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祥威
編輯 | 德新
為實現城市NOA,車廠近年將重感知、輕地圖奉為圭臬,一些玩家甚至提出「無圖」概念,這讓高精度地圖供應商倍感壓力。
四維圖新CEO程鵬是堅定的反「無圖」論者,他不太理解喊無圖的目的是什么。后來和各家交流,得出結論:沒有資質、沒有知識產權、沒有安全敬畏的公司,喊得最響。
不僅反對「無圖」,程鵬還反對「全棧自研」。
在與幾家車企高管溝通時,對方提出「只要影響用戶體驗的都要自研」,程鵬就反問,車里有哪些東西不影響用戶體驗呢?
相比全棧自研,他認為車廠做到「全棧可控」就夠了。
四維圖新以導航地圖起家,至今已形成包含智云、智艙、智駕、智芯的業務矩陣。由于許多業務是近年才起步,故四維又被習慣性地稱為圖商。
智駕風口已來,許多穩定賺錢的業務被打散,圖商也要積極反擊求變。
四維圖新起家的導航地圖業務,其主機廠的合作伙伴名單中,曾出現過寶馬中國、奔馳、特斯拉等大廠,一時風光無兩。
自2015年起,四維圖新每年在高精度地圖上投入的金額約為4個億,8年花費超30億元。高速NOA崛起的早期,高精地圖成為車企方案中的必選項,四維圖新也押對了寶。
但后續,隨著NOA功能進程,頭部智駕玩家開始對城區的高精度地圖提出質疑。
行業的抱怨主要集中在:
高精地圖更新頻次低;
維護成本高;
獲取資質難,審圖流程復雜。
對壓縮成本的極度渴望,再加上AI領域的BEV感知等技術能力趨于成熟,讓車企有意借先進技術減少對于高精地圖的依賴。
于是在高精地圖之外,行業也開始出現輕地圖HD Lite、導航地圖增強SD Pro和無高精地圖(SD Map)等提法。
這幾個概念,在元戎啟行副總裁劉軒看來,無論是SD Pro還是HD Lite,根本上還是包含了高精地圖的信息,是用高精地圖向下閹割的形式,提供一些更豐富的信息,幫助算法做得更好。
程鵬對「無圖」的看法則是針鋒相對:他不點名指出了特斯拉等打著「無圖」旗號的車企,對其評測視頻一通拆解,指出這些demo并非「無圖」,而是在用高精地圖。
在他看來,BEV+Transform本質上是擺脫激光雷達,用更便宜的傳感器實現智駕功能,但這套技術方案并非要擺脫高精地圖,因為地圖能做到的事情,算法模型做不到。
「算法模型再好,如果看不到足夠的信息,算法模型的技術就解決不了。高精地圖是一個超視距的先驗傳感器。」程鵬說。
他想要向外界證明,圖在高階智駕階段仍不可缺少,可以不再稱那種圖是高精地圖,但要承認圖商在新時代的存在必要性。
基于此,四維圖新推出了HD Lite產品。
程鵬在會后專訪時說,「這一產品主要以提供超視距數據為基礎,適當降低要素精度及要素數量,同時大幅提升覆蓋廣度、數據鮮度,并降低單位數據成本。」
HD Lite會重點對復雜場景感知難、規控要求高的要素做詳細表達,以彌補復雜場景感知不足。通過提升車道級規控能力,增強自駕體驗。
這套方案在相對精度、更新頻率和成本等方面做了取舍。
通常,HD Pro的相對精度通常為10-20cm,通常1-2個月進行一次更新。
而這次推出的HD Lite,相對精度1m,支持日級的鮮度更新頻率,覆蓋120個城市的公開車行道路,目標是做到HD Pro價格的一半,并且價格還可以隨開通城市數量和定制要求浮動。
更新頻率加快、成本更低的HD Lite,是面向追求極致性價比的城市NOA提出的地圖解決方案。
不僅有圖的業務,四維圖新還在進軍智駕領域。
早期,四維圖新只做高精地圖,其近年的定位逐漸轉變為新型Tier1,目標是做汽車智能化極致性價比的解決方案提供商。
程鵬認為,1-2萬元的智駕系統難被用戶感知到,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研發,卻沒人買單,研發成本無法分攤。長期堅持過渡冗余的超能規劃,用戶卻不使用,這種情況需要改變。用消費電子品的新思維滿足用戶對性價比的要求,值得借鑒。
他指出,車企可接受的NOP系統價格,約占整車售價的3%。
大疆車載負責人沈劭劼也曾給出過類似比例,一套L2+的智能駕駛系統成本下限和上限分別是整車的3%和5%。
在方案上,兩家公司部分也有相似之處。
大疆車載的做法是,多場景硬件復用,極致壓榨硬件潛力和閑置算力,盡量減少對傳感器的依賴,以及與產業伙伴深度合作。
四維圖新的做法是,對應用場景進行裁剪,算力要求特別高和特別復雜的場景,讓人接管。此外,將算力應用到極致,不做冗余算力。最后,盡可能復用車內傳感器,將閑置算力用到極致。
