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特約作者 王之桐)今年2月參加了新能源汽車的第一次搖號,順利分到一個號。由于對新能源汽車不太了解,一直猶豫到6月,期間看過比亞迪E6,北汽EV150,江淮iEV4。由于銀子有限,加之被4S店的促銷打動,最終選擇了紅色iEV4。說實話,提車時看著落滿了灰塵的車車,心里一陣陣的發緊,等洗過車,心才放下來。陽光下,煥然一新的車車閃著光向我招手,一陣陣愛意向我襲來,就是它了。
初開iEV4很驚艷。此車外型時尚,噪音小,中段(時速40-80公里)提速有力,過路口時經常體驗到脫穎而出的感覺。由于沒有變速箱和離合裝置,采用固定減速比的齒輪箱,傳動效率高、阻力小,即使加上能量回收系統,帶檔滑行車速降低的依然很慢。現在入手月余,開著它每天上班,對性能相當滿意。但是原車的音響配置低,第一次聽到原車喇叭的聲音,我就決定要升級音響。
音響改裝
本人算不上音響發燒友,但是經常蹭聽,耳朵也刁了。于是開始查找汽車音響喇叭的相關信息。國外大品牌好是好,但是價格也高。由于預算有限,考慮選擇國產音響品牌,品牌縮小到惠威和漫步者兩大國產音響品牌。在汽車音響領域,惠威的產品線更豐富,于是進一步縮小為惠威品牌。原車的音響主機是一個收音機,配的是6.5寸的套裝:兩個中音和兩個高音喇叭,后門預留了高音喇叭位置,但是沒有裝。由于同軸喇叭的音色一般,首先放棄。對于二分頻套裝喇叭,惠威可選擇的大致有三種,S600, T1600II, M1600II。本人喜歡聽歌,T1600II據說人聲表現好,而M1600ii節奏樂表現好,于是優先考慮T1600II,而S600似乎沒有什麼特色,暫時不考慮。三種套裝價格相差不多。了解到這里,就先放下了,畢竟是新車,改裝喇叭還是有點猶豫,擔心會損傷車輛。就這樣一直磨蹭到8月14日(年假結束的前一天,準備和魔法師進行續航里程測試的前一天),機緣巧合不能再等了。為了不使測試太枯燥,才下定決定改裝音響。
由于自己對拆裝內飾板不熟悉,決定到店里改裝。網上約好賣家,直接開到某汽配城音響改裝店。在試音間先聽了款進口品牌的喇叭,真是通透。店家聽了我的想法,直接把我的T1600II否了,說這是一款很難推的喇叭,必須要裝功放。我連主機都不想換,更不想裝功放了,于是放棄,M1600II也是如此。既然條件限制的很死,最后只能選擇S600。試聽后,雖然沒有進口品牌的通透,但也是不錯的聲音。接著店家又強力推薦把收音機升級成cd主機,經過溝通,感覺他說的有道理,于是又現場選擇了一款先鋒的CD主機DEH-X1650UBG。
具體改裝配置如下:惠威S600 6.5寸套裝喇叭:880元;先鋒的CD主機:600元;加上隔音施工費,總計2000元。
下面就開始折騰了。從卸螺絲開始。拆下門內飾板,可以看到兩種隔音材料,花的是有粘性的海綿,白色的是塊泡沫。門板上貼了層塑料膜,應該是用來防塵的。
原車中音喇叭:20-40W,紙質音盆;S600套裝喇叭:50-150W,芳綸纖維音盆。從外觀上看,S600更精致。從側面看,S600更加輕巧些。S600的安裝孔位置靠上,必須加裝墊圈。原車喇叭安裝孔為三個,而S600的孔位不匹配,必須在車門鐵皮上打孔,心疼。裝好后是這個樣子。
此外,由于新喇叭安裝高度不同,必須修整內飾板,肝疼。高音喇叭的外殼也必須拆掉。分頻器件就塞在白色泡沫的位置,這里有點擔心松動。原車收音機的電源線與CD機不同,必須并上線路,又是一陣疼痛。安裝內飾后,總感覺沒扣嚴,經過工人調整,勉強合格。
小結:更換音響后,音色有了質的飛躍,在上下班的路上可以享受了。但是車車也受傷了,真是不能兩全呢。門板上打孔可以忽略了,畢竟在里面。但是內飾板的損傷還是很明顯的。首先拆卸過程中造成表面有小的擦傷。其次感覺內飾板和門之間出現縫隙,沒有原車的服帖。內飾板可能發生變形,也可能是分頻器外面纏了較厚的膠帶,硬塞在內飾板和門板之間造成的。
經過改裝音響,心情大悅。開著小車,聽著歌,次日的續航測試里程增加了不少。[page]
噪音測試
iEV4沒有了發動機的噪音,其他聲音變成更加明顯。夏日炎炎,空調必不可少。空調壓縮機和風扇的噪音變成了主要矛盾。而風噪、胎噪更是重要的噪音來源。在改裝音響后,萌生了噪音測試的想法。本次測試的方案如下:1. 靜止狀態,測試發動車子后車內的靜態噪音,測試空調、風扇噪音。2. 不同速度下測試的車內噪音。測試環境分別在小區旁的輔路停車位上和西西環主路進行。測試時間為2014年8月31日周日下午。測試儀器為手持BSWA 801噪音分析儀,測量時間為20秒,聲壓級的計權方式為A計權平均(dBA)。測試結果如下:
1. 車子發動后靜態噪音
43.1 dBA。
2. 空調和風扇噪音
低風扇檔+高空調檔,電流3-4A,59.2 dBA。
中風扇檔+高空調檔,電流4-5A,71.7 dBA。
高檔風扇檔+高空調檔,電流4-5A,76.2 dBA。
低風扇檔+低空調檔,2A,55.5 dBA。
低風扇檔+中空調檔,2-3A,60.4 dBA。
分析上面數據,風扇的噪音更加明顯。對本人來說,常用的能接受的組合為低風扇+低空調檔,A計權聲壓級在55dBA左右,完全可以接受。
3. 路噪
40公里/小時,62.8 dBA。
60公里/小時,67.8 dBA。
80公里/小時,70.5 dBA
從測試數據中可以看出,低速40公里時速的噪音比較小,為62.8 dBA。隨著速度的增加,噪音逐漸提高,80公里時速的噪音增大到70.5dBA。在60公里時速下,打開低風扇+低空調檔組合進行測試,噪音增加小于1dBA,此時路噪是主要的,空調+風扇的噪音可以忽略。
為了對比,選擇了福特蒙迪歐致勝進行測試。蒙迪歐作為一款中擋車,表現相當出色,60-100公里時速下,噪音均保持在65 dBA,一致性很好。雖然兩輛車的出廠價相差不多,但是電動車的錢都花在電池上了,對車身隔音降噪的指標不能苛求。
通過這次測試,對iEV4的空調噪音、路噪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顯然,在上下班的路上只適合聽節奏感強的音樂。而最適合享受音樂的場合,應該在晚上回家后。車停在車位上,打開音響,放松身心,讓音樂在空氣中蕩漾。一曲過后,疲勞被洗滌一空,讓你帶著微笑打開家門。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趙迪安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carnews/yongche/34331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