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幅在真實路況下演示的 L3 級自動駕駛體驗畫面:
在 L3 自動駕駛模式下,長安汽車智能化研究院智能駕駛所所長梁鋒華放開雙手
3 月 10 日,長安 UNI-T 在重慶一段城市開放道路上對外首秀 L3 自動駕駛技術,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坐在副駕,全程參與了這次 23 公里的體驗,車輛涵蓋的場景包括:交通擁堵場景下的自動換道、安全過彎、前車切入的安全處理等。
試乘體驗的直播結束后,大家的好奇心也接踵而至:
長安的 L3 自動駕駛技術是否真的成熟了?長安為了 L3 的量產,背后做了哪些嘗試和努力?其中最受爭議和關注的「脫眼」,能否足夠安全讓用戶去使用?
1. 按照《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中的 L3 級為目標開發
目前,自動駕駛等級主要分為國際自動化工程師學會制定的 SAE 標準和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制定的 NHTSA 標準。
由于 SAE 標準更為詳細,所以被許多車企采用。
而長安汽車的 L3 自動駕駛技術則按照《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報批稿)(擬于 2021 年 1 月 1 日開始實施)中的 L3 級為目標開發的。
在這個標準的起草與制定中,長安汽車智能化研究院智能駕駛所所長梁鋒華是主筆之一。
對比 SAE 的描述,中國版本制定的自動駕駛分級標準與 SAE 大致相同。
按照《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的標準:3 級為有條件自動駕駛,要求僅允許在設計運行條件內激活,即:
系統將能夠實現有條件的自動駕駛,由自動駕駛系統來完成所有的駕駛操作。在部分工況下,L3 級自動駕駛在 L2 級解放雙手和雙腳的基礎上,還能解放人的雙眼。
此外,對比 L2 級自動駕駛,L3 對系統的環境的監控能力有更高要求,駕駛責任也由駕駛員與機器共同承擔。
簡單來說,在 L3 自動駕駛系統所規定的運行條件下,車輛本身就能完成轉向和加減速,以及路況探測和反應的任務,駕駛員需要在系統失效或者超過工作條件時對故障汽車進行接管。
那么長安汽車是如何參照這個分級標準進行 L3 自動駕駛的產品定義的呢?
先來看看搭載在長安 UNI-T 車型上的 L3 自動駕駛系統的傳感器組合:主要由整車域控制器、5 個毫米波雷達、12 超聲波雷達和 6 個攝像頭、ADAS 地圖和高精度地圖組成。
值得注意的是,長安的傳感器如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由博世提供。另有業內人士透露,域控制器由聯合汽車電子提供。
從這點看,長安在 L3 研發中承擔主要是軟件層面的算法研發和后期的測試。
在實現 L3 量產過程中,長安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建立面向自動駕駛的軟件開發流程(CA-SDS);
整車域控制器的算法全部由長安自主研發,對所有系統算法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
完成上萬個場景匹配測試,5000 萬公里測試里程,其中 200 萬公里為實車測試;
感知范圍覆蓋 3 個 360 度車外環境感知,整合 3 種不同物理特性的傳感系統,其中前方實現 5 重感知冗余。
這些工作完成后,在特定的場景如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時,一旦出現交通擁堵場景,可實現長時間脫腳、脫手、脫眼,直至系統提醒接管,最高可支持的車速為 40km/h。
用戶在提醒接管后仍不接管,則執行風險減緩策略,減速停車。
2.有條件的「脫眼」
在 3 月 10 日的直播演示中,搭載 L3 自動駕駛技術的長安 UNI-T 就是在一段結構化道路(高速公路、城市高架)上解放雙手雙腳甚至雙眼駕駛。
在非結構化道路(城區其他道路、人行道、紅綠燈)需要駕駛員自行駕駛。
客觀來說,由于結構化道路是封閉路段,不會出現突然出現的行人和非機動車輛,所以對自動駕駛的挑戰難度相對較小。
在 L3 自動駕駛模式下,主持人倒數兩人脫眼對視的時間
據朱榮華介紹,長安汽車對 L3 自動駕駛「脫眼」的定義是:
當車輛時速低于 40 公里時,長安 UNI-T 可以開啟高速公路輔助駕駛功能(HWA),此時,駕駛員可以脫手、脫腳和脫眼,由自動駕駛系統控制車輛行駛。
當時速高于 40 公里時,能脫手、脫腳,但不能脫眼。
對于人機的劃分:
只要路況滿足自動駕駛條件,人可以脫手脫腳脫眼。這期間出現任何事故,責任就是車。
在不滿足自動駕駛條件時,比如在這段路上速度高于 40 公里/時,可以脫手脫腳,但不能脫眼,如果出了問題,就是駕駛員的責任。
需要進行區分的是:在 L2 級自動駕駛系統中,盡管系統能提供駕駛輔助,甚至允許駕駛員短暫脫手,但駕駛責任還是在駕駛員自身,系統并不會為自己的輔助功能負責。而 L3 級自動駕駛系統則不相同,系統將對駕駛行為負有一定責任。
那么,長安 L3 表現如何呢?在一支《實現L3級自動駕駛量產,到底有多難?》的官方視頻中,長安汽車公布了這些數據:
– 120h 接管一次;
– 單次響應 50ms;
– 識別本車到前方靜止車輛距離≥60 米;
– 識別鄰道前方運動車輛距離≥80 米;
– 識別本車道前方運動車輛距離≥100 米;
……
拿到這些測試結果的時候,長安汽車一位工程師長舒一口氣:L3 終于可以量產了!
長安 L3 自動駕駛技術到底水平如何,或許不能一次直播體驗說透,但就目前長安釋放的信息看:
長安汽車 L3 自動駕駛的傳感器組合:整車域控制器、5 個毫米波雷達、12 超聲波雷達和 6 個攝像頭、ADAS 地圖和高精度地圖,這并非新的硬件架構,此前也有量產先例,如通用的 Super Cruise,日產的 Propilot 等等。
但長安 L3 自動駕駛的這次亮相,相較于提了多年的 L2.5 和新近提出的 L2.9999,沒有文字游戲,也更「大膽」。畢竟朱華榮親自上陣宣傳,自然是非??隙ㄩL安的 L3 自動駕駛技術。
在汽車之心看來,這次長安 L3 自動駕駛直播的最大的看點是,擁堵情況下不限定時長的脫眼,這是與當前所有 L2 自動駕駛最大區別。
當然,最終交付給消費者時,他們如何正確使用 L3 級自動駕駛功能,仍需要正確引導與教育。畢竟特斯拉 Autopilot 發生的幾起致命事故,對汽車行業是一種警醒。
嚴格意義上來說,搭載 L3 自動駕駛汽車系統的長安 UNI-T 算是「期貨」,因為相關政策法規還未出臺。即便是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體驗的這段 23 公里的路程,也是提前向交管部門進行了申報。
有消息稱,長安 UNI-T 將在今年 6 月上市,售價在 11 萬到 15 萬元之間。
或許比起中國「首個 L3 自動駕駛量產」這樣的稱號,長安 UNI-T 首次對外大秀 L3 自動駕駛技術,更大的意義在于,讓搭載 L3 自動駕駛的中低端車型觸達到更多用戶群。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1135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