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問我,手握 20 多萬想買一輛純電轎車,該怎么選?然而我發現無論我給他們推薦什么車,他們基本都會決定再等一等。這里等的不是廠商官宣的購車優惠政策,而是等一位重磅選手最后的亮相。
這位選手其實就是今天的主角—小米 SU7,小米汽車的第一款量產車,小米 SU7 車型于今晚正式上市,最終價格為 21.59—29.99 萬。既然小米 SU7 已經“出牌”了,這期內容我們匯集了這個價位最熱門的幾款已上市的純電轎車,來一次四車對比。
他們分別是小米 SU7、極氪 007、極氪 001、特斯拉 Model 3,所以這四臺車,如果是你會怎么選?
歡迎大家加入中國最火的小米汽車社區——新出行小米 SU7 社群,也歡迎鎖單的 SU7 “準車主”加入新出行小米 SU7 鎖單群。
這里先解釋一下,為什么會有兩臺極氪,選擇 007 是因為 007 與小米 SU7 基本上是同價的,至少主銷車型可能是。選擇極氪 001 是因為這臺車與 SU7 的高配車型相似,并且“體型”相似,均為中大型車。
那么我們正式進入對比,首先是對比四臺車的整車信息對比,包括四臺車的價格、動力、續航等。
價格方面,小米 SU7 正式上市,共推出標準版、Pro 版、Max 版三款車型價格分別為:21.59 萬、24.59 萬、29.99 萬。
極氪 007 車型共有五款車型,后驅、后驅智駕、四驅、四驅智駕最后還有性能版本,價格從 20.99—29.99 萬元之間,其中熱銷車型為 22.99 萬元的后驅智駕版。
極氪 001 車型共有三款車型,WE 版、ME 版、YOU 版,售價從 26.9—32.9 萬元之間,熱銷車型為 26.9 萬元的 WE 版。
特斯拉 Model 3 目前只有兩款車型,后驅版本和長續航全輪驅動版,價格分別為 24.59 萬、28.59 萬,熱銷車型自然是 24.59 萬的后驅版本。
看完幾款車型之后,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決定,目前起售價最低的車型是 007 的后驅版。緊接著我們看動力方面,先來一張表格:
從表格中能明顯看出四臺車型基本都有后驅、四驅版,后驅版的加速能力都在 5-6 秒之間,非常接近。但四驅版,加速最快的是售價為 29.99 萬元的小米 SU7 的 Max 版本,加速成績為 2.78 秒,小米 SU7 的最高時速也最高,為 265km/h。
另外還有大家非常關注的 400V/800V 電壓平臺,四臺車中只有極氪的兩臺車,007 和 001 是全系標配 800V 高壓平臺;小米 SU7 是只有 Max 版本才搭載 800V 平臺;而特斯拉 Model 3 則全系為 400V 平臺,但其采用了大電流方案,在自家特斯拉超充樁上充電,也能有超過 200kW 的峰值功率。
續航方面,似乎現在純電轎車的續航里程已經不是大家重點關注的部分,四臺車的低配車型的 CLTC 續航里程基本都超過了 600km,其中續航里程最長的是極氪 007 的 100kWh 后驅版本,CLTC 續航為 870km。
除了續航外,剩下比拼的就是整車的行駛能耗了,小米 SU7 的表現還不能說(未到解密時間),那另外三臺車中,我們實車能耗表現最好的還是特斯拉 Model 3,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最后是來到豪華配置層面,例如空氣懸架,四臺車也只有小米 SU7 的 Max 版本和極氪 001 的 ME 版和 YOU 版標配空氣懸架,其余車型和版本均不搭載。
看完四臺車的價格、續航、動力等基礎信息外,相信你對這四臺車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我們看看這四臺車的整車設計如何。
帶大家回顧一下這四臺車的外觀、內飾設計。
你們心目中經典的外觀設計應該是怎樣的?在我看來最起碼是在造型上能讓人一眼認出。比如極氪 001 和特斯拉 Model 3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即使來到小改款甚至是中期改款,大致的造型是延續了此前的設計。
小米 SU7 的外觀是我認為在這四臺車中,實車與圖片反差感最大的一臺,我建議感興趣的朋友都去小米汽車服務中心看看實車,實車看起來會更協調一些,也更運動。
極氪 007 這臺車就更緊湊一些,但這些車中也只有 007 使用了蚌式機蓋的造型。
如果從外觀顏色上來看,小米 SU7 給到用戶的選擇是最多的,全系高達 9 種顏色給大家選擇:
我們看看這幾臺車的車身尺寸對比:
