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打10個!”
這曾經是一句電影臺詞,但在比亞迪這兒是常態。
2023年上半年,比亞迪累計銷量125.56萬輛,大約相當于身后2-10名的銷量總和。
這是繼當年的華為之后,又一家國產廠商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展現出這種級別的統治力。
比亞迪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條就是,它采取了正確的產品布局,不同的價格區間、不同的細分市場都有比亞迪的主力車型。
很多人看不上這種攤大餅的發展模式,但有心的話你會發現,豐田、大眾,以及巔峰期的華為,都是在攤大餅,只有有實力的廠商,才能多線作戰。
攤大餅是個技術活兒
汽車市場上存在這么一種普遍現象:消費者的購車選擇,與廠商的產品布局脫節,你想要的它沒有,你不想要的,它出一堆。
這其實是比較正常的!
因為消費者的喜好五花八門,但大多數的廠商都做不到兼顧每一個細分市場。
但有些廠商是不一樣的,它們通過完善的產品布局,覆蓋大多數的細分市場,你想要什么車型它都有,例如過去的豐田、大眾,以及現在的比亞迪。
比亞迪目前的銷量主要由比亞迪主品牌和騰勢構成,方程豹和仰望很快將貢獻銷量,其中比亞迪品牌是絕對主力。
比亞迪品牌分為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兩種,王朝系列中,秦、漢、唐、宋、元月均銷量均在一萬輛以上,其中秦家族、元家族、宋家族半年累計銷量均突破20萬輛。
與此同時,這些車型還覆蓋了緊湊型轎車、中大型轎車、緊湊型SUV、中型SUV四個細分市場。
海洋網系列比較年輕,品牌影響力和銷量規模尚難以與王朝網抗衡,不過上半年也賣了52.6萬輛,海洋網車型的銷量主力是海鷗和海豚兩款定位較低的代步車型,海豹、驅逐艦05、護衛艦07等車型也有所表現,但銷量還不算穩定。
海洋網車型的出現,除了為比亞迪貢獻一定銷量之外,還帶來了一種年輕化、運動化的色彩,兼顧不同的細分市場不容易,兼顧不同的風格也不容易。
除此之外,比亞迪旗下的騰勢品牌也有月銷過萬的實力,騰勢D9專注于中大型MPV市場,而剛上市不久的騰勢N7專注于30萬元以上的中型SUV市場。
熱度一直居高不下的方程豹,以及仰望U8、U9,覆蓋了硬派SUV和跑車市場,但目前尚未貢獻銷量。
十幾款主力車型同時在售,比亞迪的產品布局,在全球新能源市場上僅此一例。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僅在2023年上半年就連續推出7款“加量、減價”的冠軍版車型,這種速度,同樣是業內唯一一份。
可以這么說,攤大餅是個技術活兒。
但僅有產品布局顯然是不行的,比亞迪的“攤大餅”,還有優化產品定位和促進技術迭代的功能。
定價從下到上,技術從上到下
目前比亞迪的產品陣容中,定位最低的是比亞迪海鷗,起售價僅為7.38萬元,定位最高的是仰望U8,預售價109.8萬元,這樣的安排,基本覆蓋了不同收入階層的消費者。
低端車型銷量高,高端車型銷量低,這是汽車行業的鐵律。
但從客觀來說,比亞迪過去兩年狂飆突進,很多車型的銷量表現是不正常的,例如售價在15萬元以上的宋PLUS創下月銷破7萬的神跡,售價20多萬元的比亞迪漢,銷量比10萬級的海豚還高一倍。
經過2023年的一系列調整,比亞迪的產品定位與銷量逐漸匹配,這是后續穩健發展的前提。
海豚、海鷗專注于低端代步市場,秦、宋瞄準10-20萬元家用車市場,漢唐家族固守20-30萬元市場,騰勢品牌進攻30-40萬元中高端市場,方程豹滿足40萬元以上越野玩家的需求,仰望U8、U9則吸引那些不差錢的高端玩家。
這是一種金字塔形狀的穩定機構,突出一個扎實。
與此同時,比亞迪在技術上卻是“層層下放”,這也符合汽車行業發展的一般規律。
目前比亞迪手中握有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易四方平臺兩大核心技術。
它們并不是單獨的技術,而是一個系統,在比亞迪旗下不少車型上都有體現。
云輦-P能夠實現四輪同步升降,能夠在坑洼道路上實現四輪調平,能夠讓車輛在三輪狀態下快速行駛,那就給定位最高的仰望。
云輦-A能夠實現對底盤高度、剛度和阻尼的主動精準調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駕乘體驗,那就給騰勢。
云輦-C可以讓車輛在快速過彎、加速、制動時更穩定,防俯仰、防側傾、防暈車,那就給漢唐家族用上。
至于漢唐以下的中低端車型,暫時還不會用到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但比亞迪的技術是不斷迭代的,隨著銷量規模的持續擴大,現在只應用于高端車型的技術,兩年后可能就在宋、秦家族上出現了。
易四方平臺技術也是一樣的道理,它的頂級版本能夠讓仰望U8實現原地掉頭,但它的初級版本,也能夠提升車輛的越野能力。
由于比亞迪掌握了全套技術,易四方平臺、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可以推出各種簡化版,下放到中低端車型上。
這是一種良性循環,只有龐大的銷量基本盤,才能完成核心技術的內部消化;而核心技術的迅速下放,又能不斷刺激銷量增長。這種速度,目前在新能源汽車圈子里很難有能夠匹敵的。
未來將會如何發展?
2023年之內,比亞迪將完成技術、定位、品牌的全部調整,形成一個穩定的結構,這是一個可以沿用多年的基礎框架,剩下的就是不斷升級、增磚添瓦就可以了。
不可否認的是,比亞迪未來會面臨很多挑戰,它在40萬元以上市場上有沒有號召力還是個未知數,中低端市場也有可能被其它廠商圍攻,但只要比亞迪的技術不斷迭代,就能維持市場優勢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比亞迪在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占有率接近40%。
鑒于比亞迪高中低端通吃的布局,這個份額其實很難再大幅提升了,但中國新能源市場前景廣闊,現在的40份額,對應的是年銷300萬輛。
3年之后的40%,對應的可能就是500萬輛了。
當然,前提是,比亞迪能夠通過技術迭代,來保住這個份額。
結束語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比亞迪實現年銷300萬輛的目標并不難,它的基礎框架比較穩固,但技術也要不斷升級,產品也需要不斷迭代,唯有如此,才能做到真正的“通吃”。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二師兄玩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0629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