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取代馬車成為主流交通工具用了 13 年時間,經過百年發展,僅中國市場的汽車保有量就達到了2.92 億輛(截至 2021 年 6 月),全球汽車保有量更是超過 7 億輛。
時至今日,全球汽車行業都在向著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傳統燃油汽車正被電動智能化汽車取代,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也是人類對新一代出行工具以及出行方式的探索。
雖然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新興的造車企業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智能汽車」,它們可以聯網、支持語音交互、能實現不同程度的輔助駕駛功能,但還沒有人能說清楚智能汽車的終極形態到底是什么。
針對這一問題,在人工智能及自動駕駛領域積累多年的中國科技公司百度今天提出了他們的構想:汽車機器人。
汽車機器人將會成為智能汽車的主流發展方向,甚至是標準的產品形態。
目前各式各樣的所謂智能汽車,比如具備 ADAS 功能的車型、具備自動輔助駕駛的車型、具備領航輔助駕駛的車型,以及車內有部分智能座艙功能的車型,以后都會走向汽車機器人的形態。
那么,到底什么是汽車機器人?
1、百度定義「汽車機器人」
8 月 18 日,在百度聯合央視新聞舉辦的百度世界大會 2021 上,百度創始人兼 CEO 李彥宏明確表示:「未來的汽車會變成『汽車機器人』,未來『機器人』形態會很像一輛汽車。汽車機器人具有這些特點,就是自動駕駛、智能助理、忠誠陪伴和自我學習?!?/span>
在百度的定義下,汽車機器人比現在的這些智能汽車、無人駕駛汽車進化得更加徹底,能夠通過三重能力服務于人類出行:
1)首先,具備 L5級的自動駕駛能力,拿掉人類駕駛員,可完全自動駕駛。2)其次,具備語音、人臉識別等多模態交互能力,會分析用戶潛在需求,主動提供服務;3)此外,汽車機器人具備自我學習和不斷升級能力,是服務于各類應用場景場景的智慧體。
除了首次提出了「汽車機器人」的前瞻概念,百度此次還發布了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汽車機器人」。
在央視直播分會場阿那亞,演員金晨和央視主持人王嘉寧還作為百度 AI 體驗官第一時間體驗了這款汽車機器人。
體驗開始前,兩位體驗官通過 AI 小助理呼叫了一輛汽車機器人。
行駛過程中,汽車機器人全程自動駕駛,順利應對無保護左轉、避讓行人和其他車輛等復雜場景,而且汽車機器人為乘客打造了超大的智能空間,在乘坐體驗上做了非常多獨特的設計。
事實上,全球很多的企業都在探索無人駕駛汽車的終極發展形態,大多數是為無人化的共享出行而設計。
不久前,百度 Apollo 發布了全新一代的自動駕駛小巴——阿波龍 Ⅱ,在這款小巴上,你可以看到很多汽車機器人的影子。
比如:
1)阿波龍 Ⅱ 沒有方向盤和制動踏板,可以在城市道路上進行自動駕駛;
2)車內搭載了Apollo 與京東方聯合打造的全球首款車規級 55 寸智慧透明顯示車窗,可展現車輛周圍的道路元素和駕駛行為;
3)通過高清大屏,用戶還能與搭載百度智能語音交互系統的虛擬領航員進行交互,洞察周邊吃喝玩樂信息;
4)此外,阿波龍 Ⅱ 空間寬敞的智慧座艙、繞式的座椅設計、一體式頂燈等貼心設計,都能為乘客帶來了全新體驗。
與百度的自動駕駛小巴類似,市面上還有一些類似的產品推出,比如通用 Cruise 推出的 Origin、Zoox 推出的無人小巴、文遠知行推出的自動駕駛小巴。
但這些產品和百度的「汽車機器人」相比,在車內智能化水平上存在有差距,前者這些產品都是被動式的響應乘客需求,而汽車機器人則能主動分析乘客需求,主動提供服務。
汽車機器人與市面上現存的智能汽車以及無人駕駛汽車本質的區別在于:能無人駕駛、會學習、懂交流,能真正理解用戶的需求,是用戶的出行助理。
來看看,百度的汽車機器人到底有何玄機。
2、未來的智能汽車:百度汽車機器人首秀
過去,針對汽車的設計都是圍繞駕駛感受展開的,而汽車機器人則去掉了駕駛員,一切圍繞著乘客和乘坐感受展開,凸顯人性化和機器人的自主化。
百度汽車機器人在外觀設計上非常科幻,配備了自動鷗翼門、全玻璃車頂,外部的自動駕駛相關的傳感器融為一體,采用集成設計,兼顧了美觀度和科技感。
車內配備了超大的曲面屏、智能控制臺,而且玻璃是可以調節感光率的。
另外,為了讓乘坐更舒適,車內還配備了零重力座椅,讓車型更為輕松寫意。
更為重要的是,這款車把方向盤和踏板都取消了,具備L5 級無人駕駛能力,而且相比于目前一些只能低速行駛的產品,汽車機器人支持高速行駛。
在智能化端,百度將其 AI 技術深度集成到車內,讓車輛具備語音、人臉識別等多模交互能力,系統可以分析用戶的潛在需求,主動為乘坐者提供服務。
而且,作為機器人的特性,智能進化在汽車機器人上也完整的體現,依托百度在互聯網生態以及 AI 技術上的儲備,這款車可以自我學習以及不斷升級能力,可針對不同的出行場景為乘坐者提供服務。
汽車機器人是百度多個部門聯合設計與研發的成果,初步定義未來出行方式和汽車機器人的形態。
3、汽車機器人的能力從哪來?
