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聊的這位小鵬P7車主比較特殊,他叫王潮,是安徽合肥人,現在是蘇州車網CEO,是一位資深媒體人。
2003年,王潮從合肥工業大學畢業,之后進入蘇州車網工作,這一干就是17年。王潮在學校學的是軟件,技術出身,所以剛開始在蘇州車網做的是后端,直到后面逐漸升任CEO。
從學校畢業后的第二年,王潮就購買了人生第一輛車——奇瑞旗云。之后,王潮又先后購買了大眾桑塔納志俊、途安,寶馬與奧迪等燃油車。王潮介紹,他每3年左右就會換一次車。
由于職業的緣故,王潮后來認識了李斌,并被他的造車理念折服。從那時開始,王潮開始接觸智能電動車。2018年,王潮買了一輛蔚來ES8創始版,開到現在,正好兩年。
左李斌,右王潮
據王潮介紹,那輛ES8累計開了6萬多公里,雖然偶爾會有些小毛病,但整體比傳統汽油車省心很多。同時,這兩年ES8的使用感受讓王潮覺得:電動車其實還是蠻成熟的。
除了蔚來ES8,王潮還有一輛小鵬G3,而今年,他又買了一輛小鵬P7,這算是他的第二款小鵬汽車。
為什么選P7,而不是特斯拉Model 3,王潮說了下自己的看法。王潮曾試開過Model 3一個多月,但依然提不起他的興趣,包括內飾與做工等,這也讓他對小鵬P7更加堅定。
在王潮看來,小鵬P7相對來說各方面都不錯,而且性價比比較高。因為已經有一輛G3,所以在輔助駕駛上,王潮覺得相較蔚來,小鵬的功能更豐富,而且優化的更人性化。
王潮畢竟是一個資深媒體人,打動他購買P7的原因,除了產品力強本身之外,對小鵬汽車這家企業的看好也是一個方面。
王潮和他的小鵬P7
說到企業及創始人本身時,王潮認為,何小鵬給他的感受是比較踏實,企業也不激進、比較靠譜。總體來說,王潮選擇P7,是一個綜合的考量。
在買P7的同時,王潮把家里那輛奧迪S1也賣了,并徹底跟燃油車說拜拜了。王潮還說,公司還有好幾輛燃油車,后面都會陸陸續續給換掉。
其實,除了接連購買兩款小鵬的汽車,王潮還是蘇州一家小鵬加盟店的投資人,可謂是“資深鵬友”。
王潮干了十幾年媒體,在業內是一個泰斗級的媒體人,對汽車產品與行業認知都有極高的理解。
所以,我跟王潮的聊天內容,除了日常車輛的使用心得,還包括對智能電動車行業的深入探討。
以下為QA部分:
電動勢:為什么選擇了小鵬P7,這個價位的電動車并不少啊?
王潮:其實特斯拉讓我開了很長時間的Model 3,一個多月吧,但試駕下來依然不感冒,包括內飾、做工等,這反而堅定了我對小鵬P7的信心。
另外就是一個產品技術本身,我認為G3有G3的基礎,包括它的自動輔助駕駛,包括他的軟件這上面還是比較成熟的,它的交互的完成度還是比較高的。
來到P7,它的輔助駕駛得到進一步提升,就是XP3.0,更加適合中國路況,這點我覺得非常贊。另外,P7的輔助駕駛硬件目前在量產車里面是最強的,以后迭代升級就不愁了。
當然傳統駕控方面也挺不錯的,比如P7的底盤,是由保時捷工程調教的,我個人開下來覺得非常高級,你也開過吧?
電動勢:是,我開了兩次,確實不錯。
王潮:再說外觀、內飾設計,這個應該不用我多說了,看到的人應該都會覺得非常好,開在路上回頭率挺高的。
這么好的產品性能,而且價格也就二十來萬,所以相對來說,我覺得P7在各個方面的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
我對品牌的認知,第一個是產品本身,產品好你才能去做得更好,對吧,這是最重要的。
第二個就是品牌定位,像蔚來其實很多東西是先去說了,到最后也有很多事情都是延期的,比如交付啊什么的,各種情況,蔚來去年受到的輿論壓力蠻大的,當然它的東西做的也是不錯的。
而小鵬就不是那種很激進的,然后中規中矩的拿錢去做事情,這是我對他的一個品牌的定位的一個看法。
電動勢:聽說你還是蘇州小鵬加盟店的投資人,當時怎么想著去投資這個?
