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高管為了將戈恩拉下馬計劃了一年,甚至不惜用同樣的方法誘捕日產董事凱利來作證
日產汽車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一直說,他是被陷害的。
現在有一些證據可以支持他的說法了。據了解事件內幕的知情人士以及此前從未報道過的內部電子郵件,日產汽車的高管們為了把戈恩這個汽車行業著名的領導者拉下馬而采取的行動,在后者因涉嫌財務不當行為在2018年年底被捕的一年前就開始了。
新的信息顯示,這一行動的部分動機是反對戈恩推動日產與聯盟伙伴雷諾汽車公司之間進一步的整合。
雖然日產一直堅持認為,罷免戈恩的決定是根據東京檢察官對他的指控(少報收入和其他財務方面的不當行為)做出的,但相關文件和知情人士的回憶顯示,一群實力強大的內部人士認為,戈恩的被捕和審判將是重塑日產與大股東雷諾關系的機會,可以讓形勢變得對日產更有利。
因談論敏感信息而不愿透露姓名的一些人士證實,早在2018年2月,就有人通過電子郵件討論將當時擔任日產董事長的戈恩拉下馬的具體行動。現在,日產汽車以及該公司另一位高管將受審,同時日本尋求將逃亡至黎巴嫩的戈恩引渡回日本受審,于是相關信息開始為外界所知。
當時熟悉相關討論的人士表示,戈恩在2018年年初誓言讓兩家公司之間的聯盟關系不可逆轉,日產的高管們非常擔憂,他們討論了日產和雷諾的董事長戈恩會如何采取進一步的措施。
讓戈恩的措施無效
相關討論的核心人物是哈里·納達(Hari Nada),他負責著日產首席執行官的辦公室,后來與檢方達成了一項合作,在作證時提供對戈恩不利的證據。電子郵件顯示,納達在2018年年中給川口均(Hitoshi Kawaguchi)發電子郵件,稱日產需要在還來得及的時候采取行動,讓戈恩的措施無效。當時川口均是日產負責政府關系的高管。
哈里·納達(Hari Nada)
對于財務方面的四項指控以及違約行為,戈恩表示,他是無辜的。戈恩的代表對本次披露的日產高管2018年通過電子郵件策劃“倒戈”事件不予置評。
日產汽車發言人Lavanya Wadgaonkar對郵件策劃“倒戈”事件也不予置評。對于尋求置評的電子郵件和語音郵件,納達沒有做出回應。去年12月離開日產的川口均不予置評,東京檢察官辦公室和雷諾的代表也都不予置評。
抓捕戈恩的前一天
2018年11月19日,戈恩在東京羽田機場的一架私人飛機上被捕。知情人士透露,就在前一天,納達向日產當時的首席執行官西川廣人(Hiroto Saikawa)發送了一份備忘錄。納達呼吁終止管理該聯盟的協議,并恢復日產購買雷諾股份的權利,甚至接管雷諾。了解這份備忘錄的知情人士說,日產還將尋求廢除雷諾提名日產首席運營官或其他高管的權利。
據說納達在發給西川廣人的文件中寫道,罷免戈恩將是這個全球最大汽車聯盟的根本性變化,該聯盟需要新的治理。他說,日產應該在戈恩被捕后迅速宣布自己的立場。媒體在2019年1月份報道稱,雷諾當時對戈恩的刑事調查一無所知。
雷諾原計劃在2019年與菲亞特克萊斯勒合并,從而達到更大的規模,雷諾和日產之間的矛盾最終導致這次合并受阻,也導致戰略和新車型方面的合作無法實現。后來日產的管理層陷入混亂,由于車型慢慢變舊,同時成本較高,日產的凈利潤下降。
日產今年5月份公布,在截至今年3月的財年里虧損6710億日元(合443.5億元人民幣),這是10年來的首次虧損,也是20年來的最大虧損。由于冠狀病毒疫情給本已下滑的汽車業帶來進一步的壓力,日產股價自戈恩被捕以來已下跌超過一半。戈恩此前還掌管雷諾以及包括三菱汽車在內的聯盟。
納達發送給西川廣人和其他日產高管的電子郵件顯示,戈恩進一步整合聯盟的計劃讓他們深感擔憂,因為此舉將讓雷諾通過擁有日產43%的股份來對后者產生更大的影響。1999年,雷諾通過緊急注資將日產從破產危機中解救出來。當時,雷諾將戈恩派到日產,從此開啟了汽車行業歷史上最具戲劇性的拯救工作。
然而20年后,戈恩一方面作為雷諾的首席執行官,同時也擔任聯盟董事長,日產汽車開始陷入困境。
納達在2018年4月告訴首席執行官西川廣人,戈恩對日產的表現和親自挑選的接班人的言論越來越感到不滿,這個接班人說,他認為雷諾與日產的合并沒有好處。納達在致西川廣人的電子郵件中寫道:“戈恩可能造成重大破壞,你可能會成為受害者。”隨后在5月,日產發布的利潤展望遠低于分析師的預期。
西川廣人(Hiroto Saikawa)
戈恩在日本被指控少報了約8000萬美元的收入,并在日產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日產的資金卷到他控制的實體。戈恩稱日本的法律制度不合理,于是在去年年底逃離該國,途經土耳其到達黎巴嫩。
上個月,應日本有關部門的請求,兩名據稱幫助戈恩從關西國際機場逃走的美國人——退役特種兵邁克爾·泰勒(Mike Taylor)和他的兒子彼得·泰勒(Peter Taylor)——在波士頓被捕。日本政府正在采取行動將這兩人引渡到日本,但他們否認其罪行。
