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二師兄研究所》第90期
你有沒有發現,幾年前新能源汽車廠商們掛在嘴邊的“自動駕駛”,后來很少聽到了?
現在各大廠商基本都用“智能駕駛”取代了“自動駕駛”,這與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不成熟有關。
不過11月17日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一度沉寂的L3級別自動駕駛再度成為外界關注焦點,奔馳、寶馬等廠商很快拿到了L3級自動駕駛測試牌照。
那么,2024年L3級別自動駕駛會大規模商用嗎?
1、都有誰拿到了L3牌照?
中國的新能源市場從一開始就帶有強烈的政策推動的色彩,自動駕駛自然也不例外。
11月17日,工信部、住建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四部委聯合發出通知,這個通知內容很長,但外界關注的核心在于這一句:遴選具備量產條件的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開展準入試點。
這里所謂的“自動駕駛功能”,指的是2022年發布的《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GB/T 40429-2021)定義的3級駕駛自動化和4級駕駛自動化功能,也就是人們常說的L3和L4。
到目前為止,主流汽車廠商在宣傳口徑上,有稱L2+的,有稱L2.99,但此前由于政策不明,始終沒有面向廣大消費者的L3級別的自動駕駛在中國市場落地。
因此這次四部委的通知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迅速引起各大廠商的重視。
到目前為止,奔馳、寶馬、智己、長安、深藍、阿維塔、極狐等品牌都拿到了L3級自動駕駛測試牌照,不出意外的話,后續主流廠商都將拿到這個牌照,智能駕駛領域再度風起云涌。
2、L3牌照到底有什么用?
四部委的通知,讓各大廠商興奮異常,因為智能駕駛現在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戰略高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華為系車型,問界M7以華為ADS2.0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為賣點,一舉沖入主流市場。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L3級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在短時間內未必能夠代表太多東西。
首先,我們得弄清楚,到底什么是L3級別自動駕駛。
根據SAE International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的SEA J3016《駕駛自動化分級標準》,L3級自動駕駛被描述為“當功能請求時,你必須接管”。
中國工信部制定的《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GB/T 40429-2021)標準說得更明確,它將L3級定位為“有條件自動駕駛”。
所以,即便是L3級別的自動駕駛,與很多人想象的“躺著開車”不是一回事兒,二者之間的差距非常大。
其次,我們需要知道,所謂的L3牌照,只是一個“測試牌照”。
也就是說,允許有條件的廠商在特定條件、特定路段上進行L3級自動駕駛測試,它是允許廠商測試,不是允許廠商的L3級自動駕駛立刻上市。
四部委的通知中明確規定,這個測試牌照設置是有有效期的,實施區域也有限制;如果試點期間車輛發現安全隱患或者發生了交通違法行為,還會暫停試點資格。
因此,政策層面對L3級自動駕駛的推廣還是相當謹慎的。
這個L3牌照只是“允許你測試”,不代表承認你能進行L3級自動駕駛。
3、L3與目前流行的L2有何區別?
現在你去購買主流的新能源汽車,很容易聽到廠商宣傳,這個車能實現L2級別的智能駕駛。
其實,這個L2也分三六九等,一般情況下,只要具備主動剎車、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等輔助功能的,即可被稱為L2,這些功能已經實際運用很長時間,大多數的中高端燃油車也能實現。
而智能駕駛領域的頭部廠商宣傳的L2+,則是在此基礎上加入了城區領航輔助、高速領航輔助、代客泊車、識別異形物體、識別不同路況等等功能。
舉個簡單的例子,華為的智能駕駛視頻在網絡上大量流傳,在城市道路和鄉間小路上都能脫離人類駕駛員而行駛,但仍然只是L2+級別。
那什么才是L3呢?
它與L2的不同之處在于,L2依然需要人類駕駛員來觀察路況和其它信息,但L3在“感知”這個環節完全取代了人類駕駛員。
雖然L3級自動駕駛還需要人類接管,但它已經可以精準地感知外界一切路況。
大家想想看,現在的L2能做得到這一點嗎?
如果能做得到,就不會出現倒車時追尾、把“眼小”的駕駛員判定為睡著、試駕車從二樓沖下來、轉彎撞上護欄等各種奇葩事故了。
到目前為止,監管部門對廠商們關于外界環境的感知能力都還持懷疑態度,因此,L3級自動駕駛,僅僅是進入了“允許測試”的起步階段。
4、2024年自動駕駛會如何發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L3級的自動駕駛距離大規模商用還相當遙遠,但這個L3測試牌照依然有它的積極意義。
原因很簡單,L2是L3的先決條件,廠商們為了在L3測試中獲得認可,就必須要“卷”L2,屆時L2的整體水平會不斷提高,這對消費者是有利的。
這可能也是四部委展開L3試點的主要原因。
它并沒有給出明確的L3商用規劃,但僅僅是一張測試牌照,已經足以促進整個行業的智能駕駛水平。
不出意外的話,L3級自動駕駛依然不太坑在2024年大規模商用。要知道,現在除了華為之外,還沒有哪家廠商提出自己的車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放開城市領航輔助。
2024年主流廠商能夠讓L2級別的智能駕駛打破地域限制,就已經是個了不起的成績了。
5、消費者該怎么選擇?
2023年下半年以來,高階智能駕駛已經成為主流新能源車型的標配,廠商們熱火朝天,但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卻沒有必要完完全全去跟著廠商們的腳步走。
在這里,咱們不妨把消費者分為兩類人群。
如果你對智能化大趨勢之下帶來的新技術、新功能、新場景、新體驗很有興趣,也很愿意積極擁抱“技術改變生活”這一理念的話,那么,可以考慮直接一步到位選擇智駕一梯隊品牌的最新產品。
當然,在現階段,帶有高階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的車型價格也不算低,基本上都在25萬及以上的價位。
但在此也要提醒:使用高階智能輔助駕駛的時候,依然要時刻保持警惕,必要的時候積極主動進行接管。
反之,如果你對于目前的高階自動駕駛依然保持謹慎觀望的狀態,那即便是在即將到來的2024年,也可以考慮再等一等。
想想看,在目前這個階段,基于現有的技術,高階自動駕駛真的是必不可少的嗎?
要知道,現階段的L2級輔助駕駛,已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事故發生概率以及駕駛疲勞感,讓普通用戶的駕駛行為變得既安全又輕松。
自動駕駛毫無疑問是未來大勢,但在目前這個階段,在相同的預算之下,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還是應該更多地關注安全性能、續航里程、車內空間、駕乘舒適度這類與汽車的本質更為貼近的因素。
如果你真的喜歡那種自己翹著二郎腿、坐看機器開車的感覺,等它成熟了再嘗試不是更好嗎?
結束語
四部委進行L3測試試點證明,自動駕駛始終是汽車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時也說明這條路線值得汽車廠商去“卷”。但獲得L3測試牌照只是萬里長征的一小步,只有在感知能力、算力平臺、人工智能等方面都取得進展,廠商們才能在L3時代站穩腳跟。那么你覺得國內廠商中,誰能率先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二師兄玩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1544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