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將至,迎來的是一年一度的畢業季。畢業生們口頭中說“一畢業即失業”的話語,還真不是泛泛而談。
據數據顯示,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首次突破千萬大關,為1076萬人,比2021年增加167萬人。畢業人數創下了歷史高峰。智聯招聘《2022年第一季度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顯示:截至4月中旬,46.7%求職畢業生拿到offer,15.4%的學生已經簽約。
圖片來源:搜狐網
簽約就可高枕無憂了嗎?在疫情影響下,招聘方解約也不是不可能,5月份理想、小鵬汽車就相繼出現了解約事件,其中又有什么隱情呢?
(理想one)
(小鵬P7)
理想、小鵬陷入“解約門”
5月11日,有網友在某網絡平臺曝光了理想汽車在5月份毀約2022屆畢業生校招的事件。據了解到的消息,其中有多名同學已經和理想汽車簽完三方協議,等待的是準備入職的事宜。
圖片來源:頭條新聞
不料,還沒畢業卻收到理想汽車的崗位調整通知書。而理想汽車所給到的回應只是業務架構上的調整,涉及到的同學將在公司內部進行崗位的調整,對沒有崗位匹配的同學將采用解約方式,并作出一個月的工資的補償。
5月19日,小鵬汽車也被曝出單方面毀約應屆生的事件。廣州一名即將畢業的王同學反應,去年通過校園招聘的方式,獲得了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發放的offer。不曾想到的是,5月份小鵬汽車竟以業務調整的緣由,把王同學給拒了。當然,不單單只是王同學一人面臨著此問題,牽連到的學生共二十余名。
圖片來源:新浪科技
在通過多方面的信息查詢得知,小鵬汽車的回應僅稱是部門崗位調整與績效優化所致,將與涉及到解約的學生繼續溝通,妥善處理。后續據部分解約同學透露,僅收到小鵬汽車的5000元違約金賠償。
銷量跟不上只能降成本
針對理想、小鵬汽車的做法,不僅讓筆者多加思考起來,究竟為何兩家車企不惜以損失企業自身的信譽以及品牌形象為代價作出此類舉動?
(理想one)
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我們不妨來看看兩家新能源車企近半年來的銷量如何。
(小鵬P5)
理想汽車2021年11月~2022年4月份,其銷量分別為,13485、14087、12268、8414、11034、4176輛;小鵬汽車2021年11月~2022年4月份,其銷量分別為,15613、16000、12992、6225、15414、9002輛。
依數據看,理想、小鵬在今年4月份以前的銷量還是堅挺的,4月銷量都出現了下滑,其中理想汽車4月份的銷量更為不容樂觀,較于上月下滑62%。雖說單憑月銷量的狀況是不能體現出車企當前經營狀況,但數據卻實實在在反應了公司的銷量大不如前。
理想、小鵬作為造車新勢力的頭部車企,雖然銷量可觀,但還未實現盈利,當面對疫情、芯片短缺等不可控因素,不得不從各方面控制成本,如此看來,二者解約的舉動,可說是無奈之舉。俗話說:救人先救己,而受疫情影響深陷其中的理想、小鵬汽車又是如何自救呢。
車企“自救”找出路
4月29日,四川理想智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0000萬元人民幣,其經營范圍就包含電路芯片、汽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等多項業務。這很有可能意味著,理想汽車開始布局汽車芯片的設計,未來自研芯片極有可能自家的車型上。
而小鵬汽車,則是從關注芯片廠商開始布局。何小鵬表示,建立一個強大的跟芯片、跟嵌入式相關的技術團隊,能夠在數月內根據芯片動態變化而將整個車的相關技術平臺進行變化,是非常重要的。
說完理想、小鵬汽車,怎么能少得了三劍客之一的蔚來汽車。蔚來汽車則是在電池上動起了心思,根據上海企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平臺顯示,蔚來汽車計劃在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新建研發項目,其中鋰離子電芯和電池包的研發項目就包含其中。
總結
最后,看似單方面車企與應屆畢業生解約的問題,實則也反應了新能源車企目前所面臨的產能供應鏈問題,在海內外新冠疫情未得到完全控制的情況下,汽車配件、芯片、電池的供應仍是個難題。這一難題無疑也是一把雙刃劍:淘汰掉弱小車企,而能“自救”的、有技術創新的、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車企,何嘗不是一個新的機遇?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EV情報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7613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