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商業化迎來重要時刻。
4 月 24 日,小馬智行宣布中標廣州市南沙區 2022 年出租車運力指標,成為中國首個獲得出租車經營許可的自動駕駛公司。
與此前獲得北京自動駕駛商業化試點許可不同,這一次廣州給小馬智行頒發的出租車經營許可,允許符合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營安全技術要求的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出租車經營服務。
這意味著 AI 老司機將「持證上崗」,在公開道路上與出租車司機同臺 PK,共同服務乘客。
自動駕駛車輛被納入一般車輛的運輸經營與管理范疇,背后有三個信息點值得關注:
與普通出租車/網約車一樣,公眾將把自動駕駛車輛視為日常出行方式交通工具;
獲得運力指標,表明政府、公眾對小馬智行 Robotaxi 技術穩定性的認可;
政策護航,將為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商業化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可以說,這是小馬智行推動自動駕駛商業化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廣州從去年 7 月正式啟動自動駕駛混行試點以來的重大政策創新突破。
01
AI 老司機「持證上崗」
100 輛自動駕駛出租車落地廣州南沙
繼 2021 年 11 月獲得北京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許可后,小馬智行成為同時獲準在北京、廣州兩大一線城市開啟 Robotaxi 收費的自動駕駛公司。
這一時期,Robotaxi 也迎來了新的變化:
一是,Robotaxi 從早先的免費體驗逐步過渡為收費體驗服務;
二是,Robotaxi 從測試示范邁入商業化試點探索新階段。
隨著 100 輛自動駕駛出租車投向市場,小馬智行將在廣州南沙全域 803 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開啟收費運營。
預計從 5 月起,廣州市民就有機會打到一輛「持證上崗」的自動駕駛出租車。
乘客可以通過 PonyPilot+ App 使用服務并完成支付,收費標準則按照廣州市出租車統一定價標準,起步價為首 3 公里 12 元。
隨著車隊規模逐步擴大,小馬智行提供的出行服務也將拓展至廣州市其他地區,惠及更多廣州市民。
小馬智行副總裁、廣深研發中心負責人莫璐怡表示,小馬智行在廣州南沙投入運營 100 臺自動駕駛出租車,將為小馬智行帶來數百萬人民幣的營收。
未來,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完善和車隊規模的不斷擴大,預計這一營收的增長速度還將進一步加快。
小馬智行 COO、上海研發中心負責人王皓俊表示,Robotaxi 獲得運力指標,對推動自動駕駛商業化是一個絕佳契機。
在自動駕駛出租車商業化初期階段,通過借鑒網約車收費模式,研究用戶出行需求、出行習慣、獲得用戶真實反饋等,有助于更精準把握 Robotaxi 的研發方向。
在規模化上,通過投入更多車輛,擴大 ODD 的運行范圍,逐步在不同天氣、不同時段取得技術突破,從而快速推動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
當然,獲得運力指標絕非易事。
自動駕駛公司在滿足公開招標流程后,需要滿足兩方面的檢驗:
首先是自動駕駛車輛需要滿足相關的安全技術指標。
首款通過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安全技術標準檢測的車型
小馬智行即將在廣州南沙投放的 100 輛自動駕駛車輛,是首款通過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安全技術標準檢測的車型——這是小馬智行獲得出租車運力指標的技術基礎。
同時,層層技術檢測也是為了確保普通民眾在出行時,能夠安全放心乘坐自動駕駛車輛。從這一點看,這與此前頒發給互聯網企業或出租車運營機構的網約車經營許可存在本質區別。
而這批通過檢測的車輛,搭載的是小馬智行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PonyAlpha X。
PonyAlpha X 于 2020 年 11 月發布,是小馬智行首個經由標準化生產的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
硬件上,PonyAlpha X 的車輛集成度顯著提升,提高了對振動、溫度、濕度、電磁等抗干擾能力,采用一體化設計,車頂傳感器裝置重量下降 22%,后備箱可使用率超過 90%。