王潮:我有幾個朋友,認識時間都很長,都是汽車圈子的,但是他們沒有接觸過電動車,然后就在咨詢我電動車這一塊想投資去做。
他們也問過蔚來有沒有機會,但是蔚來那會都是直營,所以我就推薦了一下小鵬。其實蘇州已經有一家小鵬直營店了,我們這一家算是蘇州第二家小鵬店。
我其實是以投資人身份參與的,不會參與日常管理,有時候會給他們提供意見,把握方向,做一些決策,包括一些市場上的優秀想法都可以提供。
從去年10月到現在,我們店的交付量非常穩定,在小鵬全國加盟店里面保持第一名,相對來說還不錯。
所以,我們又拓寬了渠道,在蘇州以外縣市,比如昆山、張家港等地也都開設了展廳。
電動勢:現在一些行業媒體還是比較質疑智能電動車,比如說智能化有噱頭的成分,你怎么看?
王潮:其實很多本地的朋友來找我咨詢這個問題,我給他們說的第一個點是:你們有沒有長期開過?我覺得這個點蠻重要的。如果你開了,而家里沒有充電樁,那也是很表面的東西。
我舉個例子,一個應用場景,平時我開油車的話,大概一個禮拜去加一次油,但是開了電車后,我就完全不用去外面加油了,每天下班插上充電就行,省了很多時間。
再說那些所謂花里胡哨的智能配置,以導航為例,如果是油車,就得用手機去弄,而智能電動車完全就不用,它的地圖優化的非常好了。
而且,如果是傳統油車,如果不弄手機導航,你也很難知道路上的情況,比如哪個地方擁堵,哪個地方不堵,但是智能車它都知道,它會給你推薦最優的路線,這樣會節省時間。
再比如你到一個目的地了,想去哪兒吃飯,你也不用拿手機去找,在車上喊一句“小P”就行了,非常方便。
所以這里面涉及一點,智能電動車非常便利,這就是科技帶來的變化。
我認為這是智能科技給生活帶來的便利性,他們如果不接受這一點,那沒辦法對吧?在這近20年時間里,我認為汽車的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果不接受這樣的,我認為也正常,每個人的理解可能是不一樣,每個人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對吧?這是我的一些理解。
電動勢:輔助駕駛是智能電動車的一大核心配置,你覺得幾家頭部新勢力的水平各自如何?
王潮:那幾家我都試過,差別還是蠻大的,其它幾家不方便說,我覺得小鵬和蔚來的挺不錯的。
小鵬這個我在G3上已經試了,挺好的,搭載在P7上更先進的XP 3.0說是10月開放,到時候再試一試。
蔚來這邊,它是有輔助駕駛里程統計的,你比如100公里,我可能60%、70%都在用輔助駕駛功能,可以不用一直手握方向盤、踩油門,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行,能減少許多精力。
現在的輔助駕駛級別是L2、L2.5,以后會更高,我是認為自動輔助駕駛有一天會代替我們人工去做這方面的東西的,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可能說以后你的駕照不一定會讓你考,但是當大家全部在使用自動輔助駕駛的時候,現在叫自動輔助駕駛,以后叫自動駕駛,馬路上可能不會允許你開車,你如果要開車,你只能去賽道開。
電動勢:感覺你還是比較樂于接受新東西。
王潮:對,其實買智能電動車這部分人群,本身我是認為他們就是能接受新東西。比如當時蔚來ES8這種,出了一個新東西,我得去買一個,我得去玩一玩,其實就這么一個概念。
就像買一個手機一樣。新手機出了我得去換一個,從往期電子產品上面來說,我最早期是蘋果粉,剛開始連著買5678,一直買到8以后我就沒買了,然后就換華為的,因為華為用起來很好。
我也不是一直去追的“死忠”,他有好的東西,我可能會認為他好,但是他不好的東西,我可能就會放棄他去選擇更好的。
電動勢:這兩年開電動車有什么心得和建議可以給大家的?
王潮:首先,家里要有充電樁,這一點很重要。
我的ES8創始版的續航只有355公里,正常行駛的話再打個7折左右,也就是實際只有兩百多公里,如果家里有充電樁,那就沒什么需要太大擔心的,當然,除非你跑高速。
開ES8時,我每次回安慰老家中間需要補一次電,但是現在開了P7后,它續航是670公里,即便打7折也足夠我回家,中間不用補電,實際上不止7折,比蔚來真實續航要高一點。
另外,心態要放好。
因為我家里有充電樁,雖然ES8只有355公里續航,但是我的接受度還是蠻好的,有得必有失,雖然續航減少了,但是你不用保養,對吧。
而且,還省錢。你原來使用的油錢跟現在用電的費用的比例大概在10:1,以前用10塊錢,現在用1塊錢。
然后我基本上是晚上充電,白天也不用跑加油站加油,也省時間。
總體來說,在你失去續航的同時,你獲得的是省心省錢,所以要心態平衡一些,看你哪方面的需求,如果外界充電樁基礎設施不好,那你只能靠自己,家里得有充電樁。
如果家里沒有充電樁,在外面,其實長三角這邊也蠻好的,高速服務區基本都有,你看新疆、西藏那邊根本就沒有,那就沒辦法。
電動勢:你如何看待智能電動車的未來市場?