車身長度最長的是小米 SU7,達到了 4997mm,其中軸距的是極氪 001,為 3005mm。
這張長圖看出 SU7 的側面造型算是最流暢的,顯得更加運動,在風阻系數上,仍然是小米 SU7 最優秀,風阻系數為 0.195。
四臺車的尾部我認為極氪 001 的更豐滿,畢竟是一輛旅行車。只有特斯拉 Model 3 是采用了獨立的尾燈設計,其余三臺和均采用了貫穿式尾燈的設計。
看完外觀來看看內飾設計的不同,四臺車的內飾中基本都采用了大中控屏+儀表盤的結構,當然只有 Model 3 是沒有儀表盤,Model 3 的內飾設計也是最簡約的。
內飾的設計包括材質,我認為最豪華的應該是極氪 001,最多皮質包裹。
既然是對比項目,我們就來看看這四臺車的車內重點配置都有哪些差異,或者說一些特別的功能亮點,畢竟現在的大部分熱門車搭載的基礎功能都很接近。
首先是 HUD 抬頭顯示,這個對很多朋友而言都是剛需,其中小米 SU7 上就配備了 56 英寸的 W-HUD;極氪 007 的部分版本標配了 15.07 英寸的 AR-HUD;極氪 001 則全系標配了 35.5 英寸的 AR-HUD;特斯拉 Model 3 就不用說了,HUD 和儀表盤都沒有。
小米 SU7 搭載的 HUD 面積最大,但用的應該是W-HUD,畫面顯示和用戶體驗當中理論上是不及極氪兩臺車型上搭載的 AR-HUD 的。
緊接著是前排手機無線充電功能,小米 SU7 共有兩個手機槽,但只有左邊的一個手機槽支持 50W 無線充+通風的功能;極氪 007 前排有兩個手機無線充電槽,都帶有 50W+通風;極氪 001 則橫置了一個手機槽,也升級為 50W+通風;特斯拉則擁有兩個無線充電手機槽,但應該不是 50W 的充電功率。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我個人認為手機無線充電槽在前排有一個位置就足夠了,兩臺手機同時充電的概率會比較低。在后排娛樂屏上,只有極氪 001 和特斯拉 Model 3 有搭載,小米 SU7 和極氪 007 都沒有搭載后排屏。
其中小米 SU7 沒有搭載后排屏的原因比較簡單,是因為 SU7 的高配車型是有搭載車載冰箱的,這確實非常罕見,在一臺轎車上搭載了冰箱。
其實也不難猜測,在這幾家車企當中,也只有小米汽車做車載冰箱以及一些第三方的生態件是最合適的。畢竟小米集團就有智能大家電的業務,并且已經做得很成熟了,所以在成本控制方面有絕對的優勢。
除了車載冰箱以外,小米 SU7 上也搭載了許多好玩的生態件,比如在中控臺底部,就有米家香氛、手電筒、手臺的原裝位,門板上也帶有雨傘槽,可玩性特別高。如果你是米粉,并且家里有許多米家智能家具之類的,你會喜歡上這種設計。
在車內重點配置這一塊,基本上這幾臺車該有的舒適性配置都有,但要說可玩性,我認為還是 SU7 更好一些。小米 SU7 上,有非常多小細節的設計很打動消費者。
第四部分是智能化的對比,我們主要對比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的硬件能力。智能座艙上,我們已知的信息是 SU7、001、007 均搭載高通驍龍的 8295 芯片,在芯片算力上都一致。而 Model 3 則搭載 AMD 的芯片,雖然芯片算力有些差異,但 Model 3 的智能車機在流暢度上也沒啥問題。
另外是智駕上的差異,在三四年前我們做智駕內容的時候,基本都拿特斯拉 Model 3 來對標,無論是 LCC 還是高速 NoA 的能力。但是現在,三年過后,貌似 Model 3 的高速 NoA 能力沒有太大的提升。
反而我們自主品牌的智駕能力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當初的 LCC、自動泊車、到高速領航、城市領航。小米 SU7 與極氪 007 一樣,均分為 Pro 版和 Max 版,其中只有 Max 版是搭載雙 Orin-X 芯片以及一顆激光雷達。
在實現的功能當中,SU7 和 007 的 Pro 版均支持高速 NoA 功能,只有 Max 版支持城區 NoA 功能。
在發布會上雷總也表示高速 NoA 功能在交車時就能交付,并且全系支持一鍵代客泊車。那么城市 NoA 功能將在 5 月開通 10 城,將在 8 月全國開通。
本期內容的四臺都是歸位轎車的類型,但在“體型”上由于車身尺寸的不同,所以無論是儲物空間還是乘坐空間都會有些差異。(小米 SU7 尚未解密,將在明早 29 號早 8:00 公布)
我們直接看看這幾臺車的乘坐空間表現,模特為身高 1.8m 的小白同學:
在保持不動的情況下來到后排,你們覺得后排空間最富余的是哪臺車?
