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提出要對電動車實行限期退役制度,比如規定10年或15年,所有電動車要退出市場,以此來避免動力電池未來由于無法合理管控而造成起火的風險。
此言一出,激起千層浪。
站在新能源汽車消費者的角度,很多人覺得讓電動車“限期退役”避免起火危險是動力電池企業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托辭。既然電池企業研發并且制造出了產品,再最終賣給消費者,那么最基本的質保應該由電池廠家給予到位。從將產品交付到消費者手中的那一刻起,起火與否不應該是消費者要時刻擔心的問題。對此,還有人調侃王瑀董事長是否對自家的電池產品質量不夠自信。
還有不少消費者則更加尖銳地表明了自己的質疑。“企業家講出這種話,莫非是盯緊了老百姓的錢袋子,想要通過限期退役制度來賣出更多的產品?”目前孚能科技2022年年報還未公開,但根據其2022年10月31日發布的三季度報告,其營收業績表現確實是不容樂觀的。
其實作為消費者提出上述意見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問題是除了續航問題之外另一個被消費者密切關注的問題。近年來,各種品牌的電動車都或多或少出現過充電自燃、撞擊自燃的事故。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作為安全問題的核心,始終沒能得到徹底的優化和解決。
事實上,孚能科技自己就多次陷入召回危機。2021年3月,北汽新能源宣布召回31963輛EX360和EU400純電動汽車。而這兩款車型搭載的都是孚能科技的產品。7月,長城汽車和奇瑞汽車召回事件,使得孚能科技又陷電池安全風波,股價也因此下跌4.54%。
不可否認,車企的及時召回是對消費者負責的一種表現,但召回絕不應該被當做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問題的解決良方。
其實,孚能科技在動力電池安全方面是有下功夫的。
去年9月,孚能科技推出了全新的動力電池解決方案SPS(Super Pouch Solution)。作為國內前十動力電池生產商中唯一一家仍堅持在三元軟包路線的企業,董事長王瑀在SPS發布會上表示,“軟包三元定義未來動力電池。”
SPS作為一整套解決方案,集大軟包電芯、大軟包電池系統、大軟包電池制造和直接回收四大創新技術于一體。其安全性能也是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液冷板與底盤采用的是一體化設計,半固態大軟包電芯直接集成于底盤。即使個別電池出現發熱失控,也不會影響到其他模塊。
另外,就王瑀董事長提出的電動車“限期退役”,也涉及到退役電池的回收問題。此前王瑀表示,目前大多數電池仍在采用傳統的化學法進行回收,工序還比較繁雜。而孚能科技在回收方面同樣給出了改進的答案。
據悉,孚能科技耗時多年研發了鋰電池直接回收技術,已經能夠做到保留正極材料的晶體結構并且再次利用,進一步降低成本和能耗,并將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9%以上。
王瑀指出,根據美國第三方實驗室數據,摻入25%直接回收的正極材料制成的電芯與全新正極材料制成的電芯,在性能表現上無明顯差異。此項技術一旦落實到位,那么電池回收困境將會被打破,電池原始材料成本也能下降。
在百人會論壇上,王瑀還提出,新能源行業從“有”到“好”還需在以下四個方面努力。第一,做足續航里程。第二,消除充電焦慮。第三,堅持電池包的價錢,100美元/KWh。第四,少依賴鈷和鋰資源。
減少對個別金屬資源的依賴、做好對電池的回收其實都是在朝著降低成本的方向努力。這也是讓利新能源汽車消費者的大前提。至于“限期退役”制度是否如部分消費者所說,代表了電池企業想要增加銷量或者做“甩手掌柜”不愿意為安全負責,那就要看企業們的真動作如何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勢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9940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