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大眾汽車品牌在成都舉行 SUV 產品試駕活動。在期間的媒體交流環節,馮思翰被問及如何看待增程式電動汽車,他直率回答稱,增程式電動車從單車角度看具備一定的價值,但從整個國家和地球的角度來說,簡直是胡說八道,是最糟糕的方案。
先前在8月29日成都舉辦的理想汽車用戶日上,理想創始人李想在演講時連續罵了三個“TMD“來回應別人對增程式汽車的質疑。
兩人這波隔空對線制造了不小的話題量,我們來看一下這次馮思翰所談及的內容。
他說,增程式電動車從單車角度看具備一定的價值,但從整個國家和地球的角度來說,簡直是胡說八道,是最糟糕的方案。另外,發展電動車的最終目的是減少碳排放,但如果是用燃燒化石燃料來發電,那根本沒必要這么做。
相較于馮思翰留有余地的話術,大眾集團中國研發部門負責人威德曼可謂火藥味十足,“即使對單車來說,增程式電動車也意義不大,我們在幾年前就在研究增程式電動的可行性,現在討論這個技術已經完全過時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汽車界多數企業基本都選擇了混動路線而不是增程式路線,包括此前曾大力發展增程式路線的寶馬,現在也轉投到了純電動路線。當前來看,理想是為數不多的堅持研發生產增程式電動車的企業。
從技術角度來看,增程式電動車型之所以有發展潛力是因為它相較于傳統燃油車行的發動機,增程式汽車的發動機處于一個極佳的工況下工作,汽油中的熱值轉換更充分,可以根據電池電量的情況決定發動機的轉速和啟停;而傳統燃油車型在低速情況下發動機的輸出是溢出的,這也是為什么低速情況下,增程式電動車型相較于傳統燃油車型更加省油的原因。但是高速巡航情況下,傳統燃油車發動機工況明顯改善,而增程式電動車因電機特性和涉及三級能量轉換,造成能量損失,所以高速情況增程式電動車反而更加費油。
拿理想ONE來看,百公里實際油耗在8.9左右,這對于傳統燃油車來說也并不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百公里油耗。
理想汽車無疑是敢于吃螃蟹的那批先行者,但實際情況可能并不是那么“理想”了,從三個方面來講吧,首先,中國之所以大力發展電動汽車,其原因在于中國石油高度依賴進口,按公式計算,上半年中國的石油對外依賴度提升至73%,擺脫對傳統化石燃料的依賴是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出發點,而增程式技術路線顯然與這一核心思想相悖。其次,我國汽車工業起步較晚,想要在傳統燃油車技術上趕超國際領先水平平難度較大,而新能源技術大家起步時間相差無幾,中國有機會在這一技術路線上實現彎道超車,但增程式技術路線的發動機仍是其核心技術之一,現如今很難在小功率發動機上有所突破。再者就是節能方面,上面提到了,增程式所帶來的的油耗減少并不十分顯著,同時因為整車包含燃油系統、電驅系統等,相較于傳統汽油車甚至電動車整備質量更高,這也是為什么理想ONE頻頻出現撞一下就斷軸的原因,過高的自重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費。
不過在這里必須還是要說一句,理想已經足夠出色,無論是從產品還是公司來說,理想ONE確實在解決了用戶續駛里程擔憂的痛點,理想也有極高的用戶忠誠度,但增程式這一技術路線終究是有它的弊端的,而且隨著固態電池、換電技術的發展布局,增程式賴以生存的續駛里程無憂將不復存在。
所以照此來說,增程式終究還是個過渡方案。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市君語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2624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