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據德國《商報》消息稱,大眾集團的奧迪在慕尼黑提起訴訟,指控稱:中國汽車制造商——蔚來汽車,侵犯了奧迪的商標權。
從奧迪方面的解釋來看,奧迪認為蔚來ES6和ES8兩款車,侵犯了奧迪S6和S8的商標權,在名字上容易讓消費者混淆。
事實上,奧迪S6和S8都只是燃油轎車,而蔚來ES6和ES8是純電動SUV,兩者之間并沒有瓜葛。
對此,奧迪中國于6月17日對媒體表示:“此事等待法律層面的澄清。”
而蔚來汽車則在6月19日表示:“不對正在進行的訴訟發表評論。”
話雖如此,這一事件卻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并在6月17日登上了微博的熱搜榜單。
對此,小鵬汽車副總裁李鵬程在微博表示:“多少有點師出無名。”
許多網友也表示贊同,紛紛表示:“這也能扯上關系?”
醉翁之意不在酒
其實在之前也有類似的商標侵權案件,例如在2019年6月,雪鐵龍在法國提起訴訟,狀告極星“商標侵權”。
雪鐵龍認為極星的logo與雪鐵龍的“人字形標志”及其子品牌DS汽車的標志非常相似,可能會讓消費者產生疑惑。
案件最后以雪鐵龍的勝訴告終,法院判決極星品牌不能在法國使用標識至少6個月,并繳納15萬歐元的罰款。
受到此事件的影響,極星品牌尚未在法國銷售就關閉了其在法國的網站。
相似的案情不得不令人懷疑:奧迪是否在使壞?
大家對奧迪的懷疑不無道理,因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實在太過強大。
而據市場調研機構 INSIDEEVs 統計,作為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車市場,2021年德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9.01萬輛,同比增長72.7%。2021年,德國對外出口新能源汽車29.2萬輛。
但與中國的數據相比,德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就相形見絀了。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350萬輛,同比增長169.2%。同時,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出口國,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對外出口54.49萬輛,其中的歐洲市場約占1/4。
強大的工業實力,是中國新能源產業驕傲的底氣。面對這樣的對手,奧迪做出這樣“石樂志”的行為也可以理解。
蔚來汽車惹了誰
而作為新能源出海的排頭兵,蔚來于2021年5月開始進入挪威市場,旗下的蔚來ES8與蔚來ES6也同步開售。
2022年1-5月,蔚來在挪威銷量為404輛,另有604輛ES8等待到貨。據蔚來官方稱,計劃在今年內向德國、荷蘭、瑞典和丹麥推出新車。
其中,包括近期在國內上市的ET7,將作為在德國上市的第一款車型。ET7作為蔚來家族中的豪華旗艦轎車,最大功率達480千瓦,最大扭矩達850牛·米,最快3.8秒破百,且擁有超700km續航里程。
而奧迪旗下與蔚來ET7對標的產品,無疑是即將上市的A6 e-tron。雖然奧迪尚未公布具體參數,但據業內人士估計,A6 e-tron的最大功率可達350千瓦,最大扭矩可達800牛·米,續航也將超過700公里,基本參數與ET7相當。
此外,A6 e-tron還將采用270千瓦高壓充電技術,只需充電25分鐘,即可實現5%-80%的補能。
但說到補能,蔚來的換電技術也不得不提。
目前蔚來與殼牌汽油已經達成了協議,將在歐洲建立自己的換電業務。而根據蔚來換電站在國內的實際表現,換電的全流程一般僅需要5-10分鐘,與加油的耗時相當。這對于歐洲用戶來說,將提供一種全新的體驗。
對于奧迪而言,在今后的歐洲新能源市場,蔚來汽車無疑將會成為一個潛在的對手。在自己的地盤上先下手為強,通過調查、禁售、判決等法律手段將蔚來擠出市場,這無疑符合西方商戰中常見的“零合思維”。
結語:反觀國內,比亞迪與長城汽車互贈商標一時成為美談,奧迪這次的 “侵權鬧劇”與之相比,格局明顯就小了。
而就產業發展的趨勢來說,開放與交流是無法阻擋的歷史潮流,也只有良性競爭才能取得雙贏發展。
而歷史的經驗也證明:那些倒行逆施的老古董,最后也只能自食苦果。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EV情報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7802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