1)L5 級自動駕駛能力
汽車機器人的一項核心能力就是自動駕駛,而且是完全的無人駕駛、支持高速行駛。
這一項能力自然來自于百度近 8 年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和測試運營的積累。
百度自 2013 年就開始布局自動駕駛,2017 年推出全球首個自動駕駛開放平臺 Apollo,至今已經 8 年。
十年磨一劍,百度 8 年打造「AI 司機」。
截止目前,百度 Apollo 測試車隊規模已經達到 500 輛級別,獲得專利數超 2900 件,截至目前其自動駕駛測試里程總計超過 1400 萬公里,獲得測試牌照總計 336 張,其中載人測試牌照 229 張。
另外,百度 Apollo 已經在全球的超30 個城市進行 Robotaxi 的測試,這種道路環境多樣性也是其他的同行業者不可比擬的,其他企業最多是在 4-5 個城市進行部署。
從這些賬面實力來看,百度 Apollo 在國內自動駕駛領域是毋庸置疑的領頭羊。
后續,Apollo 將為汽車機器人提供了「AI 司機」能力。
「AI 司機」作為 Apollo 通過海量的數據訓練和上千萬公里的真實環境路跑形成的無人駕駛能力,「AI 司機」將讓百度汽車機器人行駛更為安全平穩。
據百度統計,在同環境的對比測試中「AI 司機」表現的比普通人類司機更加優秀,相當于一個擁有 20 年駕齡的老司機的水平。
今年 6 月,百度 Apollo 更新了第五代無人車 Apollo Moon,直接升級了各類自動駕駛硬件,同時將共享無人車的造車壓縮到了 50 萬以內,以便其進行更大范圍的落地運營。
百度的規劃是在未來 3 年計劃落地30城、部署3000 輛車、服務 300 萬用戶,解決更多出行痛點。
越來越大的車隊規模,越來越多樣化的測試運營場景,將為百度的自動駕駛系統提供更多的真實交通數據用來進行訓練,以更高的效率實現系統升級。
2)智能座艙
推出汽車機器人,百度的車載智能助手以及 AI 生態有了最合適的應用場景。
作為百度 Apollo 樂高式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產品之一 ——小度助手汽車版將會集成在汽車機器人上。
它會成為汽車機器人上的「陪伴型私人助理」,它能根據不同乘客的個性化需求,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無人駕駛出行服務,無論是車內空調溫度、車內氛圍燈、車內音視頻,都能根據乘坐者的口味進行調整,汽車機器人將是舒適的智能移動空間,也是有溫度的出行助手。
事實上,百度在智能車聯上也已經有了長足積累。
Apollo 智能車聯涵蓋了小度車載和 Apollo 智能車云兩大解決方案,兩大解決方案下又細分出多種產品。
小度車載是百度 Apollo 推出的面向量產的完整人工智能車聯網系統解決方案,簡言之就是主打智能座艙。
在最新的小度車載 2021 中,涵蓋了智能語音助手「小度助手」和百度地圖汽車版 2021 智能車載地圖和智能領航系統。
Apollo 智能車云主要面向主機廠,推出了自動駕駛中臺、汽車 AI 中臺、安全大腦等一系列的汽車云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兩大解決方案,百度 Apollo 的智能車聯還可以提供部分軟硬件一體化產品如 CarLife+、度小鏡等。
據統計,百度的智能車聯業務在 2020 年智能網聯新車市場中占有率超過 40%,其今年在智能車聯領域的份額還將進一步擴大。
這對于百度后續推出汽車機器人提供了很好的市場基礎。
3)百度 AI 技術集大成者
總結起來,百度汽車機器人將是百度在 AI 技術能力上的集大成者,也是百度 AI 技術商業化的又一個重要載體。
1)為了讓汽車機器人開起來放心,百度有積累了 8 年的自動駕駛技術;
2)為了讓汽車機器人停車省心,百度也有 AVP 自動泊車技術;
3)為了讓汽車機器人用起來更智能,百度還有小度助手汽車版,包含語音交互、人臉識別等等能力以及豐富多樣的應用生態。
汽車機器人不再是冰冷的鋼鐵制品、而是能讀懂乘客需求的智能助理,也許未來還能成為守護每一個人類的「大黃蜂」。
除了車輛本身,百度還在路端進行布局,其 ACE 智能交通引擎在引擎在智能網聯、智慧交管、智慧高速、智慧停車等多條賽道落地,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近 30 多個城市展開運營。
在這套引擎的驅動下,路端將更加智能,車路協同系統更為完善,這也將為百度汽車機器人的大規模落地提供路端支持,提供車端與路端的雙保險。
4、Apollo GO 功成身退,蘿卜快跑來了
