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車圈又熱鬧了。
上汽家的“大兒子”,智己,搞了個大新聞。哦不對,搞了場發布會。
相信這件事的經過,你多少已經有所耳聞。
在這場原本該是發布新品L6的活動中,智己全程卻在講小米。最后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還說錯了小米的參數,落下了口舌,直接引發了一場炮火猛烈的公關戰。
炮火有多猛?1個小時內,雙方交戰了5輪。
這架勢,放眼整個中國車圈歷史,想必也是前所未有的吧。
而結合發布會,整起事件看下來,也確實讓人感觸頗多。無論是科技圈的流量能力,還是智己L6用魔法打敗魔法的配置,以及智己自身對于這件事的態度,其實都能從側面反映出當前車圈激烈的競爭態勢。但今天,我們真正想聊的,還是這件事的緣起者——智己本身。
因為,從一系列跡象或許表明,智己為了活下去,有些饑不擇食了。
什么品牌會對標小米?
關于8號晚上,那場公關戰的細節,相信你已經有所耳聞。
如果你還不知道,當晚的戰況,我們也可以簡單的給一個省流版的介紹。
大致是:
在智己新車L6的發布會上,智己的劉總,不斷的拿小米說事。要不說劉總會整活呢,雖然是全程對著小米干,但硬是沒把小米的名字點出來,可謂尺度拿捏死死的。
直到最后,劉總可能覺得時機已成,不裝了,直接拉出小米的配置表,一項項的吊打,哦不對,是對比。電池、電機、電壓、續航什么的,哪哪都是完爆,怎么的你還買小米嗎?劉總這一對比,直接把發布會的氛圍,帶入高潮了。
可是。可是。就是這一對比,整出了點尷尬。給人小米,把參數標錯了。
這下是留下口舌了,小米不忍了......果斷開炮....于是就有了你所知道的名場面。
好了,過程就描述到這。
但真正讓我們關心的是,為什么智己會拿小米對標。
要知道,小米作為一家新進車圈的新玩家,雖然聲勢浩大,但畢竟是造車新手。況且,從品牌的角度,小米也難言高端,其在消費電子領域長期以來積累的品牌形象,自身突圍高端就已經很費力了。
所以,我們看到,小米造車和其他新勢力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并沒有形成獨特的設計語言,你像蔚來、小鵬、理想甚至問界這些品牌,他們的車型往往具有十分鮮明的辨識度,這種辨識度本身,也是品牌對自身發展的一種自信的體現。
但小米呢,設計語言像保時捷,這幾乎是網友的共識,而在發布會上呢,雷總則不斷搬出特斯拉來對標。坦率的說,小米作為一個新手,這樣做或許可以理解,畢竟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向前人致敬,也算是穩扎穩打的取舍。
可智己呢?您可是正兒八經的傳統車企的“長子”,肩負的責任和品牌意義,是沉甸甸的。并且以定位高端的品牌出身,如今卻要拿小米這樣一家車企來對標。
這實在是令人慨然。
有實力也要花式整活
很自然的,讓人好奇,智己為何要如此“自降身價”呢?
其實,答案或許是生存壓力。
坦率的說,在流量決定銷量的今天,智己的存在感,相比其他新勢力品牌其實真不算高。甚至這兩天,有不少網友表示,是第一次聽說智己這個品牌。
怎么辦?要賣車,必須要出圈。現在來看,智己的態度似乎是,為了流量,豁出去了。哪怕是負面呢。
至少從這輪公關戰來看,智己達成了出圈的目的,暫且不論好壞,但至少,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了印象。
我們認真看了下智己這次發的新車L6,哥們其實實力并不差呀。
23 - 33 萬元的定價,直接堆出了 1000 公里的續航,要知道,在此之前這一配置均價,至少40W+。
更王炸的是,它有一個靈活的后輪轉向系統。23萬,干出了后輪轉向。而且在低速下, L6 轉彎半徑可以做到 4.99米,約等于大眾的兩廂車POLO。
然后又是“固態電池”,又是無圖城市 NOA 的,總而言之,很有一種用魔法打敗魔法的感覺,把L6的堆料干到了極致。
可就是這樣,智己依然要花式整活。因為或許智己明白,相比于秀肌肉的體面,再不整活,就是生死問題了。
無論是之前劉總在車里包餃子,還是和美女吃火鍋,甚至是之前“劉總驚動交警的壓線變道”搞營銷…..其實這么拼命的整活,圖個啥,不還是想要那點流量、多賣幾輛車么。
雖然圍繞劉總整活的爭議很多,但諸公還是應該冷靜想想,在如今求穩當頭的氣氛下,現在像劉總這樣愿意冒險也要拼一把盤活企業的國企領導,還有多少?嗯?你還能說出幾位?
其實,相比蔚小理甚至小米這些企業一把手,劉總只是一屆職業經理人,能不能留任都是組織說了算。
他不是沒有選擇,出圈搞營銷這種冒風險的做法對他而言實在不是個安全的選擇,他也有太多的理由可以像大多數國企領導那樣,擺出一臉嚴肅的官員即視感,來推動企業保守的運營。但,劉總呢.......但如果這樣,智己的命運呢?
其實,就憑這股沖勁,就該給劉總多一點的寬容。
活下去比啥都重要
實際上,雖然說智己家大業大,無論是依托上汽的背景,還是財大氣粗的融資能力,公司發展還是有一定的安全邊際的。
但要想真正的安全發展,最終還是要靠產品,靠銷量,靠市場來說話。
這幾年,智己其實過得并不順利。
2023年,智己汽車累計銷量為3.82萬輛,雖然同比增速達到665%,但是未完成4.5萬輛的年銷量目標。而具體來看,即便能達到這一銷量,也是因為智己汽車四季度,依靠品牌旗下第三款車型智己LS6發力取得的成績。
要知道,智己L7和智己LS7均主攻30萬—40萬元的市場區間,而智己LS6起售價僅為22.99萬元,頂配版售價也低于30萬元。這意味著, 以價格換取銷量的智己,已難以稱得上是一個真正意義的高端汽車品牌。
為了銷量,連品牌調性都不要了。
這可能就是智己不斷整活的原因。相比于黑紅的輿論壓力,能不能活下去,顯然是一個更嚴肅的問題。
所以我們也才看到開頭的那一幕,竟然智己選擇了和小米對標。
對智己來說,已經沒有什么比活下來更重要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勢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2626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