日產前高管兼董事會成員格雷格·凱利(Greg Kelly)與戈恩在同一天被捕,目前在日本處于保釋狀態。他正在等待審判,檢方指控他幫助戈恩少報了自己的收入。檢方在第一輪起訴中還指控日產汽車。
日產的立場自戈恩等人被捕以來一直堅定不移,該公司表示,“這一系列事件的起因是戈恩和凱利的不當行為”,在調查了一個舉報人的報告后,日產找到了“實質性和令人信服的證據”。戈恩和凱利都多次否認相關指控。
納達是一名出生于馬來西亞的律師,在上世紀90年代加入日產,負責戈恩的很多事務。他領導了內部的調查,并牽涉東京檢方調查的一些指控。同時,電子郵件揭示了納達是如何收集信息的,他去巴西和黎巴嫩調查戈恩對公司提供的房屋的使用。
根據當時的電子郵件以及熟悉相關討論的知情人士,在戈恩被捕前的數日,納達尋求擴大對戈恩的指控,他告訴西川廣人,日產應該提出更嚴重的違約指控。這些知情人士稱,當時他們擔心,最初關于少報收入的指控將難以向公眾解釋。
納達寫道,本次行動應該獲得媒體的支持,從而確保盡最大可能摧毀戈恩的聲譽。他在電子郵件中用戈恩名字的首字母指代戈恩。
當被問到電子郵件事件時,西川廣人提到了他此前的公開聲明,否認日產存在將戈恩拉下馬的陰謀。今年1月份,戈恩在貝魯特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指責日產高管設計了針對他的陰謀,但西川廣人表示,沒有通過罷免戈恩來解決雷諾影響力的行動。西川廣人當時稱,這與戈恩的犯罪有很大的不同。
在日產的調查發現西川廣人獲取了過多的收入后,他在去年9月不再擔任日產首席執行官。知情人士稱,去年的一項內部調查發現,納達和其他一些高管也領取了過高的薪酬。
在臨近逮捕戈恩和凱利時,日產高管已經做好了準備,估計雷諾的董事會將做出何種反應,如果雷諾堅持其立場,日產將如何回應。
熟悉這份備忘錄的人士表示,納達說,日產應該向雷諾闡明,雷諾無權干涉聯盟伙伴的運營,也無權將日產的崗位提供給雷諾挑選的人員。
納達聲稱,由于戈恩被捕,維系合作伙伴關系、名為RAMA的合約以及位于荷蘭、監督公司治理的實體Renault-Nissan BV都應該被廢除。據說納達在備忘錄中寫道,這將讓日產有權收購雷諾的股票,從而剝奪雷諾的權力或控制雷諾。
摩擦的根源
長期以來,RAMA合約一直是日產和雷諾之間摩擦的根源。雷諾因持有日產汽車的股份而可以行使全部表決權,而日產僅持有雷諾汽車15%的股份,缺乏投票表決權。該合約還規定了雷諾對日產汽車的控制權,鞏固了戈恩在保持合作伙伴關系方面的角色。此外,法國政府擁有雷諾公司15%的股份,擁有雙倍的投票權,從而可以對日產施加間接的影響。
電子郵件還首次提供了這些細節:日產可能是通過將凱利從美國叫到日本參加董事會會議,從而策劃了針對他的抓捕。
納達在致西川廣人的電子郵件中寫道,凱利想過完感恩節再來日本。納達告訴凱利,后者出席董事會的時間不長,應該可以很快回去。納達在電子郵件中寫道,如果凱利不來,那就再也不會來了,他會安排一架飛機把凱利帶過來。
公開的爭端
在抓捕戈恩和凱利后,過了數月,日產得以確保讓該公司與雷諾的合作關系發生變化,但2019年3月達成的新協議并未像納達此前提議的那樣改變雙方的合作關系。盡管日產在高管任命方面贏得了更多的發言權,并廢除了戈恩作為聯盟董事長的職務,但雙方的持股結構仍未改變。然而,傷害已經造成,雙方的關系破裂了。
去年晚些時候,日產拒絕支持雷諾與菲亞特克萊斯勒進行雙方各占一半股權的合并,這兩家公司原本有望締造一家價值350億歐元的汽車制造商。從那以后,雷諾和日產之間的爭端似乎平息下來,但雙方對彼此持股不平衡的局面仍未解決。兩家公司在上個月宣布了旨在加強運營整合的措施,希望應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
內田誠(Makoto Uchida)
西川廣人在去年9月離開后,日產成立了一個新的三人小組來管理公司,但后來聯席首席運營官關潤(Jun Seki)辭職,剩下首席執行官內田誠(Makoto Uchida)和首席運營官阿什瓦尼·古普塔(Ashwani Gupta)面臨著艱巨的任務,需要扭轉日產的局面。
在戈恩下臺一年半后,一些主要人物仍面臨著不確定的未來。納達目前仍在日產工作,但被調到較小的業務部門。西川廣人今年2月份離開日產董事會,與該公司不再有任何正式關系。凱利現在住在東京的公寓里,仍在等待審判。
然后是戈恩,這位前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目前住著日產在貝魯特購買的房子。
戈恩已誓言恢復其聲譽并證明其清白。日本方面表示,繼續尋求將戈恩繩之以法,但日本與黎巴嫩之間沒有引渡條約,因此戈恩不太可能在日本法庭受審。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18440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