為了讓汽車機器人更好地服務于共享出行,百度在本次世界大會上還推出了無人車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
這是一個獨立的出行 APP,其上運行的將是清一色的自動駕駛的車輛,百度要在無人駕駛賽道上,打造一個平民化的叫車平臺。
自動駕駛下半場的角逐已經開啟,規模化商業運營成為行業發展的重點。
百度這次所推出的蘿卜快跑,是百度此前已經推出的 Apollo GO 的升級版本,它不再是一個小眾的體驗產品,而是要真正為大眾提供無人駕駛出行服務的平臺。
基于此,百度將會探索無人駕駛出行的商業運營和多元化增值服務。
此前,Apollo GO 主要在百度 APP 以及百度地圖 APP 上提供服務。
Apollo GO 主要使用共享無人車開展自動駕駛甚至完全無人駕駛運營。
Apollo GO 是目前國內開放城市最多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基本可以做到無門檻打車。
目前、Apollo GO 在北京、長沙、滄州、廣州全面開放,面向公眾常態化試運營。
2021 年 5 月 2 日起,北京市民通過 Apollo Go App 即可在首鋼園區和亦莊的 Apollo Park 體驗到完全無人駕駛——「既沒有司機,也沒有安全員」的真無人車。
這次開放的 Robotaxi,駕駛位沒有司機,也沒有安全員,并且是向乘客收費的——這一動作可以說是打響了中國全無人駕駛 Robotaxi 商業付費運營的第一槍。
第一槍打完之后,截至 2021 年上半年,百度 Apollo 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已累計接待乘客 40 萬+人次,在北京、廣州、長沙、滄州四城開放載人服務。
百度 Apollo 還計劃開拓更多運營城市和出行場景,未來 3 年計劃落地 30 城、部署 3000 輛車、服務 300 萬用戶。
后續,蘿卜快跑平臺將會是這些擴張計劃的核心載體。
5、汽車機器人能改變人類出行嗎?
人類發展無人駕駛、共享出行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私家車的使用,以此減少道路擁堵,提升交通運輸安全。
但目前在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潮流下,傳統燃油車的增量確實減少了,但電動智能車的存量卻一直在增加。
所以從總量上看,私家車的保有量是不降反增,這在國內市場表現最為明顯。
我們真的需要一輛更適合共享出行的無人駕駛車輛的出現。
它將更適合多人共享出行,對于車內空間和乘坐體驗有極致追求;而且在車內空間大幅擴展的基礎上,車輛本身對于道路的占用不會增加;
另外,在出行的費用上也是普通用戶能夠負擔的,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用戶使用無人駕駛共享出行。
百度的汽車機器人適時地出現了,它將嘗試改變目前這樣一種市場現狀,真正推動無人駕駛共享出行的落地。
通過各種車內的智能化功能以及無人駕駛的技術能力,讓乘坐者真正喜歡上這樣一種出行方式,而非僅僅是嘗鮮和一時興起。
全球范圍內,我們不缺少各種廠商推出的無人駕駛小巴以及各種各樣號稱真正為無人駕駛設計的獨特車型,它們都還在早期,它們最終會演化成什么樣子我們誰都不知道。
在它們之后,百度提出:汽車機器人會是智能汽車的終極形態。
與此同時,還推出了「汽車機器人」,為我們展示了「汽車機器人」的標準形態。
這其實對于行業來說,也是一個參照,未來的智能汽車的外在和內在都有了一個參考標準,只有符合了一系列標準的車輛,才能稱之為真正的智能汽車。
而不是目前狀態下,僅僅具備了一點點智能化功能的車輛都能被稱為智能汽車。
就像百年前福特發明 T 型車,并將其放到流水線上進行生產,每一個零部件都能進行標準化的裝配,最后組裝成一輛整車。
這樣的汽車設計和標準化的生產方式,成為后續車企效仿的對象,這也帶來了汽車工業的騰飛。
而百度所提出的汽車機器人,目標就是要像智能汽車時代的 T 型車一樣,對真正的智能汽車產品進行了定義,或者說提供了一個模板,成為整個智能化轉型期的汽車行業的重要參考。
這無疑是非常大膽的構想和有益的探索,我們也好奇汽車機器人將為人類出行方式帶來哪些革命性變化。
未來,或許每個人都將選擇汽車機器人出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5398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