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點:
上海確定將出臺新能源汽車上牌新政,但具體標準未定,可能參照中央補貼的標準設定思路;
至少7大車企9大車型4月中旬起暫停上牌,包括本地企業上汽榮威的車型;
涉及企業銷售高層反對以車長或售價劃定上牌標準,認為優惠政策不能讓富人專享,進入國家推薦目錄的車型,就應該可以上新能源牌。
5月10日,不少新能源汽車人都在等一個消息——上海新能源汽車上牌新政。
不過,這個政策并沒有如坊間所傳如期發布。根據《電動汽車觀察家》對相關企業和接近主管部門人士的詢問,新能源汽車上牌政策確實會收緊,但是標準不會設定為“長達不到4.6米,價格低于10萬元”,會借鑒中央政策中的補貼標準的思路。
從2020年10月推行史上最嚴“限行令”以來,上海的新能源乘用車數量一直呈井噴狀態,遠超全國其他各城市,連曾經的“純電動之都”北京都望塵莫及。這對上海的城市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戰。
幾家小型電動車企業也證實,從4月中旬開始,上海市確實暫停辦理上牌手續,理由是“等新政出臺”。
上海將如何收緊牌照發放政策?如果不用價格和尺寸來限制,哪些車型將最終被擋在一牌難求的滬牌之外?上海的這一次上牌政策調整,牽涉很大。
1
新能源汽車井噴,上海難承其重?
最近幾天,上海收緊上牌政策、微型電動車停上滬牌的新聞在新能源汽車圈內刷屏。一家電動汽車企業負責人也向《電動汽車觀察家》證實,從4月中旬起,上海停止了其旗下純電動車型的上牌流程審批,理由是“要等新政出臺”。
有媒體援引上海市部分車管所工作人員的話稱,“新政策最快將于5月10日出臺,在此前無法透露任何消息”。
如今,5月10日已過,人們沒有等來這個新政。不過,《電動汽車觀察家》向多家企業和主管部門人士了解,所謂新政并非空穴來風,上海市出臺政策,收緊新能源汽車的上牌標準也是必然的。
這和近半年來,上海新能源汽車的超速增長有直接關系。
2020年10月24日,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宣布調整外牌限行措施,進一步對外地牌照限行,這一政策直接助推了上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上險數據顯示,從2020年11月開始,上海的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一改以往較為緩和的波動曲線,出現大幅增長,當月上險量比上月增加了1.3倍還多。
也是自11月起,上海連續數月蟬聯全國新能源乘用車上險地冠軍。
2021年1月到3月,上海的新能源乘用車上險量達到破紀錄的5.8萬輛,幾乎相當于該市去年全年上險數的一半。不論純電動,還是插混車型,都遙遙領先全國其他城市,包括第二三名的北京和深圳。
資料來源:上險數
一派繁榮的新車銷售市場,也給上海市的城市車輛管理帶來了巨大壓力。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就曾發文《上海新能源免牌政策隨滲透率而調整》,評價:由于上海的小城市空間特征,此前對新能源車的全面綠牌政策本身是一種不可持續政策。上海當時(推廣初期)規模市場比較小,政策相對寬松,以后政策肯定要大幅收緊,這是必然趨勢。
但更關鍵的問題是,滬牌收緊的標準是什么?
2
微車在上海銷量不大
坊間熱傳的滬牌收緊新政,首先要卡掉的是尺寸小、價格低的微型純電動——一個是車長短于4.6米,一個是售價低于10萬元。幾家在上海被暫停上牌審批的電動車型,也都是A00級純電動。
讓滬牌收緊的新聞沖上熱搜的,也正是這款車無法上牌的消息。還有吃瓜群眾煞有介事地分析,上海要把宏光MINI EV趕出上海,是因為這款車“檔次太低”,還有人說,新政針對的就是這款神車,也有觀點認為,新政為的是保護當地的新能源車企。
不過,以上說法似乎都難以立足。
從2020年上海的新能源乘用車上險數來看,排名前20為的車型中,不符合4.6米車長標準的,只有榮威eRX5、榮威ERX5和宏光MINI EV三款,而宏光MINI EV全年的上險數也不過2665輛。
出臺政策針對某款車型,很難說的過去。
2020年上海新能源乘用車上險數TOP20車型
資料來源:上險數和《電動汽車觀察家》統計
對于4.6米車長標準的傳言,另一家主流新能源車企高管直言“是無稽之談,如果以4.6米為標準,要卡掉的車型太多了。”
一位接近上海新能源汽車主管部門的人士也向《電動汽車觀察家》表示,新政的確會出臺,但要限制的車型標準既不是4.6米車長,也不是10萬元價格。具體何種標準,還要等政策最終出臺才能知曉。
但即便如此,微型電動車企業難免會感覺被針對了。畢竟,幾家上海本地的車企負責人表示,自家的新能源車型并沒有停止上牌,一切正常。為什么偏偏是微型電動車暫停上牌?
有一種說法是,從去年開始,上海的微型電動車數量大漲。上險數顯示,去年到今年3月,上海的A00級純電動比例達到6%,遠高于歷史水平,也為城市管理增加了難度。
資料來源:上險數
但一家電動車企業負責人認為,既然之前能在上海銷售,就說明符合國家法規要求,也符合上海的準入條款,就應該允許銷售。從用戶角度講,收入和需求不同,不是所有人都能或愿意買二十幾萬,三十幾萬的高端車。
在他看來,新能源汽車的優惠政策要能做到大眾普惠,而不是只有高收入人群才能享有。上海的新能源牌照政策本身就比其他城市更為繁瑣,對微型電動車上牌限制,他認為并不妥當。
根據今年2月發布的《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實施辦法》,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用于非營運,且個人用戶名下沒有使用本市專用牌照額度注冊登記的新能源汽車,本市在非營業性客車總量控制的原則下,免費發放專用牌照額度。
不到兩個月,部分滿足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消費者就遭遇了難以上牌的窘境。雖然新政尚未出臺,但民間對上海暫停微型電動車上牌的怨聲已起。
既要紓解城市交通管理壓力,又要繼續加速新能源汽車發展,給消費者一個合理的回應,檢驗上海主管部門管理能力的時刻到了。
——END——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觀察家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4643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