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技術中心主任李駿近日向媒體透露,一汽正在研發有自己特色的混合動力技術,將于2015年上半年搭載于紅旗轎車上,”油耗能降下來35%,而且絕對不會太多輸給豐田”。
據北青網5月8日報道,中國的自主品牌汽車企業中,一汽應該是被寄予厚望的一個。但在很多自主品牌已進入銷量幾十萬輛時,一汽的紅旗才姍姍而來,有人說一汽太慢了。李駿卻不這么看,”作為1984年就在一汽工作的人,我始終認為一汽經歷了一個總有困惑、總也不能干的時期?!崩铗E說,”為什么不能干呢?因為不能投資,一投資就虧損。那個時候也確實沒有錢,那種困惑,是整整一代人的困惑,他們想干事情,想把自己的智慧拿出來變成產品,為企業創造價值。但是沒有機會?!崩铗E認為自己和自己的團隊是幸運的,因為他們可以長遠地謀劃,可以放開手腳自主研發。
一汽堅持正向開發,從1995年到2005年是紅旗艱難跋涉時期,2005年以后,則是紅旗的輝煌時期。如今的紅旗已做好了起跑的一切準備,不僅有了面向公務車市場的紅旗H7,用于國家領導人使用的大紅旗也在前不久法國總理奧朗德訪華時大大露了一次臉。接下來,一汽將不斷拓寬紅旗的產品線,比如混合動力。
按照李駿的觀點,目前大家耳熟能詳的新能源汽車,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應該是一個汽車電動化的過程,即汽車從原來100%燒油,怎樣去變,變成有多少比例用電,最后全部用電的過程。一汽的電動化進程中,混合動力絕對是第一步。一汽有一個非常好的理念,內部叫COP,就是要把純內燃的技術性跟混合動力技術性結合在一起。純內燃可以渦輪增壓,可以輕量化,這種技術路線要毫不修改的、完全的可用于混合動力。而不是說把這個東西扔掉,再去做混合動力。
每年夏季,一汽都會召開戰略研討會,研究一汽的企業戰略方向。其中一個很小范圍的研討會,研究最核心的方向,最核心的技術戰略。在去年的戰略研討會上,有人提出,如果到了電動汽車時代,一汽仍只做車身、車架,那企業還有什么未來嗎?于是,一汽基本確定要做電機,而電控軟件,一汽早在2000年就開始研發了,現在,搭載一汽自主研發電控技術的卡車一年就賣出3萬臺。至于電池,李駿表示,雖然一汽還不能生產電池,但我們一定要非常深刻地理解和懂得電池的技術方向和選擇。一汽的構型技術和控制技術,都將在未來的產品中體現。文/本報作者 李東穎
來源:北青網
作者:李東穎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carnews/xinche/1929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