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底,同樣是在上海天馬賽車場上,我試駕了捷豹的首款純電動車I-PACE,這也是傳統造車企業里首款在純電動平臺基礎上打造的車型,時至今日I-PACE依舊讓我印象深刻。
后續我也曾試駕過很多純電動車型,但從我的個人觀點上來講,I-PACE是我到目前為止,試駕過最棒的純電動車型。
直到幾天前,福特中國把國產版Mustang Mach-E GT車型的全球首發儀式,安排在了天馬賽車場;也是同一天,我在相同的場地上試駕了這款充滿了電的福特“野馬”,發現網上對Mustang Mach-E GT車型的“調侃”“質疑”甚至是“嘲諷”不攻自破,同時也刷新了我對純電動車型可玩性的認知。
最有駕駛樂趣的電動車?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動力,既然沿用了福特Mustang的名號,Mustang Mach-E GT自然有信心超越前輩。Mach-E是向經典的Mach-one致敬,而GT歷來是Mustang家族里的高階動力車型,前后雙電機的GT版車型,擁有3.65秒的0-100km/h加速性能,也宣告著美式經典V8發動機正式成為歷史。
從野馬到電馬,評價它的維度還是簡單的馬力嗎?我們先從賽道體驗的部分說起。
十一長假后的上海一直陰雨連綿,主辦方也很貼心的把賽道試駕車輛全部安排成了四輪驅動的GT版。駛入賽道的入場圈后,身邊的教練教會了我如何切換細語、入勝、不羈三種模式,在大腦反應一秒之后,我理解了這三個詞其實對應的是三種駕駛模式,“翻譯”過來分別代表經濟模式、普通模式、運動模式。
既然是入場,那就從入勝模式開始品吧。這個模式應當是最適合日常出行場景的,車輛能提供很輕快的駕駛感受,在照顧到良好乘車感受的同時,開起來也不會很無聊。即便此時有深度的動力請求時,Mach-E GT也能提供在全油門下出色的加速感受。在這個模式下,車輛的動能回收是最小的,可以說是基本沒有,對乘客來說也是最友好的狀態。松開電門車速下降并不明顯,減速的任務還是交給剎車踏板。
直接切換到不羈模式,這也是Mustang Mach-E GT最激情的模式,隨著轉向手感的加重,動力輸出的方式也更迅速。最重要的是,即便是這個模式下的Mach-E GT動力輸出也是以一種持續上升的方式呈現出來,和我們熟悉的瞬間爆發、踹你一腳不太一樣,但也足以體現359kW、860N·m的澎湃,伴隨著逐漸攀升的V8發動機模擬聲浪,我仿佛又置身于一臺燃油版Mustang之中。
隨著速度上升,福特調教的這臺四驅SUV的特性才開始凸顯出來。Mach-E GT的轉向手感比Model 3更好。這副方向盤相對手感更輕,日常駕駛更輕松,但同時調得更快,配合整個車身很好的側向響應,成功地營造出了“愛入彎”的感覺。
入彎前深踩剎車,Brembo四活塞卡鉗提供了足夠線性的腳感與強大的制動力,對于腳下的4條“僅有”245mm寬度的倍耐力P Zero來說,在雨天濕滑的賽道上,制動力來得甚至有些迅猛。
得益于更低的懸架高度和不錯的支撐力,Mach-E GT在過彎進行重心轉移的時候讓人感覺不出這是一輛SUV,即便在彎心提前大角度給電,不算保守的制動牽引力控制系統也會讓動力輸出更偏向后輪,55%的動力讓后輪開始小幅度滑移,小幅度修正后就會讓你發出“哈哈哈哈”的內心滿足感,這種感受在我看來反倒很合口味。
在操控感受上,Mach-E GT絕對不輸目前在國內你能買到的40萬元以內任何的純電動汽車,Mustang Mach-E的駕駛樂趣可以說來一個吊打一個,即便是擁有轎車身份的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輪驅動版,福特這種綜合感受上的駕控感受,截止到目前為止還無電車能敵。
