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的汽車價格戰,你真的了解過嗎?
似乎這股風潮現在沒有3月份那次來得猛,但有沒有一種可能,它已經成為常態了?
這次車展與“金九銀十”銷售旺季無縫銜接,因此這些低價入市的車型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關注。那么,這種情況會是常態嗎?今天,我們就通過3個問題來展開聊聊。
1、成都車展哪些車型的價格打破了你的想象?
成都車展期間,約有100多款重磅新車亮相、預售或者上市,這些車型的價格無疑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不少車型的價格都有點“猛”。
成都車展上亮相的江鈴福特Ranger,是福特Ranger的國產版本。
不少海外車型國產后都會便宜,但福特Ranger直接給出了26.98萬元的預售價,而且是帶有各種官方原廠越野改裝套件的高配車型。
那么低配車型呢?
官方的說法是,入門車型價格不到16萬。
也就是說,你花十幾萬,就能買到一款車長達到5410mm、搭載2.3T+8AT動力組合的美系大皮卡。
放以前,你敢想?
成都車展期間,2023款深藍SL03上市,新車售價為14.59萬元-19.19萬元,而2022款深藍SL03起售價為17.19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車對外觀內飾細節進行了優化,純電版最大續航可達750km,這是典型的“增配降價”。
成都車展期間還有一款國產新能源車型引起了關注,那就是智己LS6,這是智己第二款中大型SUV,預售價為23-30萬元,這個價格直接打破了智己此前30萬元以上的高端定位。
與目前在售的智己LS7相比,智己LS6尺寸略有縮水,但是搭載全新的800V高壓平臺,最大充電功率可達396kW,充電5分鐘可增加200km續航,雙電機版本最大功率為579kW,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3.5秒,價格下降了,綜合性能反倒大大加強了。
同樣境況的,還有方程豹豹5。
這款車在成都車展之前已經預熱很長時間,比亞迪給方程豹的定位原本是40萬+市場,但這次豹5直接給出了一個30-40萬元的預售價,比預期低了10萬。
要知道,豹5是一款采用了非承載式車身、DMO超級混動越野平臺、云輦-P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系統最大功率超過500kW、綜合續航里程可達1200km的越野車。
這樣的價格真的是出乎意料。
除此之外,方程豹還有豹3、和豹5的規劃,豹5已經低至30萬元,那么豹3很有可能殺入20萬元左右的價格區間。
可以預見的是,國內越野車市場的腥風血雨即將到來。
那么,背后的邏輯到底什么呢?
2、車展新車售價“跌跌不休”,背后到底是何邏輯?
其實,在成都車展上,售價低于預期的并非只有江鈴福特Ranger、深藍SL03、智己LS6、方程豹豹5這幾款。
除此之外,在成都車展之前,也已經有不少車型給出了擊穿底線的價格。
8月19日,嵐圖品牌全新嵐圖FREE上市,外觀、內飾、駕駛輔助全面升級,但售價僅為26.69萬元。
對比來看,老款車型的起售價為33.36萬元。
8月21日,全新一代哈弗H5上市,這是一款帶有非承載式車身、軸距達到3140mm的大型硬派越野車,而且是與坦克300同平臺打造,但它的售價僅為12.28-15.78萬元。
事實上,這段時間主流廠商幾乎都在降價,無論是新能源車型,還是傳統燃油車,有的是下調在售車型價格,有的則是給出一個低于預期的新車價格。
甚至,部分新車的售價已經低到了沖擊車企原有定價體系的程度。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燃油車廠商的情況比較好理解,燃油車市場整體上是在萎縮的,無論是降價,還是讓新車低價入市,它們都需要快點走量。
因為,留給它們掙錢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新能源汽車廠商的情況稍微復雜一些,它們的降價行為,并不能完全解釋為“賣不動”。
例如比亞迪、特斯拉、理想都在降價,但它們的市場表現很強勢,或許,降價是因為交付規模擴大、生產成本下降、供應鏈管理水平提升造成的成本下調,它們想用這樣的優勢去壓制競爭對手。
另外一些則與燃油車廠商的情況類似,它們的銷量提升緩慢。
但市場已經進入淘汰賽階段,只有在資金尚能承受的情況下,以價換量,爭取留在主流陣營內部,盈利的事兒以后再說,這個,不用我多說,你們或許都能猜到是哪些品牌了吧?
除此之外,隨著新能源相關技術的成熟與推廣,核心零部件價格下降是必然現象。
因此不少廠商會放棄原本過于理想的高端定位,這同樣會造成價格下滑。
3、從成都車展聊車價:降價不停歇,格局將重塑?
燃油車發展上百年,在中國也有幾十年的歷史,價格和產品體系已經相當穩定,人們聽一下車型的定位就能猜出它大概的價格區間。
但新能源市場不同,它的發展歷史較短,實際上還相對混亂,經過2023年的降價潮,整個市場的價格體系將會被重塑。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即便是國產廠商推出的中大型轎車,價格也應該在20萬元以上,但最近幾個月這個評價體系已經不管用了。
因為,哪吒、零跑的中大型轎車起售價都已經降到15萬元左右,而且整體性能并不比主流的燃油版中大型轎車差。
不出意外的話,新能源市場上的價格體系還會混亂較長一段時期,打破人們傳統認知的價格將會不斷出現,整個市場將會被慢慢重塑。
技術強、燒得起錢、市場表現強勢的廠商,會逐步掌握定價權,構成穩定的頭部陣容。
那些銷量、技術、渠道、資金均不占優勢的廠商,2023年這把火燒完之后,可能就不剩什么了。
結束語
回想過去,當年的智能手機市場也是一片狂野,但最終存活下來的只剩下不到10家;由此推之,新能源汽車行業很有可能也會走到這一步,只是時間會稍長。由著他們拼去吧,對消費者來說,這難道不是利好消息?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二師兄玩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0911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