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過去的大眾汽車PHEV活動上,大眾中國CEO馮思瀚在談到增程式技術時表示:燃油發電非常不環保。大眾中國研發部門負責人威德曼則說增程式已經是過時的技術,發展潛力不大。
對此李想在微博上做了回復:PK
動不動就粗口罵人、PK!最近的理想和印象中的李想反差太大是有原因的。
第一:理想是個美國上市的公司,資本市場的需求是趕時間兌現,李想拿了資本的錢就必須趕時間增值,但當前月均2千左右的銷量離幫資本賺大錢還有很長的路,如果融資時簽了對賭協議的話,李想著急是必然的。
第二:理想汽車最近負面信息太多,先是罵臭搞技術的嫌棄增程式技術含量低,接著是理想one第四次斷軸,再是被大眾高層嫌棄技術落后,李想叫陣大眾高層并要PK,可以轉移負面注意力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和大眾的捆綁上,而且無論輸贏都對理想品牌有利而無害。但作為一個企業的掌舵者,整天把精力放在這種雞毛蒜皮式雕蟲小技上著實不高明。李想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無論豐田、本田、大眾、特斯拉,還是自主的長安、吉利、長城、比亞迪,能得到市場的持續認可,最核心的東西,歸根結底是產品和技術。
從產品上來說,理想one已經四次斷軸了,李想更應該做的是復盤車輛本身是否存在設計、結構或是材料缺陷,提出解決方案并避免發生第五起甚至是大規模斷軸事件,因為一但發生規模性斷軸,很有可能就沒有理想了。
從技術上來說,增程式技術路線落后是行業里鐵一般的事實,這個稍微懂點行的人都知道,不會因為續航里程更有保障一些,客戶體驗友好一些就變得先進。李想要做的是認清這個事實,把增程式做為過度,做好純電動技術儲備,以待更高安全及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上市后能立馬轉換跑道,能更快擁抱主流技術路線。
說到這里想起以前的一個故事,某企業引進一條香皂包裝生產線,結果發現常常有盒子沒有裝入肥皂。為解決這個問題,公司的博士提出一個感應識別,機械手全自動分揀方案,技術先進,但耗時耗資。車間有個中專生提出在生產線旁放一臺大功率電風扇猛吹,空皂盒都被會吹走,雖技術含量低但投資小,見效快,公司體驗好。
中專生飄飄然了,心里想:“讀了博士又有個毛用啊,一點都不考慮公司的體驗,臭搞技術的有種來PK啊”。
真心希望李想不要被資本蒙蔽和利益蒙蔽了雙眼,畢竟現在理想汽車的客戶群體都是粉絲經濟,不是真正的市場認可!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2626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