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萬,18個油,賊好開。”
這曾是長城魏牌VV7車主對自己愛車的調侃,但隨著采用檸檬混動DHT技術車型上市,長城將摘掉“油老虎”的帽子。
3月1日,魏牌中級SUV車型,摩卡DHT-PHEV以30.5萬元價格上市,該車在虧電狀態下油耗僅5.55L,顯示出檸檬混動DHT不俗的實力。
另外,長城將推出新品牌用于推廣檸檬混動DHT汽車。
資料來源:長城汽車官網
更進一步的是長城的新品牌將以轎車開場,在長城汽車招標網站上進行招標的BC品牌A1、B1車型實拍制作項目,該車型即長城汽車久違了的轎車車型,將采用檸檬混動DHT-PHEV驅動總成。
推出采用DHT-PHEV技術的轎車品牌,長城的混動棋局頗為大膽。但更大膽的是比亞迪,全系車型都已打造DM-i超級混動技術。
檸檬混動DHT技術,與比亞迪DM-i結構類似,都是基于DHT雙電機方案的混動技術。檸檬混動DHT還未在市場上大展拳腳,但比亞迪DM-i已經證明市場巨大需求——DM-i甚至幫助比亞迪月銷量超過了上汽大眾。
那么長城和比亞迪的插混戰略有什么差別呢?長城汽車在檸檬DHT的助推下,能否像DM-i一樣,幫助企業實現銷量大豐收,甚至也推漲市值呢?
本文你可以看到:
技術區別:長城檸檬混動DHT設計趨向偏油,比亞迪DM-i設計趨向偏電;
戰略區別:長城HEV和PHEV并進,先從高端車型入手,不急于全面推開。
雙積分壓力推動長城進一步電動化,PHEV轎車品牌即將推出。
在電動化過程中,長城汽車強調利潤,而比亞迪追求規模。在智能電動汽車大幅度向上突破之際,長城的策略比較保守。
01
DHT、DM-i:異曲同工
雖然長城將其混動技術稱作DHT,但DHT不是長城獨有。
DHT,是Dedicated Hybrid Transmission的簡稱,中文名稱混合動力專用變速箱。
DHT技術特點是,發動機連接1號電機,1號電機專供發電使用,2號電機專供驅動使用,同時發動機還可直接驅動車輛。DHT變速箱依據不同駕駛工況,決定使用哪種動力源進行驅動。
DHT工作邏輯,電動汽車觀察家制圖
DHT技術的優勢是,可充分利用內燃機與電機各自的高效動力區間,達到省油目的,并可搭配動力電池達到可加油、可充電行駛目的。
DHT混動技術怎么樣,和前輩豐田混動一比就知道了,豐田混動是全球混動技術的開創應用者。豐田的功率分流混動技術,是混動技術標桿。
DHT,能夠在技術、商業兩方面,全面具備抗衡豐田混動。
技術方面,首先看駕駛感受,DHT技術主要依靠電機驅動,豐田混動主要依靠發動機,因此DHT加速更快更直接,擁有接近純電車的駕駛體驗。A級車在DHT系統上,能做到<5秒的0-100km/h的加速時間,比豐田混動更快
再看油耗,DHT混動能將A級SUV車型的B狀態油耗拉低至5L/100km以下,和豐田混動差距不大。
商業方面,DHT技術只需雙電機即可實現,動力電池選型豐富,小容量電池包、磷酸鐵鋰電池包均可,比豐田成本高,但也不會高太多。
所以DHT幾乎是各家車企共同的最優選擇。特別是,DHT技術的核心專利歸屬于美國Paice公司,已于2019年過期。而如果采用功率分流混動技術,豐田的很多專利布局難以繞開。因此,很多車企都采用了DHT技術。
不過,都是DHT,家家不一樣。長城檸檬混動DHT和比亞迪DM-i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兩種技術方案。
長城檸檬混動DHT與比亞迪DM-i基本結構類似,內燃機有1.5L和1.5T兩種可選,多個模塊高度集成化,支持并聯、串聯、串并聯等多種混動模式。
從技術角度看,長城檸檬DHT技術更為復雜,支持2擋變速功能,比亞迪DM-i結構簡單,為單檔結構。
資料來源:長城汽車
