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了2023年2月國內動力電池的月度數據。
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41.5GWh,同比增長30.5%,環比增長47.1%。1-2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69.6GWh,累計同比增長13.3%。
裝車量方面,我國動力電池2月總裝車量21.9GWh,同比增長60.4%,環比增長36.0%。1-2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38.1GWh, 累計同比增長27.5%。
從整體數據上不難看出,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多帶動了動力電池裝車量的回暖。
2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共有39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動力電池企業動力電池裝車量分別為18.7GWh、20.2GWh和21.6GWh,占總裝車量比分別為85.3%、92.2%和98.4%。
2月份,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前十五名的企業從高到低分別是: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LG新能源、欣旺達、蜂巢能源、孚能科技、瑞浦蘭鈞、捷威動力、天勁新能源、力神、鵬輝能源、正力新能。
前兩名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共裝車17.1GWhh,占比達77.95%,強勢占據了絕大多數動力電池市場份額。
不過,寧德時代作為龍頭企業雖然仍穩居第一,其市占率卻在持續下降。
寧德時代的應對
在所有動力電池企業中,寧德時代裝車量9.6GWh,位居榜首。然而其市占率卻同比下降了4.2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了0.7個百分點。
2月份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車量市占率為43.76%。自去年11月份以來,這已經是市占率下降的第四個月了。
此前,寧德時代公布了2022年財報。2022年,寧德時代營業總收入為3285.94億元,同比增長了152.1%;凈利潤為307.29億元,同比增長了92.9%。2022年,寧德動力電池全球市占率達37%,連續六年位居全球第一。
近年來,動力電池的一些核心原材料價格上漲對整個新能源產業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比如碳酸鋰的價格波動。
原材料價格走高,帶給寧德時代的是利潤空間的壓縮。去年一季度,寧德時代的毛利率低至14.5%,但是到四季度,這個數字又上升到了22.6%。
鋰價上漲,寧德時代采取的應對措施是將漲價的壓力推給下游的車企。去年四季度,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的均價上漲至1.21元/Wh,而一季度時價格僅為0.92元/Wh,漲幅高達32%。如此一來,被緊緊逼迫的下游車企逐漸開始想方設法擺脫困境,部分動力電池企業也開始走上了自主研發生產的道路。
不過,雖然寧德時代通過轉嫁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而獲得了高額收益,也間接導致其市場占有率的下降。
而寧德時代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近期寧德推出的“鋰礦返利”計劃可以說就是意圖搶奪市場份額的一個舉措。該計劃規定簽署這項合作的車企,需要承諾將不低于80%的電池采購量給寧德時代,而未來三年內一部分動力電池的碳酸鋰價格將以20萬元/噸結算。
“鋰礦返利”的另一原因
2月份,比亞迪的動力電池裝車量達到了7.5GWh,占比34.19%,而其去年同期市占率只有21.24%。如今,比亞迪市占率與第一名寧德時代的差距已經縮小到了10個百分點之內。在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方面,比亞迪則是以接近50%的市占率超越了寧德時代。
事實上,自去年開始,比亞迪已經逐漸對寧德時代的市占率形成了威脅。寧德時代雖占據約一半的市場份額,但近幾年來這個數字在逐年下降。與此同時,比亞迪與寧德時代的差距在越來越小。
數據顯示,1、2月份國內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車量25.9GWh,占總裝車量68%,累計同比增長55.4%。比亞迪裝車量達13GWh,市占率超過50%,比第二名寧德時代高出約16個百分點。單就磷酸鐵鋰電池領域而言,比亞迪的地位用數據就能體現。
不同于整個新能源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一直以來比亞迪生產電池基本都是用于自供。在動力電池的市場,二者并非針尖對麥芒的“死對頭”,并且自產自供的比亞迪也不可能實現和行業內被稱為“寧王”的寧德時代勢均力敵的對抗。
不過,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表現太過耀眼。2022年比亞迪總銷量186萬輛,占據了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27%的份額。這就直接分走了其他的新能源車企的蛋糕。
眾多客戶遭到打擊,直接影響了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的裝車。
據悉,比亞迪今年還將銷量目標持續提高到了350-400萬輛。這個目標對于其他車企來說,無疑是一個赤裸裸的“威脅”。
而對于寧德時代而言,警鐘已然敲響,必要的舉措一定要拿出來。“鋰礦返利”給予其客戶更多更誘人的利益,不僅能幫助寧德時代穩住動力電池市占率,更是以讓利于客戶的方式來使自己提升應對利潤被擠壓危機的能力。
寧德時代此前強調,鋰礦分享并非出于降價的目的,而是公司有一些礦產資源,不想獲取暴利,希望可以與長期戰略客戶分享。
盡管目前已經與寧德時代簽署這項協議的車企并不多,但不可否認,“鋰礦返利”計劃是可以為未來幾年寧德時代的裝機量兜底的。
寧德時代的想法很美好,不過持續下行的碳酸鋰價格,也給“鋰礦返利”計劃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單靠“鋰礦返利”計劃也許能夠在穩住市占率前提下助力寧德時代繼續擴大市場份額。不過要想推動公司長期持續發展,這樣的推動力顯然是不夠的。
市場往往都是瞬息萬變的。未來中國的動力電池市場將呈現怎樣的格局,都還未可知。究竟是“寧王”一路霸榜,還是比亞迪步步緊跟,抑或是黑馬騰空出世,都需要時間的沉淀與市場的考驗。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勢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9767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