王潮:就拿我們蘇州這個比例來說,蘇州每個月汽車銷量大概在3萬多輛,一年40萬輛,而電動汽車每個月大概占2到3個百分比,所以這個市場空間還是很大的。
這也是為什么我去投資小鵬,道理一樣的,因為我看好這個市場。
國家政策肯定是支持的對吧,還有其它一些待開放的政策都會支持新能源,比如蘇州古城區限行,這是針對燃油車的,對新能源卻不限。
政策的支持大家都能看到,我是覺得這是未來一個發展方向,甚至包括后面的政策取向,機關事業單位新能源用車比例、甚至全部取締等,像海南不是說2030年禁售油車么,還是看中未來的一個東西。
有了政策的強力支持,很多造車新勢力才會蜂擁而上是吧。所以,還得看第二點,你的車子造得咋樣?那就是產品層面。
像蔚來、小鵬、威馬都交付上萬臺了,還可以,但是有些是交不了車的,或者根本就沒有。
比如我們蘇州本地的前途汽車,你定價68萬,這個價位完全可以買保時捷718了,這個有點太夸張了,如果沒有銷量,那你怎么生存下去?
這就是我認為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生存,不能說你多少年以后要怎么樣,問題是你現在得生存下去,你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
其實蔚來也一樣,它去年的市場與資金都是壓力很大的,如果說資金出現問題,那你這就算是沒了。
這也是我比較看好小鵬的原因,它是相對在夾縫中求生存,然后它是以生存作為它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去做這種東西。
它不是說我要做成怎么樣,我現在每個月有賣車,每個月有一個一定的量能維持下去做。當有一天市場爆發的時候,與其它的廠商比,傳統的主機廠造出來的車都不會有小鵬這么好。
電動勢:所以,你對傳統電動車不看好?
王潮:差不多。我們蘇州本地曾出現一個比較大的騙補案例,在全國都排得上名次的,大家應該都知道的。
電動勢:那是16年那會。
王潮:其實,他們工廠我都去看過,就是一個殼子,啥都沒有,拿一個資質,然后手工拼造一輛車出來,再拿這個車去騙補貼,車價是三十幾萬,你其實到最后只要2萬塊錢就可以買下來這個車,然后補貼補了30萬。
所以,這里面就是一個純粹的鉆政策漏洞的一個企業。
這是商用車,還有乘用車。
比如眾泰芝麻、知豆等,車子都是比較小的,不管是從供應商,還是從用料上來說,而且駕駛習慣與一般乘用車相差很大,基本是從老年代步車上升級轉換過來的。
至于像外資的奔馳EQC、奧迪e-Tron這種,我也開過,他們完全是定價的問題,雖然你品牌好,但是這個定價讓買它的人沒什么感覺,包括它的行駛質感、智能化方面,都比不過這些造車新勢力。
因為有一點他們改變不了,他們沒有花太多精力去做這個東西,只是在傳統油車上做一些小的改變。
電動勢:嗯,油改電。
王潮:這種簡單應付自然難以博得市場的追捧,就拿蘇州市場來說,這兒有10家奧迪4S店,但是e-Tron每月銷量就個位數,平均一個店一個月賣不了一輛。
還有他們的銷售方式也不行,賣得好的時候就加價,賣不動的時候就打折,有些品牌折扣還挺大,這完全是燃油車的路子。
所以,從蔚來、小鵬與威馬開始,大家才深入了解智能電動車。其中小鵬和蔚來,我個人覺得在國產電動車里面,它們都是做的不錯的。
王潮的蔚來ES8、小鵬G3
電動勢:傳統電動車更像一個工具,智能電動車更強調體驗。
王潮:對,其實我們現在開完電動車,就不愿意再去開燃油車了,你比如像蔚來的車,他們車主都會向周邊的人推薦這種電動車,就不要汽油車了,這就是為什么蔚來銷量會越來越好。
電動勢:你覺得蔚來、小鵬這種新勢力的銷量以后會超過吉利這些傳統自主品牌嗎?
王潮:其實不是超過的事情,我是認為這些傳統自主品牌如果一直堅守在傳統路線上走的話,他們可能會有一些危險。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勢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2192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