返場圈我試了試自己很不喜歡的單踏板模式,開慣了燃油車的我,對于油門踏板的動作只有“丟”的習慣而不是“收”,所以,不能調節回收力度的特斯拉Model 3,我就很不習慣。不出意外,開啟單踏板模式的Mach-E GT能量回收力度此時達到最大,但能明顯感受到電機的反向拖曳力的過度非常平穩,這才是體驗調校功力的地方。
在傳承中創新
除了調教上的細節之外,設計師也在最大程度上讓這臺名為Mustang的電動Mach-E車型保留野性的一面。即便是一臺定位為純電動的SUV,Mach-E在造型部分保留了大量的傳統野馬車型的經典元素,包括前后大燈、格柵上的Logo、隆起的后輪輪拱都與Mustang一脈相承,即便是電馬肌肉感也依舊明顯。
而四輪四角的布置方式、修長的車身、20寸的大輪圈,再搭配“假車頂”的迷幻溜背曲線,性感而運動的風格在這臺電動Mustang發揮得淋漓盡致。從細節的雕琢上來看,它也比特斯拉Model 3、蔚來ES8之流要漂亮得多。
名為“E-Latch”的無外門把手設計,讓車身側面光滑流暢的同時也很有創新精神,打開車門時只需要按下門框上的四個按鈕即可,比那些所謂隱藏式的門把手用起來順手得多。
當然了,Mustang Mach-E擁有的不僅僅是好看、好開的內核,在智能化的大趨勢下,這款車同樣也被注入了智能座艙理念,很好的詮釋了Mach-E中的“E”。
極具科幻色的10.2英寸的液晶儀表盤采用扁平的設計,顯示效果十分細膩,UI也是可圈可點,沒有遮擋前方視線,也沒有特斯拉那種空蕩蕩的感覺,絕對是福特集團的旗艦配置。方向盤和儀表盤中間的位置還有“藏著”一個黑色的模塊,其中繼承了ID識別裝置,可以識別不同駕駛員的面部,從提前設置好駕駛員習慣的各項開車配置。
中控中央立起來的15.5英寸中控屏,基本集成了這臺車的所有功能,下方嵌入了一個物理按鍵,方面操作音響系統的音量。而車機的動畫流暢度、應用的豐富度以及智能語音識別系統的聰明程度,都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畢竟是和百度聯合開發的一套適應國內消費者的全新車機系統。只不過相比海外的UI界面的美觀程度,我持保留意見。
至于駕駛輔助系統,并不是此次試駕的重點。但可以肯定的是,Mustang Mach-E跟上了時代步伐,標配的6個攝像頭和17個雷達,在智能駕駛輔助硬件層面上已經處于第一梯隊;并且,全系標配了L2級別的福特Co-Pilot360智行駕駛輔助專業包,包含20多項智能駕駛輔助功能,支持OTA升級;以后有機會在開放道路上再仔細體驗一番。
寫在最后
試駕結束的當晚,福特Mustang Mach-E GT版本上市,售價36.99萬元,至此,福特Mustang Mach-E在中國市場共上市了6款車型,將在10月18日開啟正式預定。售價區間為26.5萬-37.99萬元,涵蓋單電機后驅、雙電機高性能、492-619km多種續航版供消費者選擇。
其實在美國本土市場,正式開始大批量交付后,福特Mustang Mach-E實現了銷量的逐月暴漲,逐步蠶食著特斯拉的市場份額;而在眾多新勢力競相逐鹿的挪威市場,Mustang Mach-E于今年5月份超越特斯拉,成為當地最暢銷的純電動車。對于純電動的Mustang而言,這是一個傳承與創新交融的車型,它或許就如曾經保時捷推出卡宴那般,從最初的不理解,到最后的“真香”。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大咖·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5871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