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石汽車是不是馬上要黃了?這是社交媒體上,為數不多關注極石汽車的討論主題。
而對于這個問題,極石汽車的創始人昌敬,似乎也非常理解網友的想法。“大家有這樣的擔心,我非常能夠理解,因為我們作為一個新的品牌,從零到一的過程中肯定是不容易的。”
什么?你在說什么?極石汽車,怎么從來沒聽過這個品牌?
沒錯。
相比于其他造車新勢力,在當前階段,極石汽車甚至需要解決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向消費者回答:“我是誰”?
這家已經成立了三年多的造車新勢力,可以說是一個寶藏品牌,在市場聲量中埋沒的似乎有點過去“深”了。
頗具魔幻色彩的一件事是,前段時間極石受到過一陣密集關注,竟然是因為其產品銷量被指單月為0,后來極石發布聲明,稱這是惡意攻擊不實消息。
相信看到這,不少讀者都會有一個疑問,作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汽車品牌,為什么能活到今天。要知道,風光一時的高合這樣的新勢力,可都面臨停工停產的危機。極石你為什么還能挺住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極石創始人——昌敬。
商業大佬的自我實現
對于汽車圈來說,昌敬可能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但如果把他放在更大的中國商業市場里,其個人成就還是值得肯定的,甚至可以說是光彩奪目。
昌敬先做了好多年高級打工仔,在微軟、騰訊等大廠歷練。
2011年,29歲的昌敬開始創業,成立了北京魔圖精靈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運營一款掌上美圖的工具,后來公司賣給了百度。
2014年,昌敬又創辦北京石頭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掃地機器人,第一大客戶是小米。2020年2月,石頭科技在A股科創板上市。昌敬身價暴增至百億級別。
也就是說,其實在創立極石前,昌敬已經功成名就了。
對于昌敬來說,創辦極石汽車,更像是財富自由后,追尋人生意義的一次自我挑戰。
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昌敬遇到了曾在上海通用、上汽乘用車、上汽集團、斑馬智行有著20余年汽車經驗的閆楓,“兩個人一拍即合”。
就這樣,昌敬在2021年1月成立上海洛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開始造車。
首度亮相 透露造車理念
所以,從創始人的角度來看,極石汽車其實還是帶有光環的。
但在消費市場里,光環的價值,也只能是雪中送炭。產品依然是決定用戶購買的核心。
那么極石的產品如何呢?
我們或許可以先來看一下昌敬的造車理念。在北京2024北京國際車展前夕,極石汽車舉辦了首場創始人在線溝通會,創始人昌敬從幕后走到臺前。昌敬帶來一個 “前無古人”的消息:要為極石01 定制一個車載馬桶。
此言一出,就在業內引發了不小的討論。
對此,昌敬從實用主義角度解釋,馬桶對于長途自駕游來說,恰恰解決了用戶的切實需求。無論是停留在高速公路的擁堵中,還是遠離城市的野營地,定制馬桶的存在都大大提升了極石01的實用性,同時這也是對產品功能放開手腳的大膽創新。
從這可以看出,極石01還開創性的將廚房搬進了車里,可選裝車尾餐廚系統,別看體積不大,但是功能還是非常豐富的。一層桌板可拆卸成落地小桌,作為小型水吧用來泡茶、泡咖啡;二層桌板為廚房操作臺,自帶掛鉤可懸掛廚余垃圾等雜物,減輕露營收納壓力。
又是廁所,又是廚房,顯然這就不是大眾市場的定位。或者換句話說,作為已經功成名就的昌敬,選擇造車更像是瞄著自己的需求理解,在做一款自己喜歡的“玩具”。從積極的角度來說,昌敬能夠有更為敏感的洞察去體會極客玩家的用車需求,但反過來,這也可能成為極石難以攻占大眾市場的桎梏。
畢竟,有多少人,會選擇在車里裝馬桶甚至用馬桶呢?
而要知道,如今在汽車市場,規模化的重要性,是決定生死的紅線。規模決定了品牌體量,更決定了造車成本,這對于新品牌來說,也是需要跨越的生命線。
顯然,從目前極石的理念出發,依然存在難度。
靠光環可能還不夠
而作為一個全新造車勢力,極石汽車一開始瞄準的戶外硬派越野市場。
雖然是一個足夠細分的賽道,沒有主流市場“卷”得厲害,但如今也很難說是一個藍海市場。
據公開資料顯示,極石汽車在硬件和智能化上沒有選擇全棧自研,而是與行業內多家供應商合作。其中,極石01的車機芯片使用的是高通8155芯片,大容量電池來自寧德時代,標配版智駕方案由易航智能提供,高階智駕方案則主要由小馬智行負責。另外,極石01是國內首款搭載純固態激光雷達的量產車型,而這個固態激光雷達則是由禾賽科技提供。在這些智能配置下,極石01不僅能夠在城市道路智能駕駛,還支持戶外遠行時“智能探測”、“3D透明底盤”、“哨兵模式”。
看起來,配置還不錯。但問題是,光有配置就夠了嗎?
如今的新能源市場,早已從藍海變成了紅海,因為比起配置豐富,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大多數消費者似乎更愿意購買知名度更高的車型,以防影響后續售后、維修保養等。所以如何提升知名度、打開銷售渠道、獲取目標人群的訂單、豐富產品線并且順利交付才是極石當下面臨的首要挑戰。
極石,面臨的問題,甚至可能是方方面面的,品牌知名度、產品能力、技術積累,這些東西似乎在極石手里,都沒有讓人看到握有好牌。
之前我們講到過極越,在吉利和百度的強勢背書下,極越已因為品牌構建問題,陷入銷售泥潭。而如果相比于極石,后者似乎在市場體系構建上更加空白?
而一個更扎心的問題是,隨著越來越的新勢力,開始進入清退淘汰序列。車企的頭部效應也將越來越明顯,對于沒有一定銷量的新勢力品牌,消費者購買的擔憂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慎重。這顯然不利于極石的進一步發展。
顯然,極石要走的路,還很長。但留給極石的時間卻不多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勢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3065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