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豐田汽車的現任掌門人、豐田家族的第四代長孫豐田章男明確提出:豐田要轉型成一家移動出行公司。
轉年,豐田集團以 23.25 萬輛的銷量差距惜敗于大眾集團,當年豐田雖然賣出了 1074.21 萬輛汽車,但全球排名屈居第二位。
更大的意外發生在 2020 年,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中,特斯拉因為 Model 3 量產和大規模交付,市值暴漲至超過 4000 億美元,足足是豐田市值(當前為 1829 億美元)的兩倍。
作為昔日全球市值最高、體量最大的「傳統車企」,豐田的轉型沒有一刻比此刻更加急迫。
令人腦洞大開的是,豐田在今年初宣布以「造城」作為轉型的關鍵一步。
在富士山腳下,豐田劃定了一片175 英畝(約合 70.8 萬平方米)的地域,這個地塊相當于北京的故宮一樣大,豐田要在這里建造一座全新的城市。
這座城市從第一天起就是為未來的移動出行網絡設計的。豐田章男以祖上發家的業務「織機」為名命名了這座城市——「Woven City」,大有再造一個豐田的意味。
雖然豐田沒有對外披露其在 Woven City 具體的投資額。但豐田章男透露,他本人也在 Woven City 背后的運營公司中投入了一筆「相當可觀」的個人資產。
豐田的計劃是,在這座「未來之城」里,全面部署機器人技術、自動駕駛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各類前沿科技,進行一場大型的城市實驗,打造一個未來智慧城市的模型,而后在適當的時機將其復制到更大的范圍。
有人評價「Woven City」是豐田押注未來最重要的試驗田,是豐田章男對于未來出行全部的憧憬和理想。
1、何為「編織之城」?
Woven City 選址在日本東京富士山腳下,城市規劃面積為 175 英畝,這個占地面積與北京的故宮大致相當,約是 70 個標準足球場大小。
這片土地,原來是豐田東日本公司旗下位于靜岡縣裾野市的東富士工廠,這個工廠計劃在今年底關閉。
舊工廠關閉之后,新的城市將在過去工廠的土地上拔地而起。
曾經操盤谷歌新總部和紐約世貿中心二號樓的丹麥著名建筑家 Bjarke Ingels 將操刀 Woven City 的總體設計。
Woven City之所以叫這個名字,還有一個重要的理念:
豐田認為,城市是基于道路來構建的。
不同的道路呈「井字形」交織在一起,車輛、行人在道路上流動,井字形的道路之間將形成城市的業態。
因此,Woven City也可以理解成是「編制未來的出行網絡」。
Woven City的概念設計,中心的空地是城市廣場
建造中的Google新總部
Woven City首先非常關注道路的設計,從目前公開的信息看,其最顯著的設計特點就是車輛、行人將「各行其道」。
這將是一座開展自動駕駛試驗的「理想之城」。
豐田會將 Woven City 內的道路分成三類,包括:
快速車輛專用道,通行如 e-Palette 一類的完全自動駕駛且零排放的出行工具;
兩輪交通工具、低速出行工具的專用道路;
行人專用的步行道。
Woven City 也是一座環保之城。
城市內的建筑主要由木材構建;城市的能源主要通過氫燃料燃料電池電池供給,建筑屋頂也將采用太陽能電池板為家庭供電。
豐田在 2018 年 CES上發布的自動駕駛平臺 e-Palette 將在 Woven City 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這一平臺采用純電驅動,搭載了豐田自研的自動駕駛系統 Guardian。
它既可以作為人們在城市中出行的載具,也可以搭配不同的內飾組件成為具有快遞、餐飲、娛樂等功能的移動商業空間。
e-Palette 的車身長度可以根據需要調整,這個平臺支持 4 米至 7 米的車身定制。
在 Woven City 中,如果說道路是這座城市的骨骼,那無處不在的自動駕駛的車流將成為給城市帶來活力的血液。
按照豐田的原計劃,e-Palette 本來應該在今年的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上接駁運動員和工作人員。但因為新冠疫情,這一時間點目前被推遲了。
Woven City 最早將在2021 年開始動土建設。
首批入駐的「市民」將會是豐田的員工及其家屬,以及一些零售商和行業合作伙伴。第一批入駐人員規劃是 2000 人。
在 Woven City 發布后,豐田章男也向全球發出邀請,招募更多合作伙伴、研究人員和科學家加入,一起來追尋未來的「 Mobility for All 」。
2、Woven City 背后的操盤手
針對 Woven City 這樣龐大的項目,要推動這座未來城市建成并且順利運轉,少不了巨量的資金、人才、技術等各類資源的投入,而且還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操盤手。
誰將主導這座城市的運營?
