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映璇汽車工作室】@工科女的車庫
問界M7上市了,三款車型售價31.98-37.98萬元。這款車究竟怎么樣?我們從技術角度來解析一下。
問界M5已經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了。3月份和4月份單月銷量都超過了3000輛。尤其4月份,銷量僅次于理想ONE。
M7又來了,它和M5的定位不一樣,它直接對標的是理想ONE,間接分割的是像寶馬X5等這樣的中大型豪華S U V的市場份額,還有一些七座豪華MPV的市場,比如說像埃爾法、雷克薩斯LM。這是官方的一個定位表述。
當然能否成功還得看它的產品實力。
很多網友感興趣的是,M7在M5的基礎上究竟有什么進步?有什么亮點?我們就來詳細研究一下它兩技術參數的對比。
我們會發現,與M5對比,M7的參數有些出乎意料的地方。比如:軸距。因為M7車長尺寸比M5大了一圈,超5米車長,從雙排五座變成了三排大六座。它的車重也增加了近100公斤。從M5的2.22-2.34噸,增加到2.34-2.45噸。
按照常理,M7的軸距應該比M5大一些才對,比較奇怪的是,M7軸距2.82米,比M5的2.88米還少了60mm。所以,它的第三排,首批媒體評測結果是比較小。
其背后的原因估計得從東風小康的車型平臺尺寸找原因了。大家都知道,東風小康的車型平臺都是小面包和輕卡的,來做這樣一款超過5米車長的中大型家用SUV,滿足大軸距的要求,可能有些困難。
同樣的問題出現在前輪距數據上,M7比M5小了20mm。或許正是因為車輛前部的橫向空間縮小了,以致于M7的前懸架都放不下體積更大的雙叉臂獨立懸架,而只能用更簡單體積更小的麥佛遜懸架。而M5的前懸架是四球節雙叉臂的。之前我們講過。M7的前懸架簡配成麥佛遜,這個會對它的駕駛和操控帶來一些影響的,我們在之后有實車試駕時再說。
除了這個變化,其他如電池和增程用發動機,兩款車幾乎無限接近。電池也是M5一樣的40度大電池組,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增程用的發動機依然還是代號為H15RT的東風小康的那款1.5T渦輪增壓,壓縮比15:1的混動專用發動機,發電效率依然還是3.2度電/升油。在M5試駕時,這款發動機的表現還中規中矩。
再來看M7的電機,又是出乎意料。功率沒增加反而還下降了一點。以兩款車的四驅旗艦版為例,問界M5前電機165kW/315N.m,采用交流異步。M7前電機只有130kW/300N.m, 采用永磁同步。由于M5上的后電機采用的是華為DRIVE ONE的3合一電驅動系統,體積非常緊湊。推測,M7上,這個130kW前電機也采用的是華為的DRIVE ONE的3合一電驅動系統,因為,前面空間小了,華為電機能節省空間。
車重增加了100公斤,電機功率下降了35kW,0-100加速,官方成績,M7 也從M5的4.4秒增加到了4.8秒。
當然,這些變化好像也不會對M7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因為它的定位是更加穩重的中大型SUV,對標的是寶馬X5這樣的。 它是以偏舒適和穩重為主的,而不是偏 運動偏性能的。即使下降了35kW,總功率依然還有330千瓦。足夠輕快地拉動一個2.45噸的車了。雖然比不上比亞迪唐四驅動輒360-380kW的總功率,但是比理想ONE的245kW的總功率已經大不少了。比寶馬X5、埃爾法、雷克薩斯LM等燃油SUV或者MPV的功率就更大了。
用更小的前電機,不僅節省了空間,而且成本也會有所下降,同時穩定性也有望提升一點,所以,M7這么做,看起來問題不大。
而且,從M5的購買用戶來看,用戶大多數都是北上廣一線城市嘗鮮的科技愛好者們,它們大多是沖著華為的鴻蒙座艙和車機系統,華為SOUND音響等這些去的,甚至好多人買回來之后直接在車尾扣上了華為的LOGO。特別是這款M7上,在座椅豪華上更加用心,零重力的二排專享座椅也是一個新的亮點。25.6英寸的2K的高清大屏,2個帶40W快充功能的無線充電,還帶單獨的降溫等等,都非常的華為。
所以,M7的賣點其實已經很清晰了。另外華為余承東曾表示:今年的銷量目標3萬臺,實際上今年已經過去一半了。只完成了1萬臺。所以壓力還是蠻大的。那么,這款車能不能給幫助達成目標呢?歡迎觀點挑戰,但是必須有理有據。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映璇汽車工作室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7928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