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在比亞迪深圳總部,比亞迪董事長、總裁王傳福,喊出了這樣的豪言。
王傳福在e平臺3.0發(fā)布會上
王傳福是在比亞迪e平臺3.0發(fā)布會上做出上述表態(tài)的。
e平臺3.0采用比亞迪自研的刀片電池、八合一電動力總成和寬溫域高效熱泵,能夠實現(xiàn)最多1000公里續(xù)航,最快百公里加速2.9秒,低溫續(xù)航最高能提升20%,充電5分鐘續(xù)航最多提升150公里。同時,e平臺3.0還采用智能域控制器架構和自主研發(fā)的車用操作系統(tǒng)BYD OS。
比亞迪e平臺3.0
可以說,e平臺3.0是比亞迪應對智能電動汽車時代的一次亮劍。比亞迪借此表明,不僅在上半場——電動化方面,而且在下半場——智能化方面,比亞迪都是領先的探索者。
從e平臺3.0的內涵來看,包括了電驅平臺、底盤、電子電氣架構以及車載OS,確實如王傳福所說,這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底盤平臺或者電驅平臺,而是“整車架構的平臺化”。
從e平臺3.0開始,比亞迪實際上跨入了架構造車時代,和吉利的CMA架構、北汽極狐的IMC架構類似(特斯拉雖然沒有提架構造車,但實質也是如此),比豐田TNGA架構更進一步,比大眾MEB、MQB這種純粹底盤+電驅平臺觀念演進更多。
作為一個“架構”,比亞迪的長處發(fā)揮得很明顯:從e平臺3.0的參數(shù)來看,動力性能、充電、溫控等方面堪稱全球前列;底盤的安全性有提升,底盤的操控性和舒適度待觀察;智能化相關的部分,則需要由高級別輔助駕駛和智能座艙的體驗來驗證。
毫無疑問的是,e平臺3.0將推動比亞迪高端純電產品繼續(xù)向上,與特斯拉、蔚小理在智能化上也一較高下。
【如需比亞迪e平臺3.0發(fā)布會現(xiàn)場展覽實拍圖和發(fā)布會PPT實拍圖,請關注《電動汽車觀察家》公眾號(evobserver),并在對話框中輸入 e平臺,即可獲得下載鏈接?!?/span>
1
e平臺 3.0細節(jié)全亮相
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比亞迪就發(fā)布了e平臺3.0。不過,本次發(fā)布會,比亞迪才完整展現(xiàn)了e平臺3.0的各項功能和性能。
王傳福和比亞迪執(zhí)行副總裁廉玉波,將e平臺3.0的優(yōu)勢總結為:安全、高效、智能和美學四個大項。
(1)安全:刀片電池+專屬傳力設計+車身電池融合
安全方面,比亞迪首先還是從自己的電芯——刀片電池說起。由于磷酸鐵鋰的本征安全,加上刀片電池的創(chuàng)新結構設計,電芯層級和電池包層級的安全是非常突出的。
e平臺3.0核心部件之一:刀片電池
車身安全方面,刀片電池包和車身融合,類似于寧德時代等提及的CTC概念,電芯也扮演了底盤的部分功能。
此次比亞迪強調的是底盤中的純電專屬的傳力路徑——遇到碰撞的時候,碰撞力會經由特定路徑傳輸,而不會作用于電池包,導致電池的形變受損。比亞迪采取的措施包括,正面縮小縱梁高度差,順暢傳力,標配全框式副車架分散傳力,側面采取全平地板設計,傳力穩(wěn)定連貫。由此,廉玉波稱,e平臺3.0打造的電動汽車,具備全球法規(guī)超五星安全的能力。
車身剛度方面,廉玉波表示,刀片電池包加持之下,車身扭轉剛度將達到4萬Nm/°,達到豪華行政級駕乘體驗,“讓燃油汽車結構強度的上限成為純電動汽車的下限?!?/span>
(2)高效:八合一動力總成+寬溫域熱泵
效率方面,e平臺3.0祭出了業(yè)界集成的頂峰:全球首創(chuàng)的八合一電動力總成。
所謂八合一,是八個部件集成:電驅部件三個:電機、電控、減速器;電源部件三個:OBC、DCDC和高壓配電箱;以及電池管理器(BMS)和整車控制器(VCU)。
e平臺3.0八合一后驅
廉玉波介紹,這樣深度的集成,降低了能量傳遞損耗,綜合效率達到了全球頂級的89%。其功率、充電性能也有保證,如果采用全新電四驅動力系統(tǒng),零百加速快至2.9秒;最大行駛里程突破1000km;采用全球首創(chuàng)的電驅升壓快充技術,充電5分鐘,最大行駛里程可達150km。另外,比亞迪還首次采用了永磁同步電機+異步電機的組合,加速時雙電機輸出,日常以永磁同步電機為主,以降低永磁同步電機的空載損耗。
電動汽車當前的一大難點是冬季效率低下,動力電池充電、放電性能都大幅縮減,再加上空調制熱,續(xù)航里程會大大縮減。比亞迪在e平臺3.0上,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
那就是寬溫域熱泵系統(tǒng)。很多車企都在電動汽車上采用了熱泵。熱泵能夠將空氣中的熱量轉移到座艙內或者用于加熱電池包,但是,在極端低溫情況下(如-20℃),一般熱泵起不到什么效果。而這次比亞迪的方案,是打破傳統(tǒng)熱管理系統(tǒng)分立的邊界,可充分利用環(huán)境、動力總成,甚至乘員艙和動力電池的余熱,開源和節(jié)流并重,可實現(xiàn)-30℃到60℃的寬域工作溫度,將冬季續(xù)航里程最大提升20%。