為此,豐田在今年 7 月份進行了一次重要的子公司重組,「Woven City」當前屬于 Woven Planet Holdings 麾下。
在 Woven Planet Holdings這家控股公司下,當前設有 Woven CORE 和 Woven Alpha 兩家子公司。
其中 Woven CORE,就是大名鼎鼎、投資額高達28億美元的豐田自動駕駛研發機構 TRI-AD 改名而來。
上述的3家公司在具體職能劃分上:
Woven Planet Holdings 負責整個集團的戰略決策、擴大與伙伴合作、探索新的商業機會;
Woven CORE 將繼續開發、應用和量產豐田集團的自動駕駛技術;
Woven Alpha 將探索和孵化面向未來的新業務,比如豐田的未來城市 Woven City、新一代軟件平臺Arene 和 豐田的開源自動駕駛地圖平臺 AMP 等。
三家公司的總部都將設在日本東京,原谷歌機器人部門的聯合發起人、豐田研究所 TRI 的 CTO、TRI-AD 首席執行官 James Kuffner將統領這三家公司。
按照計劃,這三家新公司將于 2021 年 1 月投入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James Kuffner從 2016年加入豐田以來,已經完成了從 TRI CTO、TRI-AD CEO 到 Woven Planet 掌門人的三級跳。
他目前也是豐田董事會唯二的非日籍董事之一。
豐田章男(左) Woven CORE(也就是TRI-AD)首席執行官 James Kuffner(右)
不難發現,這幾家公司都有同一個關鍵詞「Woven」,這也從某種程度上說明,豐田對于 Woven City 的建設非常之重視,豐田正在從造車公司變成一家「造城公司」。
3、從 TRI-AD 到 Woven Planet
在 Woven City 中,自動駕駛和移動出行服務將是豐田探索和布局的重點業務。
其實早在上世紀 90 年代,豐田就提出了 Mobility Teammate Concept 理念,即通過自動駕駛技術構建一個所有人都能安全、舒適、自由出行的社會。
基于這一理念,豐田在 2005 年開始探索自動駕駛技術,2006 年申請相關技術專利,這比谷歌開展自動駕駛研發還早了 4 年。
但直到2016 年,豐田才正式在自動駕駛領域發力。
這年 1 月,豐田在硅谷設成立了豐田研究所,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 TRI。豐田當時宣布在此之后的 5 年,向 TRI 分階段投入 10 億美元。
James Kuffner就是在這個時期加入了 TRI 擔任 CTO 一職。
此后,TRI 在發展中衍生出了四家公司:AI Ventures、TRI-AD、Toyota Connected 和 CSRC。
AI Ventures 是豐田 TRI 的風投公司,專注投資人工智能、傳感器和自動駕駛相關的初創企業;
TRI-AD 是豐田豐田在2018年3月,為了加快自動駕駛的落地專門成立的系統開發公司;
Toyota Connected 是豐田與微軟合作,成立的專注于智能網聯服務方向的公司;
CSRC 全稱為 Collaborative Safety Research Center,是負責主被動安全技術的公司。
其中,最關鍵的產業公司是 TRI-AD,在 2018 年豐田拉上了日本最大的 Tier 1 電裝以及愛信共同出資 28 億美元成立,其中豐田持有 90% 的股份。
TRI-AD 的目標是打造安全的移動出行產品,提供全面集成的、高質量的自動化駕駛軟件。
到 2019 年年底,TRI-AD 已經擴張到600 人,研發范圍涵蓋軟件開發平臺、高精度地圖和道路測試等。
今年第三季度,由 TRI-AD、TRI 和豐田共同參與開發的自動駕駛汽車 TRI-P4 原本計劃在東京向大眾開放體驗。
