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今年參加北京車展的企業和產品數量都減少了,但仍然有很多廠家花了不少預算,展出自家的智慧座艙。比起2018年北京車展上展出的智能座艙大多都處于概念階段,這次很多產品都已經量產。這兩年汽車行業的技術風口層出不窮,在自動駕駛發展進度并不如預期的背景下,數字智慧座艙成為更現實的切入點。
正如智能手機時代曾經歷的一樣,產品體驗進化的必經之路是行業標準成熟統一。因此,2019年,中汽協聯合汽車、智能終端的重要企業發起成立智慧車聯產業生態聯盟,以促進產業協同和發展。在這次北京車展期間,智慧車聯產業生態聯盟舉辦了2020成員大會,并在大會上發布了兩項重要成果:數字車鑰匙標準和汽車手機互聯白皮書。
手機和汽車曾經是兩個互不相干的產品領域,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發展,智能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去年底,中國的手機保有量為16億,汽車保有量2.6億。這組數據說明兩者使用場景的重合度越來越高,當一個人在車里的時候他幾乎總是帶著手機的,而隨著車聯網發展,車機的智能化程度在提高,當這兩個智能終端使用場景重疊時,就引發了車聯網行業里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車機和手機,誰將替代誰?
現在,行業的答案逐漸清晰,雙方將在更高的系統上實現互聯,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完整的體驗。
在會議現場,同濟大學朱西產教授就提到,如今手機幾乎成了人們一切智能生活的“入口”,“智能手機最懂我心,智能汽車最隨我意”,理想的用車體驗應該是,手機上設定的需求,車機也能夠直接知曉,直接執行,而不需要做第二遍的設定,實現一種“服務找人”的理想狀態。
但這種理想狀態顯然在目前的業態面前充滿障礙,比如說,手機上的應用是百萬級的,車機上的應用不超過幾十個,另一方面消費者通常需要在車機上重新登陸賬號,而開發者則需要為車機和手機開發不同的版本……這造成資源的浪費,也造成消費者感知體驗的割裂。
其實主要障礙就是車機和手機互聯太復雜:硬件參數、wifi信道選型、軟件供應商等都是五花八門,沒有統一的標準;另一個難點就是不同硬件之間的互助和共享,生態邊界尚未打破。
因此,手機與車機互聯的目的是能夠將手機百萬級的應用賦能到汽車上實現生態的共享,利用手機上持續更新的算力和豐富的CPU、NPU、GPU包括DSP的能力,夠賦能到汽車上的環繞的音響、GPS和超級大屏,打通車上豐富的傳感器和執行器,最終形成一個超級智能座艙,為消費者提供完美的沉浸式的座艙體驗。
基于這一目標,聯盟的手機-汽車互聯工作組推出了汽車手機互聯白皮書,旨在為手機和汽車的共同演進發展打造“高速公路”。白皮書闡述了手機-汽車互聯的20大場景需求、面向未來共同演進的技術架構和對車廠、手機廠家、移動應用及最終消費者的價值,闡明了互聯標準范圍、標準制定規劃和近期工作重點,為下一步正式開展相關標準的制定和推行奠定了基礎。
在通向智慧座艙的未來中,車鑰匙從物理鑰匙轉變為數字鑰匙,是看起來很小但實則非常必要的一步,因為這是將人進行“數字化”的關鍵,只有這樣,人車才能真正互聯。
億咖通馮剛在會議講話中提到,數字鑰匙包含用戶的身份數字化,也就是對車聯網身份進行了個性化的標識,當用戶攜帶數字鑰匙接近和進入車輛的時候,車輛可以根據用戶的身份偏好、場景進行個性化的功能提供和服務。
除此之外,數字鑰匙也是智能設備與智能車聯連接的數字化橋梁,不僅提供車鑰匙等基礎功能,同時也承載了之后的車分享智能召喚、個性配置、無感體驗,IPA泊車,廠商訂制等功能。由此可見,數字鑰匙可謂進入智慧座艙的“金鑰匙”,是汽車智慧進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2020年汽車數字鑰匙領域迎來一個大玩家,那就是蘋果。在今年7月的開發者大會中,蘋果開放了汽車NFC功能,并首先在寶馬車型上啟用。以蘋果正式開放汽車數字鑰匙為標志,這意味著NFC汽車鑰匙的推廣普及正式進入快速路,當然這也意味著市場上將會出現各種參差不齊的產品。
正是基于這種發展趨勢,在此次會議上聯盟正式發布《數字車鑰匙系統總體要求》。該標準包括一套總體技術要求、適配多種底層通信技術的分冊及幫助產業鏈各環節更便捷開發的開發指南。這套標準能夠為車企、終端廠商和方案商在對接車鑰匙業務時提供統一標準,有效的標準,解決兼容性問題,降低定制化成本。
近年來,汽車行業的發展,已經由過去的產品技術驅動變為不斷提高的用戶體驗和需求驅動,用戶對汽車的認知從 “交通工具”向“第三空間”轉變,同時,在5G、AI/大數據、人機交互、汽車軟件技術等進步下,汽車的座艙越來越智慧,越來越靠近人們理想中的“第三空間”。
在中國,這個趨勢來得更加猛烈。2019年,羅蘭貝格發布的智慧座艙報告提到中國數字座艙發展較為領先, 他們對數字座艙類體驗的支付意愿較高,近50%的消費者表示較有興趣。
這正是國際巨頭,從整車到零部件企業都在快速布局智慧座艙的主要動力。如今,智慧座艙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域控制器技術使得座艙擁有了一個“中央大腦”,而數字鑰匙則讓人車、車與其他終端實現互聯,為人在艙內的沉浸式體驗提供了基礎。未來的發展趨勢則是進一步實現車內智能助理功能,比如生物識別技術應用,以及與更高級自動駕駛的逐漸融合,最終實現理想的第三空間。
智慧車聯產業生態聯盟成立的初衷是促進汽車和移動終端之間的互聯互通與用戶體驗提升,打造跨行業、跨領域的共同平臺和生態圈,引領產業發展創新,在智慧座艙的發展趨勢日益清晰的背景下,聯盟此次發布的兩項成果既符合未來趨勢,也切合當下行業需求,為智慧座艙進化的第一步,打通了關鍵樞紐。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巴客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2938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