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L8 來得如此突然,更沒想到李想的「One more thing」還帶來了理想 L7。
9 月 30 日,在理想 L9 首次交出破萬交付量的節點,理想 L8、理想 L7 在同一場發布會上,接連亮相。
其中,理想 L8 共有兩款車型,將于 11 月份開啟交付:
理想 L8 Pro:35.98 萬元
理想 L8 Max:39.98 萬元
而理想 L7 同樣帶來兩款車型,將亮相 11 月份廣州車展,并在 2023 年 2 月底開啟交付:
理想 L7 Pro:33.98 萬元
理想 L7 Max:37.98 萬元
一場發布會,兩款產品,堪比電子科技產品的發布速度,讓同行望其項背。
實際上,L8 比預期提前了足足 2 個月上市。
中國 40 萬級別的新能源 SUV 市場,除了小鵬 G9、阿維塔 11、Model Y 等車型,現在用戶又多了一個新選擇。
01、相比理想 ONE,理想 L8 有哪些升級?
作為官方宣稱的「40 萬以內最好的六座 SUV」,理想 L8 在理想 ONE 的基礎上做了不少的升級。
從外觀上,理想 L8 已經絲毫看不出來理想 ONE 的影子,反倒是和理想 L9 非常相似。
總體來說,相比理想 ONE,理想 L8 在外觀、內飾、機械素質、智能配置等從內而外都已經是一款全新的車型。
首先,是整車尺寸變大。
理想 L8 尺寸方面,長 5080mm,寬 1995mm,高 1800mm,軸距 3005mm。我在車內的感受也是比理想 ONE 稍微寬裕一些。
動力方面,L8 從三缸發動機升級到了大家所喜聞樂見的 1.5T 四缸,搭載最大功率 330kW 電機,最大扭矩達 620 牛米。既可以滿足城市通勤,假日也可以到郊區跑一跑。
百公里加速 5.5 秒,WLTC 綜合續航 1100km。此外,四驅還有魔毯空氣懸架,都是標配。
在輔助駕駛方面,理想 L8 配置都進行升了級。
2021 款理想 ONE 用了 2 顆地平線征程 3 芯片、5 個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雷達。
理想 L8 則可選地平線征程 5 芯片或者是英偉達雙 Orin X 芯片和激光雷達,標配已經可以實現高速 NOA 導航輔助駕駛,高配可以實現L4 級別自動駕駛。
值得一提的是,L8 搭載的地平線征程 5 芯片為全球首發。
在智能座艙方面,2021 款理想 ONE 采用的是高通 820A 芯片,理想 L8 采用了高通 8155 芯片,高配版車型甚至上了兩顆。
7.3.4 杜比全景聲影音系統、含 HUD 的前排四屏交互系統、3K 的顯示屏、NOA 導航輔助駕駛都將全系標配。
簡而言之,理想 L8 的整體產品力明顯高于現款的理想 ONE。
02、理想 L8 和理想 L9,傻傻分不清楚?
理想 L8,和理想 L9 又有哪些區別?
我舉個很好理解的例子,L8 和 L9 的關系,就是 iPhone14,14Plus,14Pro 以及 Pro Max。
兩款車的外觀很像,但在配置、空間上大有不同。
首先,L8 定位中大型 SUV,L9 則是定位全尺寸 SUV。
車身數據方面,L8 比 L9 短 13.8 厘米,車寬窄 3 厘米,軸距短 10 厘米。但兩款車型的前臉、側臉和后車身都十分相像。
雖然尺寸的變化很細微,但是坐上車才能感覺到空間的差異。
如果說 L9 是 180 平三居,那 L8 就是 120 平三居的感覺。
還有配置上差異:
理想 L8 標配的是 20 寸輪轂,小于 L9 的 21 寸。
L8 電池電量比 L9 要小。L8 電池 42.8 度,L9 電池 44.5 度。L8 WLTC 純電續航 175 km,L9 是 180km。
綜合工況下,L8 和 L9 CLTC 總續航里程都是1315km,WLTC 總續航里程是 1100km。
原本在理想 L9 標配的車內后排小桌板、二排腿托、冰箱,到了理想 L8 這里都減配了。
總得來說,就是不同價格對應不同配置,L8 為不同需求的消費者都準備了最佳方案。
03、L8 對于理想的意義
伴隨著理想 ONE 停產降價、L9 剛剛交付一個月的時間節點,理想為什么會選擇這個時候上市 L8?
我們首先要理解 L8 這一款車對于理想品牌的意義。
表面看,L8 是 ONE 的換代車型,延續、升級了理想 ONE。
ONE 的換代,使 L8 順利并入了 L 系列家族,形成更清晰的產品序列,更容易被消費者記住。
但是 L8 更深層次的意義,可以理解為理想對過去的徹底斷臂。
試想一下,理想完全可以將 L8 命名為 2022 款理想 ONE,但理想卻沒有這么做。
這足以說明了 L8 的意義不僅僅于此,它還背負著品牌換新的使命,以及李想對未來更長遠的考慮。
李想在多次公開場合都強調過理想品牌要學習蘋果。
蘋果的核心理念,在于以一個奢侈品的價格,就能享受到非常高級別的產品體驗。李想把蘋果的理念復刻到了汽車上。
首先是成本控制。
從 L9 開始,到 L8,以及往后的 L 系列,無論是產品命名、生產,都將趨于規?;a。
理想遵循的是一套配置控制成本的理論,將配置做成標配,表面上是車企在賠錢做買賣,但實際上,以理想 L9 為例,一年賣出15 萬輛,每輛車的分攤成本可能只有 100-200 塊錢。
另外,標配的意義還能避免車企與用戶之間的互相算計,也能夠為用戶降低后續換車帶來的資產損失。
其次,理想作為第一個要學習蘋果的車企,將蘋果先進的生產理念引入了汽車行業,這種從內而外的改變,已經影響、甚至是引領了汽車產品序列的趨勢。
就在前不久,小鵬 G9 按車型配置的命名方式由原來的「G、E、X」改為現在的 Plus、Pro、Max」,足以說明這已經成為趨勢。
我們表面只看到,理想推翻了過去的設計,丟棄了過去的功名,L9 和 L8 讓理想 ONE 銷量直接腰斬。但實際上,這只是理想巨變前必須經歷的陣痛。
隨著市場發展,理想也開始在更多的細分市場投放新品。
不僅在增程市場持續投放新品,預計明年理想還將會推出純電車型以及第一款 20-30 萬元的中型車。
作為爆款理想 ONE 的接棒,理想 L8 會成為 40 萬以內家庭用戶首選的中大型 SUV 嗎?這款車會再次創造銷量奇跡嗎?
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8622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