Woven 系列公司成立是豐田對于未來科技探索的業務重組。TRI-AD 改名為 Woven CORE 之后,仍然是豐田在自動駕駛研發和落地上的發動機。
有意思的是,在公司正式改名前,TRI-AD 還召開了核心員工會議。在這次員工會議上,豐田章男親自到場,闡述了他對于 Woven Planet 的構想。
豐田章男在講話中透露,他自己個人在 Woven Planet 中押注了一筆「相當可觀」的投資。
后來豐田的內部刊物 Toyota Times 報道稱,很多 TRI-AD 的員工在聽過豐田章男的演講后,紛紛詢問是否可以把自己的錢投進新公司。
從 TRI-AD 升級到 Woven Planet,彰顯了豐田對于移動出行未來的更清晰、也更龐大的野心。
除了從 TRI-AD 接棒自動駕駛研發的 Woven CORE,Woven Planet 旗下還有負責具體運營新業務的 Woven Alpha。
Woven Alpha 除了主導 Woven City 的建設和運營,還有一些新的研發項目,其中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項目就是 Arene。
用 James Kuffner 的話說,「我們將提供一個靈活的軟件環境,讓傳統車企和新型供應商能夠合作,打造出更智能化的車輛。我們把這個軟件環境稱為:Arene。」
Arene 就是未來豐田應對「軟件定義汽車」變革的有力武器。
Arene 的核心作用就是支持工程師并行開發車輛的軟件和硬件,這樣既節省了開發時間,也便于車輛系統進行持續的 OTA 升級。
過去一年,Kuffner 和他的團隊已經在測試車隊中部署了 Arene,并將其提供給合作公司進行先期評估。
不過,Arene 是一個既耗時也耗資的項目,具體的商業化時間目前仍不明確。
一座囊括前沿科技的未來城市,三家智能汽車、移動出行領域的創新公司,再加上豐田章男堅定的變革決心,已經傳承了四代的「傳統車企」豐田將駛入轉型的快車道。
4、豐田的未來
豐田的野心并不局限于 Woven City 這樣一座試驗性質的智慧城市,而是通過這樣的一座城市的建設和運營,來進行自動駕駛、機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規模落地前的嘗試。
Woven City 將有可能成為其在全球進行智能化城市改造的范本。
眼下在移動出行上,豐田在全球已經通過投資與合作建立了廣泛的布局。
過去幾年,豐田先后投資了東南亞出行平臺 Grab、美國打車巨頭 Uber 以及中國的滴滴,還向Uber 自動駕駛部門 ATG ,以及中國的自動駕駛企業小馬智行和 Momenta 。
另外,豐田在日本本土組建起自動駕駛聯盟。
2018 年 10 月,豐田和軟銀成立了合資企業 Monet Technologies,專注自動駕駛和未來出行,此后本田、日野、馬自達、鈴木、斯巴魯、五十鈴和大發汽車也紛紛入局這家合資公司。
在自動駕駛、移動出行服務網絡層面,豐田已經布下了「天羅地網」。
作為曾經的全球第一大市值車企,雖然在與特斯拉的爭奪中落了下風,市值被其趕超,但將眼光放到未來 10 年、20 年,誰都預料不到結局。
正如豐田章男在 Woven Planet 的員工大會上講到的,「我相信我們能夠做一些偉大的事情,我相信我們可以改變世界,而你們將是幫助我實現夢想的關鍵力量。」
言下之意,Woven Planet 三家公司將承載著豐田轉型的未來。
Woven City 是這個夢想的真實模型。最快在明年,我們將看到一個龐大的筑夢計劃破土動工。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3000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