長城檸檬混動DHT技術由汽油發動機,GM/TM雙電機以及DHT電驅總成三部分組成,硬件結構上采用七合一結構,所有部件合成為一體。檸檬混動DHT技術兼顧HEV與PHEV,驅動模式分為兩驅HEV、兩驅PHEV和四驅PHEV三種。
電動汽車觀察家制表
在汽油發動機選型上,可選擇1.5L(1499ML)自然吸氣發動機,或1.5T渦輪增壓發動機。其中1.5L自然吸氣發動機采用阿特金森循環,并將壓縮比提升至13:1,結合低壓EGR,電子水泵等技術,發動機功率74kW,扭矩132N.m。1.5T渦輪增壓發動機采用米勒循環,壓縮比11.8,發動機功率113kW,扭矩232N.m。
資料來源:長城汽車
不同功率汽油機和電動機組合后,檸檬混動DHT細分為3種個版本的動力總成,分別是兩驅的1.5L+DHT100和1.5T+DHT130,以及四驅的1.5T+DHT130+P4。其中兩驅版動力總成可實現HEV與PHEV兩種動力形式,但四驅版只有PHEV一種動力形式。
檸檬混動DHT采用雙檔設計,目的是保障HEV車型的汽油發動機運作效率,效果是兩方面的,一方面是降低了HEV車型的能耗,另一方面是將汽油發動機排量縮小至1.5L以下,起到減少消費稅的作用。
與之對比的是,豐田HEV車型的汽油發動機最小基礎排量是1.8L,稅率比1.5L以下車型高2%。硬件上,檸檬混動DHT是通過在變速箱內部增加撥叉實現雙檔結構的,簡單理解是長城在DHT變速箱內部增加了一個雙檔AMT變速箱。
檸檬混動DHT技術工作模式,資料來源:長城汽車
在電池方面,檸檬混動DHT技術采用CTP結構電池包,理論上支持多種不同材料的動力電池,但是在售車型均為三元鋰電池。動力電池包容量依據動力總成的不同,可選范圍在1.7kWh至45kWh之間,最大純電續航里程超過200km。
電動汽車觀察家制表
目前,長城這三款檸檬DHT的動力總成均已實現量產,其中HEV車型4款,搭載1.5L+DHT100與1.5T+DHT130動力總成各2款,PHEV車型2款,分別是1.5T+DHT130兩驅版和1.5T+DHT130+P4四驅版各1款。
比亞迪DM-i混動有何不同呢?
比亞迪DM-i超級混動技術,在設計之初就專注于PHEV車型,在發動機選型上,有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和1.5T渦輪增壓發動機兩種。
電動汽車觀察家制表
比亞迪將DM-i技術的DHT變速箱稱之為EHS電驅系統,在工作模式上與檸檬混動DHT基本相似,但不具備換擋功能,只有一個檔位。不過由于DM-i專注于PHEV車型,動力電池包容量較大,通過發電電機即可起到調節汽油發動機工作效率的功能,無需像檸檬混動DHT一樣采用雙檔設計。
資料來源:比亞迪汽車
依據汽油發動機和電動機選型的不同,比亞迪DM-i的電驅系統可組成EHS132、EHS145和EHS160三種動力總成。比亞迪DM-i技術也可通過附加后軸電機的方式,實現四驅。
電動汽車觀察家制表
在動力電池選型上,比亞迪DM-i所使用的的電池是自行研發的功率型刀片電池技術,采用磷酸鐵鋰電池材料。
綜合來看,長城檸檬混動DHT與比亞迪DM-i系統結構大體相似,但設計目標不同,因此在具體技術細節上雙方各有取舍。兩種技術在節能方面均有突出表現。
總體而言,長城檸檬混動DHT設計趨向偏油,比亞迪DM-i設計趨向偏電。
02
供應鏈決定商業路線不同
在商業路線選擇上,長城檸檬混動DHT選擇HEV、PHEV并進的路線,比亞迪則更激進,DM-i車型全部為PHEV。
HEV與PHEV并進路線是大多數車企的選擇,本田i-MMD也是如此技術路線,比亞迪DM-i的只做PHEV路線才是小眾。
比亞迪全系車型PHEV化,有三方面的原因。
市場層面上,比亞迪沒有燃油車包袱,PHEV車型又可以享受到各種政策紅利,補貼、免稅、不限行、不限購等政策優勢,讓PHEV車型性價比凸顯。
