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疫情當作變革的催化劑,把蕭條當作成長的機會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
冬天的寒意慢慢消退,這個春天來得格外讓人期待。全國疫情預防和控制工作取得了積極有效的態勢,眾多企業也已恢復生產,但蕭殺的市場遠沒有那么快復蘇起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制造業正面臨勞動力短缺、需求疲軟、貿易萎縮等諸多挑戰,而汽車產業作為我國制造業的中流砥柱,更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疫情帶來的用戶到店數量減少,二次購車意愿降低,以及車企上下游供應受限等問題,給本就“進入寒冬模式”的車市又披上一層寒霜,使短期銷量受到了巨大影響。在戰“疫”艱難期,該如何應戰,才能贏得主動呢?
近日上汽大通的一則調薪函件在網上引起了不少關注,函件顯示“公司擬根據經營業績情況,適當調整績效獎金的發放比例”,眾多網友紛紛議論上汽大通“降薪”了,這是繼疫情以來上汽大通作為上汽集團抗擊疫情一線的尖刀部隊,10天交付戰疫保障物資——負壓救護車后又一次吸引大眾目光。
疫情之下,企業面臨持續經營的壓力,而員工面臨穩定就業的壓力,這個時候,任何薪酬方面的調整都會被放大。人們不免有疑問,連上汽大通都頂不住了嗎?
并非僅僅因為疫情
3月6日,上汽大通發出《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也算是回應外界對公司減薪的質疑,信中說明,因為“一年一度的薪酬調整的時間窗口,恰與疫情相吻合”,才引發了格外關注。
盡管是國企,但上汽大通公司有薪酬福利與經營績效掛鉤的原則。這一次,也是根據目前公司的經營情況,適當調整績效獎金。而且,調整的情況是:領導干部多承擔;一般員工少承擔;一線員工不在此次調整范圍內。
上汽大通解釋說:“我們所有的業務都圍繞市場化運作,管理體系是市場化的,薪資也是市場化的。打破‘鐵飯碗’慣性思維的上汽大通,有著強烈的優勝劣汰機制,并且唯有如此,才能直面汽車市場的嚴酷競爭。”
核心是三個字——市場化。市場的發展終歸是千變萬化的,企業要想長久發展還需緊跟市場變化趨向,根據市場的變化而做出相對的改變,才可以在白熱化的市場環境中找到未來的出路,以變應變來突破市場贏得發展。將員工收入與個人績效和企業經營業績緊密掛鉤,上汽大通這種薪酬的結構性調整,并非僅僅因為疫情,也是整個上汽集團內部深化改革的體現。
1月8日,上汽集團發布2020年1號文件《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發展的意見》,就當前所面對的國內汽車行業發生的深刻變革,以及上汽在創新發展中的艱巨任務,形成了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的指導意見。
該文件指出,上汽各部室、各所屬企業要緊緊圍繞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按照市場化原則促進轉型發展,堅持績效導向,加快形成優勝劣汰的激勵約束機制,激發隊伍的拼勁、韌勁和闖勁。
為應對行業巨變之下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目前,上汽大通正加快推進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業務前插、合伙人機制等?!坝脩粼谀睦?, 我們就把資源投到哪里;一切圍繞市場,進行組織快速轉型?!弊鳛橐患依佑猩羁逃脩艋虻能嚻?,每一次創新升級、體系變革的推動,都是緊緊圍繞其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初心,不斷強化產品和技術競爭力,推出更符合用戶需求的汽車產品。
其中,“營銷合伙人機制”是以經營結果、目標結果為導向。在這種機制下,員工都要對銷量及利潤負責,這意味著每個人都需要具備對業務結果負責、對投入產出負責的經營意識。另外,大通還開辟了“內部人才市場”, 鼓勵員工到營銷戰線。這些崗位是大通業務升級的戰略排頭兵,他們直面市場和客戶,是大通圍繞用戶最前沿的服務觸點,足以可見這家車企始終不渝地將最優質的資源投入到市場最需要的地方。
“在上汽大通,人人都是營銷人,人人都是合伙人。”在汽車商業評論看來,上汽大通的這種變革思路與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不謀而合。2016年,稻盛和夫在《把蕭條看作再發展的飛躍臺》的演講中提出了應對蕭條的五項對策,對策之一就是“全員營銷”。他說:“蕭條時期,全體員工都應成為推銷員?!?/p>
管理變革更是危機解決之道
作為汽車行業C2B大規模個性化智能定制模式的開創者,上汽大通一直沒有停下創新轉型的腳步。
上汽大通打造的“蜘蛛智選”已經成為覆蓋用戶選車、購車及用車全生命周期個性化需求的在線營銷服務平臺。2019年,上汽大通有36446臺訂單來自“蜘蛛智選”,接近其國內銷售總量的40%;全年購車用戶中訪問過“蜘蛛智選”的用戶比例更高達55.2%。
此次疫情期間,大家足不出戶,所有的企業都認識到線上的重要性。因為早就深耕線上,上汽大通的先發優勢進一步凸顯出來。為解決疫情期間用戶購車痛點,上汽大通積極開展營銷模式變革,重塑現有購車流程,全面賦能用戶,實現“零接觸”安全購車,我們獨有的蜘蛛智選平臺可提供全3D車型展示,支持在線下單、支付、進度跟蹤等一系列的購車服務,引導用戶足不出戶在線購車。
疫情當前,上汽大通迅速反應,積極創新了“產品精英互動直播”等新型營銷手段,讓廣大用戶更深刻了解MAXUS品牌及所屬車型的亮點,員工上陣,通過天貓直播店,已開播十期/場直播??梢?,風險與機遇總是并存的。想要存活下去獲得更好發展,不被時代淘汰,就必須時時刻刻求新求變;不但要創新,還要持續創新。因為,用戶需求是變化的,產業環境是變化的,競爭格局也是不斷變化的,任何因循守舊的企業將是缺乏競爭力的。對于公司的將來抱有深刻的危機感,在拼命經營的過程中,就能感覺到新的機遇,感覺到時代的要求,如此而已。
正因為一直把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驅動力,成立九年間,上汽大通始終保持著60%的年復合增長率。在車市寒冬延續的2019年,上汽大通年銷量達到120017臺,同比增長42.85%,并且,1-12月均實現同比增長,銷量12連漲。
根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的判斷,2020年2月,廠家銷量同比下滑86%左右。
盡管局勢艱難,上汽大通仍然將2020年的銷量目標設定在16萬輛,這也意味著33%的同比增幅。而這個艱巨的目標,需要靠企業內部的變革來實現。
對于上汽大通來說,此次疫情相當于一次催化劑,加速了企業全員營銷創新與組織變革。正如給員工的信中所說,“這次疫情,是對我們全體員工的又一次市場化洗禮?!?/p>
新冠疫情這只黑天鵝使得本來就處于下行通道的中國車市雪上加霜。有人判斷,2020年或許是未來10年中國車市最糟糕的一年。
壓力之下,為求生存,通過管理變革甚至減薪、裁員等手段來降成本,都是眾多企業可能的自救選擇。
汽車商業評論認為,相比簡單的裁員、降薪,通過企業內部的管理變革來渡過危機可能更是解決之道。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蕭條是成長的機會”。此次疫情,正是推動企業對未來深入思考,從而在逆境中迎來更大發展的一個契機。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1096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