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11日,各大車企陸續發布了2月新能源車型銷量。受疫情影響不出意外的同比下滑78.8%,環比暴跌85.4%。
在二月所有的Model 3車型均為2019款,且價格在30萬左右,本身的“性價比”并不算高,畢竟國產降價的聲音也炒的火熱,在這個時候能賣出這樣的成績著實不易,如果特斯拉在寧德時代處采購的無鈷消息屬實,那么未來產品的成本將更加客觀,屆時車輛的售價將無限接近于25萬上下,競爭力也自然更進一步。
去年4月上市的Aion S在市場中還算是一名新兵,但是不俗的外觀和較大的扶持力度(1萬基礎補貼加1萬地區性補貼),中低配車型的售價一度降到10萬出頭,一躍成為了這個價位中黑馬和攪局者,同時也收獲了相當可觀的銷量成績單。
比亞迪秦EV在去年11月完成升級換新,在動力和續航上得到了大幅提升,136馬力的驅動電機和180牛米的峰值扭矩笑傲同級,而全新的三元鋰電池電池更是將新車的續航提升到了421km,有效的減輕了消費者的續航焦慮。
第四名:北汽EU系列
北汽EU系列一直是國內新能源市場中的一員猛將,但同時它也飽受爭議。例如安全配置過低、剎車問題等等,這些也很大程度的影響了這款車型的成績,痛失前三也在情理之中。
第五名:寶駿E100
相比之下,像寶駿E100這樣的A0級車型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在經過電池升級之后,新車的續航已經達到了補貼范疇的250km,補貼后的售價也低至4.98萬-5.98萬元,對于一些城市代步族或者占號車來說,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第六名:蔚來 ES6
蔚來ES8在2月僅僅賣出36臺,幾乎到了要退出歷史舞臺的地步,不過好在ES6還是挽回了一些顏面,707臺不算出眾但是也足以說明蔚來還是擁有眾多的擁簇者。再加上日漸成熟線上訂車流程,消費者在選車和購車的體驗上有著其他品牌所不能及的優勢,也或多或少刺激著這款產品的銷量。
第七名:威馬EX5
隨著疫情的逐步穩定,威馬在溫州的工廠率先復工,整體節奏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大眾化高效智能和超低風阻的夾持,讓EX5在夾縫中求得了一絲空間,和相愛相殺多時的小鵬G3在這段時間逐步拉開了銷量差距。
第八名:比亞迪元EV
作為自主品牌中最元老的新能源產品,比亞迪元系列排在全球電動車銷量總榜第三,但是日前已是疲態盡顯。補貼后14萬的售價已經難以撬動更多的消費者,對比排在第二的Aion S,后者顯然更被年輕人所喜愛。
第九名:奇瑞eQ
奇瑞eQ存在的問題和比亞迪元EV較為相似,之前依靠低廉的售價叱咤江湖,而隨著競品的逐步崛起,之前的優勢就蕩然無存。整體配置不如寶駿E100,而售價卻要高出些許,這樣的條件下,銷量下滑85%也就不再奇怪了。
第十名:奔騰B30 EV
老實說,奔騰B30 EV的綜合產品力和競爭力都非常一般,一來是設計上比較平庸,和同級相比實在難說亮眼,而在更重要的三電系統上,B30 EV也弱于其他選手。目前它只有一款車型在售,近19萬的售價和傳統燃油車的重合度太高,想要在他們之間搶奪市場,恐怕難于上青天。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觀察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1141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