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Bruce
編輯 | 德新
一批真正的無人車打進了出行隊伍,并且開始向公眾收費了。
8月8日,百度首批去掉主駕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車輛在重慶、武漢兩地開啟付費出行服務。和以往你打無人車時會看到主駕座位上坐著一位安全員不同,這次車里真的沒有安全員了。
這背后,是政策在為無人車公司開放綠燈。
根據剛剛公布的《重慶市永川區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道路測試與應用管理試行辦法》,和《武漢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管理實施細則(試行)》,重慶、武漢兩地開始允許獲得通知書的示范應用主體開展車內無安全員的遠程測試、示范和商業運營。
兩城政策出臺后,百度成為了唯一獲準運營資格的企業。現在,用戶已經可以通過百度旗下的“蘿卜快跑”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打到在這批無人車了。
百度此次在商業化再進一步有其背景。
2021年12月,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正式落地重慶市永川區。14臺自動駕駛車輛在永川區取得主駕有人的商業化示范運營許可,到今天開展了7個月的示范運營。
永川發布對這一段運營的評價言簡意賅,“市民出行體驗良好”。
這句評價,往高了說可以理解為百度無人車給永川帶來了一種新體驗。往低了說,百度的這14臺車在過去7個月里,至少沒有給永川當地添麻煩。
實際上,百度之所以能獲得此次主駕無人商業化測試,是在符合一定條件下才能提出申請的。據了解,以五代車為例,申請無人化運營,需要累計跑滿單車數千公里的里程要求,有一定的載人訂單,且不能發生有責事故,方可提出申請。
今年8月初,永川為百度無人車提供更大的權限,允許主駕無安全員。
我們了解到,在放開主駕無安全員之前,本次投放的無人商業化示范運營車輛,還經過了副駕有人道路測試,以及后排有人道路測試階段,積累了數萬公里的安全運行里程積累和充分的功能性能驗證。也就是說,百度是一步步地讓車上的安全員離汽車方向盤更遠的。
來看一下百度首批投入收費運營的無主駕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車。
這批全無人自動駕駛車,采用的是百度的第五代車型Apollo Moon,單車成本48萬,感知硬件配置更高,有很高的乘坐舒適度。
目前,這批無人車按照網約車專車的收費模式進行定價。
初期試運行階段,百度給出了一個非常大的折扣,基本上一折計費。以里程和時長作為計費單位,起步價16元,里程單價2.8元/公里,運營時間為09:00-17:00。
現在,在重慶永川打一輛滴滴專車,15公里的車程,專車費用大概40多元。
如果乘坐百度無人車的話,打一折后大概5塊錢。相當于5塊錢,能乘著百度無人車去15公里的半徑范圍內任何地方。
那么,車足夠安全嗎,出了事故誰負責?
對于去除主駕安全員,百度其實已經積累了大量經驗。
2021年10月,百度展示了自己的第五代自動駕駛車,Apollo Moon極狐版、威馬版、埃安版,并在北京首鋼園區開放了Apollo Moon極狐版試乘體驗,當時體驗時,便是去掉了主駕安全員,車上實現了除乘客外再無他人。
接近一年的去主駕安全員經驗之下,讓百度這次有底氣在重慶、武漢進行商業化運營了。
對于這次開放的首批無人車,百度提供了技術層面的三重保障。
第一重保障,無人車上搭載的單車智能系統。通過百度自研的車輛泛感知系統和決策系統,來識別道路環境,分析其他交通參與者的行為以及做出合理的規劃。
第二重保障,冗余監控系統和冗余防護系統。這個系統會監控到車輛的整個的系統運行狀態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的話,就會啟動保護系統,讓車輛進行緩慢的剎車,或者是停靠到路邊。
第三重保障,平行駕艙系統。平行駕艙基于國內特有的5G基建環境搭建。遠程駕艙的車隊可以通過在遠程駕艙這套系統,由云端安全員在遠端實時觀察車輛的運行狀態。
遠程駕艙更多的責任是脫困。當車輛遇到困境時,會要求遠程駕艙進行協助。上線全無人駕駛初期,遠程駕艙是一比一的對于車輛運行狀態進行監控和保護。正常情況下,一個遠程駕艙可以同時監控和服務將近10輛無人車。
服務層面還有另外兩重保障。
一重保障是服務調度系統,可以通過百度的精準的服務調度和服務提供系統,保障大家接收到的服務都是公平可靠的,不會出現所謂的挑單挑乘客的事情。
第二重保障,是整個運行保障系統。可以保障車輛在運行的過程中各位乘客行駛中的安全。如果用戶在行駛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或者是麻煩的話,可以隨時通過遠程運行保障系統和客服中心,與后臺保障系統進行連線,確保行駛安全。
據了解,百度的無人車服務還會配備地面保障救援人員,這些救援人員的響應會更加迅速。與我們日常開車時撥打救援公司后可能單小時或一個小時趕來不同,百度無人車的地面的保障人員,要求15分鐘以內必須到達現場。
百度將無人車運行區域分成網格,所以這些地面保障救援人員也叫網格保障員,以保障服務的人員能夠在規定的時限內到達。
那么,極端情況下,無人車出了交通事故后誰擔責?
今年8月1日生效的《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中明確,“完全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在無駕駛人期間發生道路交通安全違法情形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對車輛所有人、管理人進行處理。”
也就是說,百度這次開放的無人車服務,發生交通事故后責任將完全由百度和相關平臺一方承擔,乘客可以完全放心地嘗試無人車出行了。
到目前為止,百度已經在全國30多個城市部署了自動駕駛測試,自動駕駛測試總里程超過3200萬公里。蘿卜快跑平臺上,以第四代百度無人車為主的帶有主駕安全員的打車服務,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獲得了100萬個訂單。
這次在重慶、武漢兩地開啟付費運營的百度無人車,進一步撕開了出行服務的一道口子。
這道口子,就是在現有的出租車、網約車之外,出現了無人車出行這一新的物種。
“允許我們做全無人運營,坦率講,是打開了未來整個產業的大門。我們從現在開始在做的,大家可以認為是服務測試,或者是認為是產業模式的測試。”百度智能駕駛運營管理部資深高級專家吳瓊說。
百度的目標是逐步在全國開展無人車出行服務,按照計劃,2025年在65個城市落地,2030年在100個城市落地。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百度的第六代無人車RT6,單車成本降到了25萬元,已經非常接近今天網約車平臺上的車輛價格。
目前,為了更好的安全性,去主駕安全員的無人車服務將以百度五代車為主,我們車輛里面配備的各種冗余系統會更齊備一些,百度Apollo RT6量產后,將更多采用RT6車型。
那么,多少車輛、多長時間可以跑通無人車出行的商業模式?
吳瓊認為,無人車模式本身,其實已經被證明是可以跑通的。從百度做了三年主駕有人的數據來看,成本主要在于車輛成本以及為車輛配備的人員成本上。接下來要跑通的是究竟哪些原來司機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要被挪到車端。
最后,讓我們做一個暢想。第一階段,百度這一批無人車如果能順利地運行一年,便會迅速在全國進行大規模部署。第二階段,百度的RT6真正量產并大規模投放,先選擇某個地區試點,一定會沖擊當地的網約車服務,實現穩定的運營服務后,同樣會迅速在全國大規模部署。第三階段,便是無人車向網約車、出租車發起真正沖擊的時刻。
一旦無人車的自動駕駛技術足夠成熟,出行服務平臺上的人類司機將真正感到壓力,但對于一個城市來說,越來越多的無人車自由穿行在街道上,那時真的會有一種科幻世界的味道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HiEV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8230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