技術層面上,比亞迪DM-i有PHEV技術積累優勢,刀片電池等技術已在自己純電車型上得到了驗證。
供應鏈層面,是比亞迪最大的優勢,比亞迪汽車背靠比亞迪供應鏈,動力電池、芯片等均可在集團內部調配,無需外采,在供應量、保供能力上擁有獨一無二的優勢。
長城的HEV、PHEV并進方案也有自己的優勢,長城的燃油車已經形成規模效應,并擁有非常龐大的燃油車升級置換客群。PHEV、HEV雖然能帶來的性能優勢,但購置成本上升,因此長城選擇在高端車型上開始應用檸檬混動DHT技術。
電動汽車觀察家制表
魏牌就是長城汽車檸檬混動的嘗鮮者。目前魏牌在售的三款車型,除摩卡仍有燃油車在售外,其他車型已經全系混動化,并在不同車款上對HEV和PHEV的市場接受程度進行驗證。魏牌三款車型在18-20萬元購車區間形成了拿鐵HEV、瑪奇朵PHEV與摩卡純油相互競爭的局面。
在哈弗品牌上也有應用,哈弗H6S與赤兔分別選擇了不同動力的HEV混動總成配置,并分別制定了比同配置燃油車高12%和17%的售價。
長城這一策略還和它混動的供應鏈與成本控制能力相關。
在動力電池方面,長城旗下的蜂巢能源是檸檬混動DHT車型的核心供應商,但目前蜂巢能源功率型電池還在爬坡階段,還無法滿足長城旗下所有車型全部轉向混動化后的規模化需求。
哈弗赤兔汽車公告信息
現階段也如此。瑪奇朵HEV、哈弗H6S等多款HEV車型的工信部汽車公告信息顯示,蜂巢能源只負責動力電池封包,而不是電芯供應商,寧德時代、比亞迪以及捷威動力都是檸檬混動DHT車型的動力電池電芯供應商。
長城檸檬混動DHT被供應鏈掣肘的例證是裝車規模,不應忘記的是檸檬混動DHT與DM-i都是在2020年第四季度推出的新技術,但直到2021年夏季,首款檸檬混動DHT車型才上市,彼時比亞迪DM-i車型月銷量已突破2萬輛,并持續增長。
從新技術發布到裝車用時半年,長城檸檬混動DHT的推新節奏顯然被刻意放慢。回顧時間線可以發現,2021年上半年長城汽車被缺芯所困,多款車型因此暫時停產,因此需要大量芯片的混動車被放緩推新節奏,也就不難理解了。
如果把時間線跨度拉長來看,長城近些年投資創立的蜂巢能源、毫末智行的產業鏈公司開始逐漸步入正軌,雖然距離比亞迪拆分出的弗迪動力仍有巨大差距,但整體方向已經被比亞迪所驗證。長城做混動車,先維持住燃油車基本盤,然后靜待產業鏈公司達到規模后,再全面轉向混動化、甚至純電化,也未嘗不可。
屁股決定腦袋,比亞迪只做PHEV的決定,是因為DM-i的屁股坐在了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之上,怎么坐都舒服。但長城檸檬混動DHT的屁股,還在從燃油車向新能源挪動的過程中。
03
長城的混動牌局
2021年夏季,長城汽車在保定召開戰略發布會,宣布全系混動化轉型,并訂立了2025年新能源車銷量達到80%的目標,這對涵蓋皮卡、商用車和以SUV為主銷產品的長城來說,并不容易。
全面轉向混動是已經明確的戰略,但如何控制轉型節奏,長城有自己的考量。
比亞迪燃油車向PHEV轉向的戰略已經取得階段成功。但長城不能、也不該復制比亞迪的戰術。從產業政策,市場需求與商業路線等多個層面上看,長城的全系混動化轉型有困難,但也有機遇。
在產業層面上,雙積分政策逼著長城加速轉型,尤其是在歐拉品牌因缺芯產能受限的情況下,長城汽車的新能源正積分壓力更大。
據工信部公布的2020年雙積分數據顯示,長城汽車2020年的能耗積分是-368977分,但新能源正積分僅191183分,長城汽車存在大量的積分缺口。2021年歐拉品牌銷量13.5萬輛,燃油車品牌哈弗、魏牌與坦克合計銷量51.3萬輛,新能源積分會因歐拉品牌銷量上漲而增加,但坦克品牌近10萬輛的越野車銷量,注定在能耗積分上不會有樂觀表現。
如果2022年的油耗負積分與新能源正積分仍不能相抵,長城汽車將在雙積分政策下承擔巨大成本。
