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相關渠道獲悉,字節跳動拿下了“字節汽車”的商標,國際分類包含了42類設計研究、38類通訊服務、9類科學儀器等,一時間引發熱議,難道互聯網造車的巨頭中,又要迎來一個重量級玩家?
之前我們曾經分析過,目前跨界來的巨頭們主要聚焦在三大領域,分別是純粹造車的企業,比如小米、360;做核心供應鏈的企業,比如華為;做專用車的企業,比如滴滴、貨拉拉等等。那么字節跳動會選擇哪條路線前行呢?
其實字節跳動并非“突然”布局汽車行業,之前就已經將目光瞄準了智慧出行行業,并投資了輕舟智航,一同打造了自動化的超級工廠,此外還多次投資了有關自動駕駛的公司,整合了關于智能出行、自動駕駛、車聯網等多項領域的資源。
按照之前的規劃來看,真正去造車的可能性并不大,畢竟造車的利潤并不高,而且前中后期都需要海量的資金投入,即便字節跳動資金鏈雄厚,也未必敢去冒險造車,更何況現在造車的車企非常之多,競爭有多激烈可想而知。
筆者認為,“字節汽車”大概率會走向和華為一樣的道路,但是想要純粹依靠技術團隊去研發自動駕駛是不太現實的,現階段再布局已經為時已晚,但是憑借投資其他公司,再加上研發核心零部件,則是比較有可能會實現的一種模式。
這種猜想并非沒有邏輯,之前曾經有媒體爆料,字節跳動的高管曾經多次拜訪和調研過理想汽車、長城汽車和吉利旗下的億咖通等等企業,從車企到產業鏈整體都進行了深度的調研,除了幫助他們融資實現自身的投資之外,更多的可能是在思考自身的玩法。
現階段汽車的智能座艙非常火爆,之前字節跳動就曾與億咖通達成合作,將字節系的產品比如今日頭條、懂車帝抖音等等應用于車內的智能座艙中,而這些合作可能也給了字節跳動更多的啟發,或者可以自己去做智能座艙的研發,畢竟在技術端、算法端和整體的團隊上,字節跳動是有明顯的優勢的,就像華為在hicar和自動駕駛的高水準一樣,直接制作出頂尖的智能座艙,再和車企達成合作,來實現共贏。
不過目前這些還僅僅處于猜想和展望,真正怎么做,我們還是需要等待字節跳動的官宣。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玩兒車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4848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