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夸贊特斯拉的文章汗牛充棟,各種似是而非的說法都有。為了正本清源,本網將發表兩篇來自特約作者天驕的文章,分別討論兩個熱點話題:一是所謂的特斯拉互聯網思維,二是中國電動車廠與特斯拉的真正差距在哪里。本文是第一篇,第二篇標題為:“技術、體驗、品牌,中國廠商全面落后特斯拉?”請關注。
【第一電動網】(特約作者 天驕)“互聯網思維”這個詞被炒爛了,什么東西都往上靠。我們來溯本還原,看看特斯拉都做了什么?
(一)好東西首先得漂亮
其實,在互聯網思維之前,被炒爛的詞是“用戶體驗”,而“用戶體驗”好的東西首先得符合大眾審美,最了解這方面是蘋果的喬布斯。
iPhone手機第一代,每個圖標就做的很漂亮,喬布斯的要求是:“你得做的漂亮到讓我想把它吃下去。”
特斯拉Model S也是這個思路,它的外觀設計非常流線,很有跑車的“范”。
而為了這個“范”,他的上部弧線過了駕駛位就急劇下降,沒有正常汽車的一個平緩過渡,最后做成類似“獵裝車”的后備箱,沒有給后排乘客的頭部留出空間。坐在特斯拉的后排其實是不太舒服的。但是外觀確實是漂亮了。
特斯拉沒有發動機,還是加長了引擎蓋,使得全車弧線流暢。頂部弧線過了駕駛室急劇下降,犧牲后排頭部空間求的美觀,尾部沒有明顯的后備箱蓋,類似獵裝車掀蓋設計進一步保證了曲線的流暢。
特斯拉Model S電動車美妙的弧線
特斯拉最被津津樂道的是那個平板級別的大屏幕中控臺,但是這個東西開著車操作其實不太實用。
汽車做這么多按鈕是為了讓駕駛員熟悉了以后可以盲操作,看著路面開著車,一只手把握方向盤,一只手操控。而特斯拉的大觸摸屏是必須看著操作的。
但是大觸摸屏的視覺效果是令人難忘的,而且特斯拉的UI(人機界面)做的非常漂亮,有濃濃的蘋果味道,每個按鈕都做了3D設計和光影渲染,整體配色協調。
特斯拉的大觸屏中控臺
很多人只知道特斯拉的大屏幕觸摸中控,卻沒有關注到UI的設計,這個圖上藍色按鈕都是做了3D效果和光影渲染,橙色和綠色的光芒是經過設計的。每個窗口的形狀顏色,漸變都是經過精心處理的,這就是用戶體驗。
這種有整體設計的UI是很多中國手機廠商最近一兩年才注意到的,而汽車廠商的車機UI大多還在原始時代,僅僅是能用而已。
“好東西首先得漂亮”的思路,體現在特斯拉Model S的很多細節上。
(二)專注于單一型號
特斯拉以前只有一款跑車,后來是轎跑,未來會有一款SUV。型號相對于傳統汽車廠來說少很多很多。
你知道奇瑞有多少車型嗎?比亞迪有多少車型嗎?大眾有多少車型嗎?
這是誰的思路?還是iPhone的,產品型號越少,批量采購越大,制造重復次數越多。這樣研發力量才能集中,產品才能精益求精,上游采購才有議價能力。
誰學會了這手?小米手機的雷軍。雷軍在公開講演中一直說的“專注”,就是指這個,同樣的實力,集中做一款精品,比做十款半吊子產品好得多。特斯拉的底盤調的好,因為它只需要調這一款。
(三)電商賣車
特斯拉在美國賣車是不通過經銷商的,網上可以直接買,這引發了經銷商的不滿。
問題是在互聯網時代,為什么低成本的電商不走,要給中間環節的經銷商那么多錢?單一產品透明,消費者沒有選擇障礙,電商成本低,消費者可以得到更多實惠。維修只要非黃金地腳的幾個維修工。不需要臨街鋪面,不需要導購小姐,不需要車行經理。
這些錢節省出來給消費者省在車價上不好嗎?這就是互聯網思維。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天驕·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3288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