軟件上,PonyAlpha X 可實現 200 米的全域視野,其中采用的補盲激光雷達和左向毫米波雷達,可以消除感知盲區,提升系統對于各類長尾場景處理質量和反應速度。
PonyAlpha X 背后代表的是小馬智行整在套標準化的系統設計及生產流程的成功探索:
從供應鏈管理、硬件模塊設計與生產、改制總裝到整體質檢、下線標定、道路測試等環節,建立系統生產流程,以確保所有車輛都能滿足高一致性和穩定性,以高標準通過檢測。
例如,小馬智行通過的一項檢測項目是整車淋雨試驗,自動駕駛車輛應滿足汽車行業標準 QC/T 476《客車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試驗方法》的整車淋雨要求,以應對廣州暴雨多變的極端天氣。
其次,自動駕駛公司的運營管理流程,也需要滿足一般車輛出租車運營企業相關的要求。
在這個基礎之上,小馬智行已經搭建一整套成熟自動駕駛技術平臺和運營體系。
2018 年底,小馬智行在廣州南沙區上線國內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PonyPilot+,在北京、上海、廣州、加州爾灣、弗里蒙特等中美城市為公眾提供 Robotaxi 服務。
截止到 4 月中旬的數據,PonyPilot+服務已完成超過70 萬次訂單。
尤其是自去年 11 月以來,小馬智行在北京開啟 Robotaxi 商業化運營以來所積累的產品經驗與用戶體驗,將成為小馬智行在廣州以及其他國內一線城市開啟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的寶貴財富。
莫璐怡表示,這是從政策層面第一次正式為自動駕駛公司頒發運營資質,有助于進一步打磨小馬智行的技術能力,也為未來大規模部署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術支撐。
據業內人士介紹,對于普通出租車運營來說,符合條件的公司均可依據國家及地方法規申請許可,但是此前僅針對符合技術規定的普通車輛,且不可允許進行違規改裝。
小馬智行此次取得出租經營許可最特殊的行業意義在于,明確規定符合技術標準的自動駕駛車輛可以作為運營車輛投放進出行市場中。而在此之前,任何許可都未明確頒發主體為自動駕駛車輛。
目前,除了在北京、廣州開展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試點外,小馬智行計劃到 2023 年前在國內其他一線城市實現 Robotaxi 商業化經驗的快速復制,并在未來五年內延伸至更多城市。
02
獲得出租車運力指標背后:
技術至上,安全為先
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兼 CTO 樓天城曾表示,「自動駕駛始終是由技術主導的硬科技,『無人化』和『規模化』決定了這項技術的高門檻,在做到這兩點之前,所有自動駕駛都是測試,無法稱之為產品。」
在他看來,自動駕駛汽車在做到不依賴安全員后,才能稱之為「無人化」。在多個城市實現自動駕駛車輛部署,才能達到「規模化」標準。
作為同時覆蓋乘用車與卡車業務的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圍繞無人化和規模化落地這兩個關鍵點,進行了諸多布局。
去年 6 月,小馬智行先后開始在北京、廣州進行無人化測試,截止目前已經積累近 20 萬公里行駛里程。
據莫璐怡介紹,從為受邀用戶提供近 1000 人次無人化出行服務看,用戶對小馬智行提供的出行服務整體反饋良好。
未來隨著政策進一步開放,小馬智行將在合適時機推出真正的無人化車輛,投入到商業化運營當中。
當然,去安全員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王皓俊認為,自動駕駛在無人化的過程中,應該始終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逐步展開無人化測試。
「進行無人化測試,需要針對不同場景和天氣積累大量數據,才能進一步擴大適配的范圍和運營環境。」
Robotaxi 的核心是提供移動出行服務,除了自動駕駛硬件成本進一步下降,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要做到「去人」,將人從車內挪到車外。
在未來,遠程安全員可以同時負責多輛自動駕駛車輛的常態化運營,通過降低人車比,從而真正降低移動出行的整體成本。
在實現無人化過程中,小馬智行采用了一種叫做 RA(Remote Assistance,遠程輔助平臺)的方法。
通過這種方式,遠程安全員可以為無人車提供指導性決策,而不是向車輛直接下發操作指令。例如,面對臨時封路等特殊路況時,適時執行倒車、繞行、靠邊停車等遠程決策指令,從而完成脫困。
要真正實現無人駕駛,需要部署規模化、無人化的車隊,小馬智行也正在探索一條量產之路。