在沒有對比前,大家應該都不難猜測極氪 001 會獲得本次空間板塊的冠軍,畢竟從“體型”上就能看出。
說到座椅,那就不得不提一下,后排座椅靠背調節。這幾臺車當中極氪 001、007 是支持后排靠背電動調節的,但小米 SU7 和特斯拉 Model 3 則不能調節。
你手握 20 多萬要買一臺純電轎車,對于這四臺車應該如何選擇?我想無論選擇哪一輛車,基本都不太會出錯,畢竟這算上是 20-30 萬級別里最熱門的四臺車。
我們一臺臺車來說,首先是特斯拉 Model 3,這臺車在年前剛剛進行換代,車身尺寸、外觀設計包括方向盤、底盤調教都有了變化。坐起來沒有以前小板凳的感覺了,開起來也沒有以前那么硬朗,更加適合普通消費者駕駛,懸架也沒有這么顛,調校得柔和了,換句話說更照顧車身的每一位乘客。
選擇特斯拉 Model 3 的原因是這臺車大概率不會出錯,包括特斯拉品牌,特別是如果你被馬斯克個人魅力所吸引,那就堅定選擇特斯拉吧。也不要太糾結于買了兩個月后降了價,第三個月時漲了價,只要記住早買早享受即可。
在這個卷到令汽車行業內外所有人都厭惡的時代,不僅僅是特斯拉,大多數熱門車型雖然沒有明面上直接降低官方售價,但依舊也會通過其他渠道進行優惠,只是特斯拉更“實誠”一些,直接降低售價。
所以我的建議是既然是剛需用車,無需太關注價格,這并不是股市中波段投資。
緊接著是極氪全新 001,不得不說全新 001 的價格確實驚艷了所有人,在發布會當天晚上,我和現場一些媒體老師交流時,發現大家對這臺車的價格預期從來沒有來到 26 萬這個價位。
在聰聰發布價格的那一刻,全新 001 注定刷新大家的認知,再一次成為行業爆款車型,這一點我們從官方發布的全新 001 上市 10 天,大定破 1.5 萬輛也能看出。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形容新款 001,這臺車除了沒有搭載 800V 高壓平臺以及 Orin 芯片(或者說目前還沒有城市 NZP 功能)以外,你挑不出任何毛病。
要顏值、要空間、要操控、要豪華感,所有的一切你想要的都給了你,所以如果你需要大空間、高顏值,可以選擇全新 001。全新 001 這臺車我們之前也做過類似的測試,感覺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
在對比了極氪 001 之后,很多朋友會覺得沒必要再對比 007 了,我們加上 007 是為了預算在 20 萬出頭的那波消費者。對快充有強需求,需要 800V 高平臺、需要一定的智能化、但預算沒有那么高的用戶,可以選擇極氪 007。
極氪 007 和小米 SU7 的基礎版對比,價格比較接近,我認為各有優勢,SU7 的基礎版并沒有搭載 800V 高壓平臺,采用了 400V 平臺;但 SU7 外觀造型、內飾功能多樣化的選擇我認為是 SU7 車型的優勢。
最后是今晚的主角,小米 SU7,21.59 萬的起售價你覺得如何?說實話,但對我個人而言這個價格確實是在我的預期之內,畢竟之前雷總說過小米 SU7 的價格并不會低。
在發布會上雷總說到“生態是小米汽車真正的殺手锏”,從今晚發布會的內容來看,生態確實是小米的優勢,也是小米最擅長的板塊。那么三款車型應該如何選擇?其實我更推薦大家選擇 29.99 萬元的 Max 版,該有的功能配置都有,包括 800V 架構、高階智駕系統、進入 2 秒俱樂部的性能表現。
21.59 萬的標準版也值得大家看看,基本上和極氪 007 售價 20.99 萬的后驅版直接形成競爭關系,我認為大家還是需要到店深度體驗過后再做決定。
最后一個附加環節,四臺車的交車時間,以深圳地區為例,我們匯總了這四臺車型不同版本的交付時間,僅供大家參考:
最快 4 月底交付的標準版、Max 版還是首交付的時間,如果晚訂車,可能交付周期會更長。
總結:在寫結語時,我們前方同事傳來消息,雷軍在發布會后的專訪過程中透露,發布會后 40 分鐘,大定過了 1w 臺。微博熱搜榜看了看,前五個熱搜,有四個是和今晚小米汽車發布會。這或許足以說明小米汽車的熱度......對于這幾位“互聯網精英”來說,小米 SU7 或許是今晚的贏家。當然,最終這 4 臺車如何選擇,建議大家還是要看過實車,開過實車后再決定。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出行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carnews/pingce/224526
以上內容轉載自新出行,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