方案上,四維圖新的NOP lite方案基于單顆地平線征程3芯片,傳感器配置為5V5R,支持實現行泊一體和輕量版的NOP功能。
這套方案在典型場景處理同等能力基礎上,戰略放棄施工區域非典型場景,最終讓方案價格降至原本的1/3。
程鵬認為,「自家5TOPS算力系統和友商100TOPS算力產品功能相差不大,僅有1.7%的場景無法支持。」
NOP Lite之外,四維圖新的智駕產品矩陣,還包含:
面向L2:
基于地平線征程2的L2行車產品,基于地平線征程3的L2行車產品(出海)。
面向L2+:
基于征程3的行泊一體低算力產品,基于征程5+四維圖新AC8025的行泊一體高算力產品;
雙域合一:
基于征程3+四維圖新AC8025的雙域合一低算力產品,基于征程5+四維圖新AC8025的雙域合一高算力產品。
其中,AC8025是四維圖新旗下杰發科技研發的智能座艙芯片,已獲得兩家國際車企項目定點,預計覆蓋車輛規模達到500萬臺。
程鵬介紹,四維圖新的NOP Lite功能亮點在于,通過地圖加持,在上下高速出入口、上下匝道、主動變道和撥桿變道時,用戶體驗更加順暢絲滑。
市場上曾有過「電動看寧德、智能看四維」的說法但。但尷尬的是,寧德時代當前市值8300多億元,而四維圖新眼下市值只有240多億。
「四維全部的新產品都在上市公司體系做,也不估值,別人拿一個的產品出去估值就有幾十個億。有人開玩笑說,把四維圖新的新產品零敲碎打到外面,估值都1000多億了。」程鵬笑稱。
根據四維圖新2023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總營收15億元,同比增長9.71%。
其中,智云、智駕、智艙、智芯分別實現營收8.78億元、1.44億元、2.42億元和2.23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3.63%、41999.87%、-17.90%和4.94%。
這里面,由于地圖和高精定位、云、基于大數據的仿真測試訓練、大模型的關聯都很大,被歸為智云下面,屬于基本盤;而智駕、智艙、智芯等,尤其是智駕更多屬于增量市場,增速快,不過營收貢獻尚未完全放量。
四維圖新的方向已經選定。
過去兩三年,程鵬在經常和主機廠的人在一起,「我們和幾家有量的車廠達成一致了,結論是市場現在只會為極致性價比的產品買單,而且誰不做誰死。」
他認為,特斯拉、比亞迪賣的好,在于它們的性價比特別好。行業要想辦法把滲透率和規模做上去。之前的智能駕駛問題在于量太小,滲透率太低。但凡做智能駕駛的,都不太行。
基于此,四維圖新將自己定位為新型Tier 1,在之前提供高精度地圖、定位等產品的Tier 2基礎上,進一步向系統集成商角色轉變。
他不贊成一些車企「全棧自研」,認為效率不高,而是希望大家都去做「全棧可控」,可以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干,車廠有更高的效率和精力做好產品的差異化。
傳統Tier 1強在供應鏈和制造,新型Tier 1強在軟件以及對算力、用戶體驗的理解。四維圖新要從之前的軟件優勢,逐步進入到域控、芯片等硬件領域。
這個過程中,芯片、域控制器、傳感器等硬件,或者軟件算法等的供應商,要明確自己的核心能力。
四維圖新采取了靈活合作的方式。
算法做得好的創業公司,與其展開合作,會在高階智駕方案上與小馬智行進行合作。芯片投入也有所側重,智駕芯片選擇了地平線,將資源更多留給智能座艙芯片等。
而四維圖新的優勢則包括,自有的海量GIS數據、傳統地圖與高精度地圖數據及自動駕駛數據底座,同時具有圖商、智能駕駛軟件開發、座艙與芯片硬件制造商的多重身份,并擁有訓練行業大模型所需的最大數據池。
程鵬談到與幾家車廠的定點合作,基本上是四家參與,芯片公司、地圖公司、算法公司、車廠,四家每天早上站著一起開會,敏捷開發,效果確實很好。
從導航地圖到高精地圖,再到今天的輕地圖以及輕量版智駕方案,四維圖新的業務重心幾經轉向,也是行業技術變遷的結果。如今一頭扎進智駕賽道,求變之旅再次啟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HiEV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1153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