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剛剛啟幕,文遠知行打響 2021 無人駕駛落地第一槍。
繼上月底文遠知行官宣拿到由宇通 2 億美元的 B1 輪戰略投資后,1 月 14 日,這家中國無人駕駛領域的獨角獸的 B2、B3 輪融資也已順利完成。
整個 B 輪融資金額達到 3.1 億美元。
同時,從 1 月 15 日開始,文遠知行將在廣州國際生物島展開無人駕駛微循環小巴對外試運營,其無人小巴服務將覆蓋區域內各辦公點與商業場所。
這是繼 2019 年 11 月文遠知行推出全面開放的 Robotaxi 后,進一步拓寬其出行服務邊界。
Robotaxi+Robobus 雙線并進,這家獨角獸公司的落地步伐越來越快。
1、3.1 億美元 B 輪融資到位,Robotaxi+Robobus 雙線并進
2020 年 12 月 23 日,文遠知行官宣了商用車龍頭企業宇通集團戰略投資 2 億美元,創下中國主機廠在無人駕駛領域的單筆投資之最。
此后,包括 CMC資本、國開裝備基金、廣東恒健新興產業基金、華金資本、創茵資本等在內的資方同樣加注文遠知行,啟明創投、創新工場、昆仲資本等老股東參與跟投。
文遠知行的整個 B 輪融資金額達到 3.1 億美元。
這 3.1 億美元,為 2021 年的無人駕駛落地之爭備下了彈藥。
此前在 2018 年 10 月,文遠知行便拿到了由「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領投的 A 輪融資,加上宇通集團的投資,使文遠知行成為全球首家同時獲大型商用車企和乘用車企戰略投資的無人駕駛公司。
如今在業務落地上,文遠知行的產品也呈現出商乘并舉,多線開花的局面。
在新一輪融資注入后,接下來文遠知行將:
在技術上,推動自動駕駛向更安全可靠的全無人駕駛演進;
與戰略資方宇通集團合作,推動無人駕駛小巴的產品落地和運營,相關車型已研發完畢;
以廣州為核心根據地,將 Robotaxi服務推廣至城市中心核心道路,同時開辟新的落地城市。
融資、產品、落地一氣呵成,文遠知行這次 B 輪融資不只是簡單的籌集資金,背后是一次產業和城市資源整合的操作。
2、萬億級賽道,載人自動駕駛進入落地之年
蘋果 CEO 庫克曾說過:無人駕駛是 AI 項目之母。
那載人自動駕駛就更加是皇冠上的明珠。
大摩在 2018 年給了 Waymo 超過 1700 億美元的估值,就有至少 800 億美元估給了載人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
全球大小巨頭和資本熱錢還在不斷涌入這個數萬億級的商業賽道。
2020 年,通用旗下的無人駕駛技術公司 Cruise Automation 和亞馬遜新收購的Zoox 分別在年初和年末發布去掉了方向盤,為無人駕駛重新設計的汽車。
前裝量產,為頭部自動駕駛企業部署大規模無人駕駛出租車奠定了關鍵硬件基礎。
無獨有偶,在宇通集團的支持下,文遠知行也推出了這樣一款全新的無人駕駛汽車。
這款車采用前裝量產車型,無方向盤、油門和剎車,搭載文遠知行自主研發的 L4 級自動駕駛全棧式軟硬件解決方案,最高時速達到 40 公里/小時,能夠安全高效地處理各種復雜的城市交通路況。
這款小巴進一步補齊了文遠知行無人駕駛載客服務落地的產品線。
2020 年 12 月,中國交通運輸部出臺了明確的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
大力推動自動駕駛技術試點和示范應用,穩步推動自動駕駛客運出行服務。
這意味著自動駕駛賽道正式獲得官方認可,行業黃金窗口也即將來臨。
資金、政策支持,行業大勢所趨,都是外部的利好,自動駕駛企業要真正跑通商業模型,立足于未來,更重要的仍是「打鐵還需自身硬」。
3、Robotaxi運營一年多,文遠知行的實力幾何?
