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電動汽車的優點,很多人能列舉出一大堆:出行成本低、不限號、動力強等等。
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充電難、充電慢、續航不足等等。
但有一個因素似乎是被忽略了:電動汽車很貴。
比亞迪現在均價已經超過了17萬元,這顯然超過了大多數家庭的承受能力。
但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
在全球電動汽車兩大重鎮中國和美國,電動汽車的價格都在向燃油車看齊。
01
特斯拉如何帶動美國發生“降價潮”?
這段時間,特斯拉的全球大降價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特斯拉Model 3在美國的起售價跌至42990美元,符合稅收減免政策的消費者甚至僅需35500美元,這個價格比美國新車的平均售價低了12500美元左右。
根據彭博社等媒體的測算,目前Model 3在美國平均售價比美國新車平均售價低了4930美元。
這顯然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在價格上,燃油車已經沒有優勢。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電動汽車注冊量達到75.6萬輛,特斯拉注冊量達到48.4萬輛,占比達到64%。
這樣的行業巨頭大幅降價,福特、通用等廠商也被迫跟風。
這樣的價格戰,會導致電動汽車價格進一步下探,燃油車最大的優勢蕩然無存。
02
中國新能源市場已經開啟新階段?
特斯拉的大降價,在中國市場上也引起了強烈反響,不少新能源汽車廠商紛紛降價或者變相降價。
但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即便大降價之后,在中國月銷量仍只有2.6萬輛,不足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十分之一。
這樣的體量,遠不足以撼動國內新能源汽車價格體系。
中國新能源車型降價,是行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導致的。
國內主流新能源廠商銷量持續上升,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帶來成本下降。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跌,廠商采購成本大跌。
增長率放緩,競爭加劇,廠商以價換量。
上述種種,都是直接的影響因素。
總體來看,中國新能源車型平均售價降低是必然趨勢。
特斯拉等廠商降價后銷量不及預期,后續有可能繼續大幅降價以求生存。
03
2025年前后電動汽車性價
比將超過燃油車?
早在2019年年初,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就表示,2025年前后電動汽車性價比將超過燃油車。
目前看來,這個預測略顯保守。
截止2023年1月,國內新能源新車滲透率已經達到25.7%。
乘聯會等機構預測,2023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到850萬輛。
這樣的表現均超出此前外界的預期。
或許不用等到2025年,電動汽車的售價低于燃油車就會成為普遍現象。
結束語
客觀來說,現在主流電動汽車動輒一二十萬的售價的確偏高,但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技術升級、規模提升之后的降價,現在國內新能源市場正在按照這個方向前進,有興趣的人可以稍微觀望一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西游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9667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