后排乘客在下車之前可以觀察后方的路況。
在儲物空間方面,奔騰NAT也有不錯的表現,中央通道為司機常用的大號水杯提供了大尺寸的杯架,滑動的蓋板還能提供一定的私密性。
副駕駛前方以開放式的儲物格取代了傳統的手套箱,能夠有效避免乘客將物品遺落在車內。
后排中央扶手上的杯架很普通,但是大家仔細看,杯架前方還有2個USB接口,這是大部分乘客都需要的配置。
行李廂空間中規中矩,放幾個拉桿箱沒什么壓力。
行李廂地板下方的隱藏儲物格可以放置隨車工具以及司機的私人物品。
前艙內電機銘牌上的信息顯示,奔騰NAT搭載了一臺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為100kW(136馬力),最大扭矩為260Nm。
關于奔騰NAT的動力,官方暫時沒有提供信息,它搭載的應該是一臺
在電池方面,奔騰NAT搭載的是比亞迪旗下的弗迪公司提供的磷酸鐵鋰電池組,容量為55kWh,可以支持該車在NEDC工況下行駛419km。對于營運車輛而言,419km基本能夠滿足一天的需求了。
我們在封閉場地內對奔騰NAT的動態表現進行了簡短的體驗。這款車的動力不強,但是得益于電機啟動即可輸出最大扭矩的特性,它的起步提速還是很快的,在城市道路中夠用了。
奔騰NAT采用了前麥弗遜后扭力梁懸掛。底盤的調校偏軟,在稍顯激烈的駕駛中就出現了明顯的側傾。這并不奇怪,對于營運車輛而言,舒適性肯定是比操控性重要的。
編輯點評:奔騰NAT的設計理念很新穎,它應該是擁有老板位的車型里最便宜的一款了。創新的設計讓奔騰NAT擁有很高的空間利用率,這一點應該會讓不少家庭用戶心動,奔騰不妨適時推出家用版本,也許會有不錯的銷量。
來源:愛卡汽車
作者:張璇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carnews/pingce/143930
以上內容轉載自愛卡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