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汽車供應鏈建設,保障供應鏈穩定發展,10月31日,2023年全球新能源與智能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開幕。本次大會由廣州市人民政府、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指導,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來自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行業專家,以及蔚來、吉利、巴斯夫(中國)、英飛凌等企業代表近千名行業精英出席會議。浙江華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友循環”)作為動力電池循環利用企業代表在大會上分享發展經驗。
11月1日上午,華友循環戰略發展中心副總經理李垣讃出席了動力電池主題論壇,圍繞“動力電池行業海外布局的機遇與挑戰”,發表了題為“動力電池全球化形勢下的華友舉措”主題演講。作為新能源鋰電池綜合利用解決方案提供商,李垣讃深度剖析了海外政策法規對中國電池產業全球化趨勢帶來的挑戰,介紹了華友出海和ESG建設的重要成果,并就華友循環的業務和合作模式進行了分享。
李垣讃提出,歐盟新電池法、美國削減通脹法案的落地,對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處置,以及對關鍵礦物和電池組件的提取或加工提出了嚴苛要求,極大提高了非FTA國家企業國際化發展的合規成本和風險。
為此,華友以積極姿態融入國際化趨勢,快速布局全球市場,上游環節分別在印尼、韓國、匈牙利等地相繼成立了綠色精煉、前驅體、正極等電池材料公司,下游與頭部企業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在印尼、歐洲進行戰略布局,滿足客戶的配套需求,構建了全球先進的鋰電材料循環回收的閉環體系。
李垣讃表示,華友目前已經建成了從鈷鎳資源開發、綠色精煉,到鋰電正極材料深加工,再到資源循環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鋰電產業全業態,一體化產業鏈能夠有效保障資源供應,增強成本優勢。經年累月的鍛造,華友垂直一體化產業結構優勢已然顯現,華友鈷業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達 9.28億元,同比增長23.37%,華友正在向著全球新能源鋰電材料領導者加速進發。
李垣讃說道,作為負責任的企業,華友在《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報告》中明確,力爭2030年從材料端開始實現碳中和,2035年100%使用清潔能源,2050年前努力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愿景。華友基于產業集群打造了生態友好型低碳供應鏈,通過優化工藝技術、數字化運營、綠色金融(碳交易)和回收利用,采用濕法冶金有效降低碳排放77%,建成全球首個梯次及再生利用“碳中和”工廠,積極為鋰電池行業向環保能源轉型貢獻華友智慧。
作為華友一體化產業結構的聯軸器,華友循環形成了完整的閉環價值鏈,以創造客戶價值為目標提供循環集成解決方案:梯次利用方面,在行業內率先實現退役電池“回收-拆解-分選-測試-組裝-運營-監控”端到端數字化管理;再生利用方面,專注于預處理、濕法、聯合工藝等核心技術的研發與創新,鋰資源和鈷鎳資源回收率超過行業平均水平,有效減少碳排放15%以上。華友循環全方位滿足客戶綠色低碳和閉環發展訴求,攜手寶馬率先實現“廢料換材料”的一體化服務創新模式,再生材料的循環使用標志著雙方合作成果有效落地,并與產業鏈伙伴在電池資產持有、海外回收、梯次利用及后市場、預處理及冶金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據全球資訊機構SNE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6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為304.3GWH,同比增長50.1%,全年裝機量預計將達749GWH。面對動力電池行業日益激烈的競爭格局,做好動力電池從“搖籃”到“墳墓”的全方位可持續發展,將助推行業向綠色低碳循環轉型邁進,華友循環將與產業鏈伙伴一道,為創造地球美好未來做出更大貢獻!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程雯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1312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