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半球最好的車”,是幾何汽車2019年成立時給自己的定位。
這句像極了出自某個著急出圈收割流量的新勢力的狂言,將幾何稱雄新能源市場的雄心,吉利品牌沖高的野心表露的徹徹底底。
可話說的大易如反掌,事做的強卻難上加難。
由于后期品牌聲量和銷量均不溫不火,幾何最初的高端品牌定位終于還是止步于了一句口號。或許在彼時的新能源市場中,“吉利無大將,幾何做先鋒”才是幾何何以出現在市場中的真正原因。
待到2021年極氪品牌發布,吉利陣營中真正的先鋒大將出現,幾何在吉利汽車陣營的地位以及在市場上的存在感也就順勢下行。
不過在名義上,幾何仍舊是與極氪平行的獨立品牌。
然而在今年年初,幾何品牌與吉利品牌合并,幾何從吉利子品牌變成了子序列,獨立品牌身份也徹底遭到了終結。
2月份,吉利銀河系列正式發布,吉利汽車集團CEO、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淦家閱表示:“今年我們全面推出銀河系列,帶動吉利整個新能源邁入全新的第二階段。”
隨著銀河系列成為吉利今年新能源工作重點,一直不溫不火的幾何在吉利陣營的存在感勢必又將進一步遭到削弱。
在如今的吉利陣營中,銀河、極氪、路特斯等各大品牌系列可謂是星漢燦爛。幾何顯然已經成為了吉利陣營中一個不大不小的配角,但在《電動勢》記 者看來,這或許才是最適合幾何的角色。
1、 “一般”即原罪
雖然品牌被并入了吉利,幾何看似在新能源市場上鎩羽而歸,但實際上幾何銷量表現并不算差。
2022年,幾何全年賣出了14.94萬輛,同比增長170%。其中在去年12月份,甚至實現了1.8萬的月銷量。
在去年的行業逆流之下,幾何還能實現這樣的成績,殊為不易。盡管與埃安的27.1萬輛相去甚遠,但在哪吒、零跑等年銷量同樣十幾萬的品牌面前,幾何還是能夠挺直腰板的。
總的來說,幾何的銷量中規中矩,不算矚目,也沒有給吉利丟人。
可若是進一步想的話,在被內卷裹挾的中國新能源市場,原地踏步往往就是退步,成績一般通常就是原罪。
截止到現在,幾何已經成立了3年,旗下有7款車型(含帝豪EV、熊貓MINI),基本覆蓋了20萬元以下的中低端市場,“多生孩子好打架”顯然是幾何沖銷量的策略之一。
然而多生孩子固然好打架,卻不一定打架好。
幾何的銷量基本是由2019年推出的幾何A和去年推出的微型車幾何E貢獻。雖然去年推出的G6和M6采用了華為鴻蒙車機系統,但幾何畢竟不是阿基米德,就算找到了支點,也不能翹起地球。
沒有爆款,是幾何一大痛點。
另外從品牌上看,盡管一開始就定位高端,但由于前期過度依賴B端驅動,導致從起點幾何就與高端背道而馳。再加上不斷推出中低端車型,高端品牌定位更無從談起。
幾何作為曾經為吉利開辟新能源新戰場的先鋒大將,如今看來最大的意義莫過于投石問路。
通過幾何,吉利看清了局勢,摸清了門道,把握住市場脈搏進而一舉推出極氪,并迅速實現了口碑銷量的雙豐收。
盡管極氪已經幫助吉利取得了階段性成功,不過眼下的市場對吉利等傳統自主品牌并不友好。
在過去的2022年中,比亞迪異軍突起,一舉奪取了吉利已經蟬聯5年的中國品牌乘用車冠軍寶座。
同時,新能源汽車還在加速蠶食燃油汽車的市場份額,新勢力雖然已經沒有了往日狂飆的熱度,但需要警惕的是,它們已經把精力放在了供應鏈、產品、服務的體系化競爭力打造上,并用骨子里流淌著的互聯網基因不斷創造新的玩法沖擊著現有汽車市場體系。
傳統品牌往往只能被迫接招。
“一個現實情況是,我們吉利汽車畢竟已經丟掉了中國民族品牌第一的寶座。我們在新能源的發展道路上,已經被優秀的同行拉開了比較大的距離。”吉利汽車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如是說道。
距離已經拉大,奮力追趕是吉利唯一要做的事情。
2023年,吉利已經定下了165萬總年度銷量,60萬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目標。在這樣的目標下,中規中矩的幾何定然無法幫助吉利完成目標,只有讓出道路讓銀河先行。
