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上市的比亞迪雙宋,由于價格不夠驚喜,沒有引來圍觀群眾的尖叫,同一天上市的深藍S07也被網友吐槽貴了。
「998」的秦L已經深入人心,為何宋不繼續“卷”了呢?
很快,機智的網友就推測出了原因:
△截圖來自知乎
這里說的“補貼”,指的是7月25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以舊換新》)。
根據《以舊換新》,國家將在今年4月出臺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基礎上,將以舊換新補貼金額進行翻倍。
簡單來說,此前《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提到,報廢滿足要求的舊車,并購買新車的個人消費者,補貼標準由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1萬元、購買燃油乘用車補7000元。而現在,這兩個補貼金額分別提高至2萬元和1.5萬元。
此前按舊標準申請補貼的消費者,也會補齊差額部分補貼。
更重要的一點是,支持資金按照總體9:1的原則實行央地共擔,相比此前6:4的比例,一方面減輕了地方政府的壓力,提升了落地以舊換新政策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看出頂層對于提升汽車銷量的決心。
1
—
中央、地方一起給錢,車企也得跟
這次補貼政策,國家的直接發放,與地方補貼、車企4S店置換補貼不沖突,因此,不少車企也拿出了自己的誠意。
7月27日,比亞迪公布了王朝網最新的以舊換新購車補貼政策:
國家汽車以舊換新政策至高可補貼20000元,加上比亞迪王朝至高補貼8000元,合計至高補貼2.8萬元。
同時,還能享受一系列的優惠金融政策。
據我們向北京一家比亞迪4S店了解,剛上市的宋L DM-i系列,店端補貼為4000元,疊加兩萬元的國家補貼,只要11.18萬元就能拿下。
怎么樣,這下你心動嗎?
另外,有媒體報道,海洋網在晚些時候也會針對旗下車型推出相關補貼政策。
同樣的,奇瑞、北京汽車、長安啟源、iCAR汽車等品牌,也發布了相關政策。
奇瑞的最新以舊換新政策中,瑞虎8 PRO冠軍版廠家補貼+國家補貼最高達 5.8 萬元,10萬元不到的價格買一臺中型四驅版SUV,只能說一句真香了。
所以,對于正好有換車打算的小伙伴,這絕對是一次極佳的“薅羊毛”機會。
而對于整個市場,通過真金白銀的投入,推動汽車銷量的增長拉動GDP,或許是最核心的目標,但能否順利完成目標,現在還不能打包票。
2
—
增量市場、存量市場、灰色產業鏈大PK
根據中汽協數據,今年上半年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188.6萬輛和1197.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4%和6.3%。但從5月開始,乘用車的月度銷量增速開始減緩,6月開始出現了同比負增長。
△數據來源:中汽協
即便是同比增長幅度較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6月的環比增長率在近五年內,也是屬于最低水平。
7月26日,乘聯分會發布7月車市展望,初步推算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總市場規模約為 173.0 萬輛左右,同環比均微降 2.0% 左右。
從這些數據來看,之前4月以舊換新政策對新車消費刺激效果并不明顯。
據媒體人孫少軍透露,連西藏這種最歡迎以舊換新的省份,補貼實際推行效果也很一般。
畢竟0.7~1萬元的報廢補貼,成本與收益并不對等。
雖然此次《以舊換新》將車輛報廢補貼額度翻倍,但能否起到明顯的拉升也并不確定。
畢竟,這樣的補貼要求,相當于把名下沒有舊車但仍有購車需求的人擋在了門外。
因此,我們也在不少平臺看到,很多名下沒有舊車的人,表示今年大概率不會買車。
但也有樂觀的機構測算,截至2023年底符合“以舊換新”報廢要求的乘用車保有量為1454.5萬輛,補貼力度的進一步加大,有望促進新車銷售,帶來100萬輛級別的增量需求。
而補貼帶來的價格變化,除了帶來正常的供需調整,還引來了一些“非自然”力量。
目前,臨時買一輛報廢二手車來領取補貼的方式已快速形成產業鏈,市場上甚至出現收集準備報廢二手車的公司,專門賣給新車經銷商來領取補貼。
也有不滿足“以舊換新”要求的消費者,通過二手車商代買再過戶的方式來吃這波紅利。當然,這也面臨著首任車主權益受損的風險。
因此,在多種市場力量的參與下,這次政策加碼最終有沒有效果,有怎樣的效果,我們還得等上幾個月再看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車星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3947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