2019 年 8 月,文遠知行與白云出租以及科學城集團組建合資公司文遠粵行。
與國有企業組建合資公司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對于一家初創企業來說需要更大的魄力。
從結果來看,文遠知行的 Robotaxi 運營得確實風生水起。
到 2020 年 11 月,文遠知行公布 Robotaxi 運營一周年共完成 147128 次載客出行服務,服務用戶數超 60000,無任何主動責任事故。
與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共同發布的中國首份 Robotaxi 乘客調研報告顯示,文遠知行 Robotaxi 已經積累下近三成每周至少乘坐一次的忠實用戶。
數據背后,文遠知行成功向外界展示了他們無人駕駛幾方面的「硬實力」:
L4 級無人駕駛全棧算法,包括全面自研的感知、定位、決策、規劃和控制模塊;
一套面向消費者的 Robotaxi 產品體系,包括量產車型、叫車APP、用戶端運營可視化產品等;
Robotaxi 商業化的運營數據和服務經驗積累。
(1)全棧自研,征服高難度中國特色駕駛場景
暴雨天穿越 1.5 公里長隧道,出征廣州「城中村」這樣的高難度、極具中國特色的場景,搶先獲得中國首批全無人駕駛路測許可……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這種炫技背后是扎實的技術積累——文遠知行擁有自研的 L4 級自動駕駛全棧式軟硬件解決方案。
其自研的多傳感器融合算法在障礙物檢測、分辨、跟蹤和場景理解方面,不僅超越人類,而且能做到在復雜天氣情況下,仍然為車輛提供可靠的感知信息輸入。
文遠知行還自建了厘米級高精地圖,已覆蓋多個城市數千公里道路,能提供精確 3D 結構數據以及車道線、交通信號等大量語義信息。
除去車端的算法精進,文遠知行早在 2018 年就開始了車輛遠程控制系統的開發,而且與聯通達成合作,未來將在 5G 網絡下實現全無人駕駛應用。
(2)無人駕駛產品化,打造規模落地車隊
打造一輛用于測試的無人駕駛車輛不難,但從 0 到 N,為普通消費者提供可規模化、可靠的無人駕駛出行服務,需要強大的產品化能力和運營能力。
目前,文遠知行擁有超過百臺的自動駕駛汽車,以林肯 MKZ 和日產軒逸為主要車型,都在進行常態化的測試和運營。
2019 年 12 月,文遠知行發布車頂一體化集成套件WeRide Smart Suite 3.0,這一套件通過車規級硬件的小型化、集成化,為規模化車隊部署鋪平了道路。
在乘客端,文遠知行開發了專門的叫車 APP 以及運營級可視化產品——WeRide Viz,方便消費者叫車。
同時,這也讓消費者使用車輛過程中能夠清晰知道車輛的位置以及車輛對周圍環境的感知,通過友好的人機交互提供更多安全感。
汽車之心此前在廣州也親身體驗了文遠知行的 Robotaxi 服務。
打到一輛自動駕駛車輛的流程大致分三步:
打開手機 APP,選擇地點后下單,然后等待車輛;
上車后,乘客在車輛副駕駛座后方的平板電腦或 APP 上確認目的地,自動駕駛啟動;
行程結束后,APP 會彈出付費界面。完成支付后,訂單結束。
整個流程與使用網約車幾乎沒有區別。
在體驗過程中,車輛上的安全員全程無接管,車輛可以自行處理包括無保護左轉、非機動車混行等典型場景和復雜路段,有讓行,也有超車,駕駛能力頗有「老司機」風范。
(3)Robotaxi 商業運營經驗的積累
文遠知行的 Robotaxi 開啟商業化運營的時間點比較早,全對外運營可以說中國第一家。
一年多以前,文遠知行便在廣州市黃埔區開啟了 Robotaxi 運營,用戶無需任何申請、審核,只需下載 WeRide Go APP 即可呼叫使用。
在黃埔區城中心 144 平方公里范圍內:
文遠知行為 Robotaxi 服務設立了 200 多個上下車點,其運營時間覆蓋每周一到周日。
從早 8 點到晚 10 點,完整覆蓋了一周和一天中的高峰時段,并且場景包含居民區、商業區、鬧市區等。
也許當時大家還沒有意識到,這種開放程度的運營到今天也只有兩家自動駕駛企業能夠做到。
后來,除了在 WeRide Go 提供服務外,文遠知行的 Robotaxi 還在高德打車平臺上線。
4、駛向自動化駕駛商業化未來
不管是聯手白云出租集團運營Robotaxi,還是與日產、宇通等主機廠的戰略合作,文遠知行的「鐵三角」商業模式從開始的融資故事,到現在展現雛形,在中國的落地頗有看頭:
在政府支持下,由無人駕駛企業、主機廠、出行公司三方合力,無人駕駛企業提供技術,主機廠提供車輛建立車隊,形成無人駕駛運力,而出行公司持續獲取和服務用戶,帶來龐大的出行需求,從而形成無人駕駛的商業閉環。
文遠粵行的運營經驗,已經向外界展示了「鐵三角」模式的可行性。
下一步,根據官方透露,文遠知行即將在廣州海珠區城市核心道路開展測試,并正布局更多落地城市。
從 Robotaxi 出發,與宇通合作的無人小巴也將拓展文遠知行服務的邊界。
小巴人效更高,路線固定,有利于無人駕駛更快地跑通商業化。
站在 2021 年的起點,拿下巨額融資的文遠知行已經為迎接未來做好了充分準備。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3613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