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提議擴大對境內生產電動汽車的補貼力度,電動汽車除了具有7500美元/輛的基本稅收減免之外,對于在美國境內雇傭工會工人裝配車輛的汽車制造商,將額外提供4500美元/輛的稅收補貼,并且,如果動力電池等配件也是在國內生產,那么車企將再次享受500美元/輛補貼。也就是說,一旦符合要求,車企將獲得1.25萬美元/輛的補貼。
這個補貼力度,簡直就是在為車企赤裸裸地送錢啊,不過,這個提議暫時還沒有通過,而且限制條件將外國車企和沒有設立工會組織的車企排除在外,這樣看來,最大的受益者將是美國本土車企,而豐田、本田和特斯拉這些外國汽車制造商和沒有成立工會的廠商,將不能享受這一補貼政策,這也遭到了豐田等車企的一致反對。
從今年拜登正式推出電動車激勵政策以來,美國就不斷推動國內電動汽車行業對中國展開瘋狂追趕,但美國既想讓各家車企共同推動美國電動汽車的發展,又想給予一些車企政策傾斜尤其是本土品牌,如通用、福特和Stellantis。這樣,就能實現兩個目標:一、超越中國;二、扶持本土電動汽車品牌上位。
豐田等外國品牌也就算了,但美國土生土長的全球第一電動汽車品牌特斯拉,美國方面居然也不待見,馬斯克再一次坐不住了。上一次馬斯克吐槽大概是在8月5日,當時拜登邀請了通用、福特和Stellantis參加了一個以電動車和燃油經濟性標準為主題的活動,唯獨沒有邀請特斯拉,這讓馬斯克十分郁悶。
這次的補貼提議,又讓三家車企得到不少好處,馬斯克直接回應“該提議受到了美國汽車工會和福特的嚴重影響”,以此表達自己的不滿。特斯拉不被拜登重視,可能源于之前特斯拉與美國政府因為關稅問題鬧上法庭。去年9月,因為特朗普政府對特斯拉從中國進口的零部件收取進口關稅,特斯拉起訴特朗普政府;2019年,特斯拉提出了避免對中國制造的顯示屏征收25%關稅的要求,卻被美國政府無情拒絕。
正是由于特斯拉“不為大局著想”,才落得個成為“局外人”的下場。不過,特斯拉在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的地位依然穩固,拜登政府想要繞開特斯拉實現對中國的反超,可能并沒有那么容易。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GoLight出行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5621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