其實如此一來,幾何反倒獲得了新生的機會。
2、新生的機會
有極氪和銀河撐起吉利中高端新能源市場的份額,幾何回歸吉利品牌之后也就能夠放下所謂高端品牌定位的包袱,從市場給予的中低端定位出發,專心研究如何把車賣出去。
不過應對這一市場范圍內的競爭,仍有很大的挑戰在等待著幾何。
從幾萬元的五菱宏光MINI,到十幾萬的埃安、哪吒、零跑,再到未來將要入局的特斯拉,幾何夾在其中,實在渺小。
不過幾何前再有“吉利”二字,或許情況則大有改觀。
15萬元以下的中低端市場可謂是吉利最吃得開的舒適區,有吉利為幾何做品牌背書,可以提升用戶對幾何的認知度,進而迅速拉近幾何與用戶之間的距離。
目前,線上有關幾何的宣傳物料,都已經變成了“吉利幾何”。有了吉利在前,幾何在傳播時也能夠有更強的信心和底氣,用戶也更容易接受幾何。
不過吉利在大多數用戶心中的形象仍是以燃油為主,以燃油品牌去賦能新能源系列,或許會動搖幾何原本已樹立的純電形象。“吉利”是一把雙刃劍,幾何還是要慎重使用。
與此同時,伴隨著銀河系列的推出,吉利也調整了吉利品牌下的銷售部門的組織架構,成立了吉星、幾何以及銀河三大事業部,分別對應燃油、15萬元以下中低端新能源市場、15-20萬元的中端新能源市場三大汽車市場板塊。
完成了以吉利為中心的事業部組織架構調整后,吉利內部優質資源的共享勢必能夠更加靈活,管理機制也勢必能夠更加高效,為幾何注入源頭活水,使幾何從根本上獲得新生。
夯實了傳播和管理的基礎,接下來就該把產品的問題給解決掉了。
幾何目前的產品口碑難言出色,屢因生產平臺、品控差、續航短等問題遭到部分用戶的詬病,更因去年功夫牛“提不到車,變相收費”的問題陷入了口碑危機。
盡管幾何與極氪、銀河一母同胞,但相比于極氪的SEA浩瀚架構、銀河的銀河智能電混架構以及吉利銀河智能純電結構,產自吉利GE平臺的幾何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沒人要沒人疼的樣子。
面對未來的競爭局勢,吉利已經從戰略上定下了極氪、銀河以及幾何對中高低端市場進行全方位覆蓋。
若是接下來幾何的產品力仍然止步不前,恐怕不僅僅會使幾何在吉利內部掉隊,而且還會令吉利的戰略處于局部潰敗的風險之中。
因此,對于幾何來說,如何通過新的機制令產品煥發新生是一大挑戰;對于吉利來說,如何更高效的利用內部資源,既捧出銀河,又不落下幾何,也是一大挑戰。
3、電動勢有話說
幾何生于2019年,新能源市場野蠻生長的最后階段。
彼時,吉利尚未研發成功有關新能源技術的硬實力,也沒有構建出適配新能源市場的管理機制,幾何當時幾乎就是一個盲目跟風,一時沖動下的品牌。
如今行業已經褪去了原初的浮躁,也經過了疫情、缺芯貴電等行業危機的洗禮,盡管競爭仍在加劇,但一切都漸漸步入了正軌。吉利也已經擁有了更硬核的技術,更高效的管理,極氪更是撕開了吉利沖高的口子。
無論是在高端,還是在低端,而今的吉利都看起來游刃有余。
此時幾何回歸吉利,在短時間內,聲量和銷量的雙雙攀升應不是一件難事。
不過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中國新能源市場正處于從啞鈴型到橄欖型的過渡階段,瞄準中低端發力的幾何仍有最后的紅利可享。
然而伴隨著中低端市場的萎縮,幾何若沒在這過渡階段為以后打牢基本盤,未來成為吉利旗下的一個雞肋,成為棄子也未可知。
所以“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你而鳴”,在這最后的階段,幾何,向死而生吧!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勢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9972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