在市場層面上,長城擁有非常好的市場機遇,消費者已經被比亞迪、蔚小理等車企完成了市場教育,開始接受汽車電動化的大趨勢。手握龐大的既有用戶群,長城汽車只要滿足消費者的置換升級所需,即可承接大量的既有客群,減少汽車營銷成本。
最難的還是商業路線的選擇,在哈弗、魏牌旗下車型完成HEV、PHEV車型的市場需求試錯后,選擇何種方式加速轉型,是長城汽車決策者必須要作出的抉擇。結合長城汽車新近歐拉、坦克、沙龍等品牌進入到細分市場的過程,創造一個新的、完全基于混動技術的汽車品牌,是長城汽車的首選。
在2021年的戰略發布會上,長城宣布將在同年9月推出一個全新轎車品牌,采用檸檬混動DHT平臺打造,主要生產PHEV插電混動車型。
從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官網上可以查到與長城有關的商標中,長城注冊了豹類動物以及飛機類商標,未來這個新的PHEV汽車品牌,或將以此命名。
資料來源:國家商標局
在產品類型上,長城汽車曾在2020年9月的北京車展上展示出了“潮派”概念轎車。2021年底,長城汽車也在招標全新轎車品牌渠道形象設計項目。
資料來源:長城汽車招標網站
今年3月,長城汽車官網發布招標信息,對BC品牌A1、B1車型的實拍圖、CG視覺物料進行招標。
資料來源:長城汽車網站
綜合各方面信息看,長城將推出一個以“豹”或“飛機”命名的全新PHEV轎車品牌,首款產品將有兩款,其中之一可能是曾在北京車展上亮相過的“潮派”概念車量產版。營銷渠道包含4S店、體驗店、城市展廳和商超店。
有檸檬混動DHT的技術優勢打底,預計長城新品牌首款車型的動力性能將非常強悍。結合市場情況來看,北京車展是新品牌新車亮相的好時機。在品牌定位方面,新品牌首車必然保持高端定位以提升品牌效應,但品牌整體定位或將維持在15-40萬元之間,不會貿然進入到高端汽車市場。
在產能方面,長城汽車工廠的自有產能足夠應對一個新品牌所需。在供應鏈層面,長城汽車在動力電池上有蜂巢能源和大禹電池兩種選擇,較為困難的是芯片供應,從之前的情況看,長城汽車對芯片產業鏈的把控能力不強,容易受到缺芯的影響。
04
長城求利潤,比亞迪求規模,誰將笑到最后
2022年,比亞迪和長城走在不同的兩條路上。
比亞迪正在瘋狂擴產,預計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50萬輛左右,其中大部分將是基于DM-i技術的PHEV車型。這將對所有燃油車企造成影響,尤其是國產自主燃油車品牌。而且,比亞迪已經明確,控制整車和電池毛利,強調做大規模。
長城汽車則有取有舍:混動方面,HEV、PHEV并進,魏牌、高端轎車新品牌著力推PHEV;純電方面,歐拉放棄入門車型,專攻中高端,沙龍也走高端路線。
兩種戰法孰優孰劣?
燃油車市場進入了成熟期、甚至是衰退期,像長城這樣領先企業有高額利潤、有市場份額,但必須面對下滑的需求曲線。本來就“專、新、特”的長城,可能更加“專、新、特”。
對于智能電動汽車這種新興技術產品,企業先求規模,形成大的市場份額,并且保持技術領先,在后期攫取高額利潤,是常規打法。
在未來的布局方面,比亞迪的電動化無疑領先,長城則在智能化方面更靠前。雙方都需要持續投入,建立起能和特斯拉等強勁對手抗衡的研發、供應、生產、運營能力。
當前,汽車銷售的毛利、資本市場的助力,讓企業有充足彈藥持續擴張。當前智能電動汽車市場正大幅向上突破,長城汽車的策略顯得有些保守。
擁有現在還是擁有未來?你不能同時都要。
--END--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觀察家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7036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