在小馬智行看來,自動駕駛的規模化部署,最終提供的是合規且舒適的服務。因此,前裝量產是推動自動駕駛落地的最有效路徑。
今年 1 月,小馬智行發布了第六代自動駕駛系統方案。
相較于 PonyAlpha X,新一代系統在傳感器和選型上都有一次全新的升級:集成度更高,與車身的一體化程度也更高。
無論是從造型設計、零部件研發及選型、軟硬件耦合,還是從安全冗余及系統裝配生產等方面,這一代的系統均瞄準車規級量產。
第六代面向 L4 車規級量產設計的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外型設計、傳感器及計算平臺方案,將在 2023 年上半年投入自動駕駛出行服務(Robotaxi)的日常運營。
實現真正的量產前裝化,除了要解決系統生產一致性的問題以外,也需要自動駕駛公司與整個產業鏈進行更深度的合作。
從 2021 年以來,小馬智行先后與一汽南京/廣汽等車企、出行平臺如祺出行、地圖供應商四維圖新、激光雷達公司禾賽科技、英偉達等芯片公司等上下游公司建立合作關系,以確保在未來 3 到 5 年,自動駕駛迎來大規模部署時,小馬智行有足夠的能力進行應對。
與此對應的是,如果自動駕駛車輛實現單車盈利,自動駕駛的商業化也將進入大規模的爆發期。
據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報告的數據顯示,截至 2021 年底,小馬智行在廣州開展的測試里程全市第一,貢獻了廣州市自動駕駛測試里程一半以上。
其中,小馬智行積累的測試里程中自動駕駛模式占比高達 98%,超過行業均值 70.6%。
這些數據表明,小馬智行在廣州落地商業化服務的技術護城河,不僅體現在行業領先的技術實力、研發效率上,也體現在安全為先的核心理念上。
03
廣州開啟混行試點:
政策是自動駕駛商業化的直接推手
政策作為自動駕駛商業化的重要推手,讓自動駕駛變得「有法可依」。
2021 年 7 月,廣州市發布了《關于逐步分區域先行先試不同混行環境下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應用示范運營政策的意見》《在不同混行環境下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應用示范運營的工作方案》兩個政策文件,拉開了自動駕駛混行試點的序幕。
從兩份政策文件看,廣州自動駕駛混行試點有四個特點:
一是逐步分區域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混行試點;
二是分階段穩步推進自動駕駛混行試點;
三是以最大化保障公共安全為前提,推進混行試點;
四是成立專項工作組統籌推進自動駕駛混行試點。
此次將自動駕駛車輛納入出租車規范經營并為自動駕駛企業頒發出租車經營許可,是廣州南沙區落實混行試點政策的重大創新突破。
自動駕駛要想真正實現商業化運營,不僅需要出行平臺、自動駕駛系統集成商以及車企組成的強大生態,更重要的是政府框架的落地,需要政策法規、相關標準的大力支持。
今年 1 月,廣州市南沙區發布《南沙區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實施細則(試行)》,提出在廣州市已劃定三級測試路段合計完成自動駕駛里程不少于 20 萬公里測試,且未發生主動責任交通事故及失控狀態的,可按照相關規定開展示范運營,優先支持符合混行試點安全技術標準(乘用車)車輛在區內開展自動駕駛出租車示范運營。
此次給小馬智行頒發的出租車經營許可,是在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混行試點政策下頒出的第一個,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道路運輸經營許可。
中標通知書中明確的給予自動駕駛車輛出租車運營許可,這是首次從政策層面賦予自動駕駛車輛運營服務和普通車輛運營服務同等的地位。
廣州開啟自動駕駛混行試點,毫無疑問是小馬智行推進大規模商業應用的關鍵一步。
在拿下國內首個自動駕駛公司獲得出租車經營許可后,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兼 CEO 彭軍立下 Flag,「我們有信心為公眾提供優質、領先的服務體驗,為整個行業提供標桿性的自動駕駛商業應用。」
有了政策的加持,下一步,小馬智行計劃在 2023 年前在其他一線城市落地自動駕駛出行商業化服務,在 2025 年之前將成功經驗拓展至更多城市。
兩位創始人親測,小馬智行秀出頂級自動駕駛技術
小馬智行對安全紅線絕對敬畏
小馬智卡來了!中國估值最高的自動駕駛獨角獸首曝卡車戰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7366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