所謂打破邊界,指的是,傳統(tǒng)上很多電動汽車的座艙熱管理、電池包熱管理、電驅系統(tǒng)冷卻都是獨立的系統(tǒng),而比亞迪將它們一起做。這一點特斯拉、寶馬等車企也已經實現(xiàn)。
不過,比亞迪熱泵-30℃工作溫度,可以說是非常突出。具體是如何實現(xiàn)的,還不明確。一些企業(yè)宣傳可以通過噴氣增焓來實現(xiàn)超低溫的熱泵工作。
(3)智能:全新電子電氣架構+比亞迪OS
面向未來的智能電動汽車通信、數(shù)據(jù)安全、OTA、計算的需求,以及降低成本的需要,傳統(tǒng)電子電氣架構面臨變革。
比亞迪e平臺第一次包含了電子電氣架構的部分。
在智能上,e平臺3.0將傳統(tǒng)分布式電子電氣架構整合成為域控制架構,分為智能動力域、智能車控域、智能座艙域和智能駕駛域四大域控,提升了系統(tǒng)交互效率。
e平臺3.0分為智能座艙域和智能車控左、右域
e平臺3.0將整車的驅動、制動、轉向等功能深度融合,充分利用電機快速響應的特性,開發(fā)出行業(yè)首個動力域控制器,并于海豚車型搭載。
比亞迪的智能座艙域,智能車控域已經量產,是中國首個將域控制器量產的企業(yè)。軟件上,比亞迪自主研發(fā)了軟硬件解耦的車用操作系統(tǒng)BYD OS,為高級別的智能駕駛,提供高標準的協(xié)作體系。
(4)美學:純電平臺帶來乘坐空間
所謂美學,e平臺3.0強調的還是純電平臺車型的優(yōu)勢——同樣車長情況下,越級的乘坐空間。另外,比亞迪八合一的集成效果,扁平刀片電池融合的全平底盤,也讓出了不少空間。
比亞迪海豚
以海豚為例,其車長和燃油車小型車尺寸相當,但內部空間比B級車相當。
總體而言,e平臺3.0車型整車的前后懸更短,軸距更大,人的空間大幅拓展;更低的車身姿態(tài),更長的軸距設計為整車空氣動力學設計提供了更自由的發(fā)揮空間,整車的風阻系數(shù)(Cd)可低至0.21。
2
海豚先行,中型、大中型車型在后
基于e平臺3.0,比亞迪已經推出了兩款車型,分別是海豚和比亞迪元PLUS。
海豚和比亞迪元PLUS是來自e平臺的緊湊A級平臺。
由于e平臺3.0的擴展性,同樣支持中型B級車平臺和大型C級車平臺,對應車型后續(xù)也將推出。價格也會覆蓋10-40萬元區(qū)間。
e平臺3.0的后續(xù)車型可能長什么樣?
比亞迪當天發(fā)布的概念車ocean-X給出了一些線索。
ocean-X是基于e平臺3.0,是一款中型高性能運動轎車,采用刀片電池車身一體化設計、八合一動力總成和四驅架構。
比亞迪基于e平臺3.0打造的概念車ocean-X
ocean-X在外形設計上也很有突破,比亞迪家族設計語言在這款車上已經當然無存。從ocean一詞看,它倡導的設計語言,可能會用在比亞迪將打造的海洋生物系列上。
3
e平臺3.0能帶來什么
e平臺1.0,孵化了比亞迪e6,讓比亞迪成為電動汽車先行者,率先進入到了電動汽車應用階段。
e平臺2.0,則孵化了漢、唐、宋、元等系列化高端新能源電動汽車,助力比亞迪成為首個進入新能源汽車百萬巨頭俱樂部的中國品牌。
e平臺3.0呢?
雖然在電動性能方面,e平臺3.0解決了低溫問題,提升了效率,但不是根本性提升。根本性提升是在應對智能汽車的電子電氣架構和車載OS上。因此,e平臺3.0將引導比亞迪進入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在智能駕駛輔助功能、智能座艙方面,趕上特斯拉、蔚小理等對手。而電驅動方面,向1000公里續(xù)航進發(fā)、5分鐘充電跑150公里……這些,都意味著e平臺3.0將支持比亞迪繼續(xù)品牌向上,更多支持比亞迪高端車型的競爭。
和今年比亞迪另一大技術DM-i相比呢?
DM-i延續(xù)了比亞迪插混技術的高性能,更重要是將插混技術平民化,從而使得燃油車面臨巨大壓力。e平臺3.0能否將純電動車型拉到足夠低廉,從而讓消費者可以買到價格和燃油車相差無幾的電動汽車?
目前看,希望可能要寄托到e平臺4.0,或者一個叫e平臺-i的新平臺上。但總體來說,e平臺3.0展示了比亞迪雄厚的車載電源、電驅動實力,以及汽車電子電氣架構、車載OS迅速進發(fā)的雄心。
這一點是比亞迪18年來研發(fā)電動汽車,構建了從材料、零部件、系統(tǒng)控制到整車集成的全產業(yè)鏈設計制造能力,才能做到的。這也是王傳福將e平臺3.0向業(yè)界開放,豪言提速全行業(yè)的智能電動汽車發(fā)展的底氣。
——END——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觀察家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5592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