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車展上眾多的車企表示新能源車型將作為重要的戰略規劃,可見傳動車型已經開始逐漸向著新能源車型轉型。插電式混合動力版車型作為之間的過渡車型,結合了純電以及內燃機車型的優勢為一身。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它可以當作一臺汽油車車來使用,它又可以做到零排放和零油耗。第一電動網將展內的所有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車編寫成文章供大家欣賞。
小編將前兩天我們所記錄下來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新車全部匯集在本篇文章。如有遺漏,還請各位多多提醒。(關注:2015上海車展專題)
奧迪A6L e-tron
純電續航:50km
綜合油耗:2.2L/100km
一汽-大眾奧迪攜一款全新插電式混動車型——奧迪A6L e-tron車型登陸車展,預計將于2016年正式投產。
A6L e-tron基于海外新款奧迪A6打造,并針對中國市場進行了加長。前進氣格柵采用標志性的六邊形進氣格柵,并采用橫條幅設計,前大燈組采用全LED光源,前保險杠采用全新設計,并在兩側配備有LED日間行車燈。展臺上這輛A6L e-tron還配備有獨特的21英寸多條輻輪圈,后方翼子板處貼有e-tron標識詮釋著它是e-tron家族的新成員。車尾部分車尾燈組采用了全新的LED光源,后保險杠采用隱藏排氣設計,并配備有一個貫穿式鍍鉻裝飾條。
新車內部設計與現款A6L基本保持一致,整體采用奧迪家族式設計,造型非常簡潔,此外,新車還將配備有多功能方向盤、全新儀表盤、MMI人機交互系統、中控液晶顯示屏等。
動力部分,采用插電式混動系統,該系統由2.0TFSI發動機和電動機組成,最大功率242馬力(180kK),最大系統扭矩500Nm。傳動方面,與發動機匹配的將是8速Tiptronic變速器。電池方面,新車搭載14.1千瓦時的鋰電池組,這些電池被安放在新車后備箱,卻并沒有影響新車的后備箱的正常使用。
據官方數據顯示,該車0-100k/h加速僅為8.4秒,綜合油耗僅為2.2L/100km,總續航里程高達880公里。奧迪A6Le-tron在連接工業充電樁時,僅需2小時即可將電量充滿。在純電動模式下,奧迪A6Le-tron可續航5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135公里/小時。[page]
奧迪Q7 e-tron quattro
純電續航:53km
綜合油耗:2.5/100km
車展亮相的新一代Q7 e-tron quattro不光擁有新Q7顛覆性的外觀,更在動力上做出調整。
在今年3月開幕的日內瓦車展上,奧迪率先發布了Q7e-tron3.0TDI quattro,而本次全球首發的Q7e-tron2.0TFSI quattro相比之前版本在外觀方面有所調整,新車前保險杠兩側采用了全新設計風格,并融入了LED條帶式日間行車燈。此外,新車還采用了全新的五輻輪圈,并在車尾貼有45 e-tron字符。
Q7 e-tron 2.0TFSI quattro與之前發布的Q7 e-tron3.0TDI quattro最大的不同在于,插電式混動系統由一臺2.0TFSI汽油發動機和電動機組成,新車的綜合最大功率達到270kW,峰值扭矩700Nm。該車百公里加速僅需5.9秒,每百公里綜合油耗僅2.5升。奧迪Q7 e-tron 2.0 TFSI quattro的純電動續航里程為53公里,將電池充滿電僅需2.5小時,總續航里程長達1020公里。[page]
寶馬X5 xDrive40e
純電續航:31km
綜合油耗:3.3L/100km
寶馬X5 xDrive40e 是基于X5打造的插電混動版,這也是寶馬第一款將eDrive插電式混合動力與xDrive智能全輪驅動系統結合的量產車型。
新車的整體造型與常規動力版X5保持一致,只是在前翼子板處增加外接充電口,并采用一套全新樣式的五輻式輪圈。該車將標配BMW平視顯示器、帶有人員及動物識別以及動態光斑的夜視系統、并線輔助、環車影像動態穩定控制系統(DSC)、彎道制動控制系統(CBC)、動態制動控制系統(DBC)、干燥制動功能、制動衰減補償功能、起動輔助系統、動態穩定控制系統(DSC)、自動差速制動器(ADB-X)等配置。
動力方面,新車搭載了一臺2.0L四缸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其最大功率180kW(245Ps),峰值扭矩350Nm,并配有一臺83kW(113Ps)的電動機。二者協同工作時,將綜合輸出230kW(313Ps)的最大功率,450Nm的峰值扭矩。傳動部分,匹配ZF 8速自動變速箱。
在此套混合動力系統下,官方表示,新車在6.8秒內就可以從靜止加速到100km/h,極速為210km/h,百公里綜合油耗為3.3L。而在純電動模式下,續航約31公里,最高時速可達到120km/h。[page]
奔馳C350eL
純電續航:32km
百公里油耗為2.1L/100km
奔馳C350eL插電混動車型在上海車展正式發布,針對中國會在奔馳C350插電混動的基礎上進行了加長,百公里油耗為2.1L,預計隨后國內上市。
全新奔馳C350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整車造型與普通版奔馳C級車型基本一致,除了增加必備的外部充電接口以外,僅僅看出前保險杠處有所調整。另結合之前的消息,全新車型還根據空氣動力學的原理,采用了主動控制進氣翼片開合系統,同時新車相比海外發布的奔馳C350e進行了加長。
動力方面,奔馳C350el依賴于一臺2.0T渦輪增壓四缸發動機和電動系統,將綜合輸出275Ps的最大功率與599Nm的峰值扭矩,傳動方面,匹配一臺全新升級的7速自動變速器。新車百公里油耗為2.1L,純電模式下,續航里程為32公里。[page]
奔馳S500el
純電動續航:33km
百公里油耗為2.1L/100km
奔馳S500eL車型,新車搭載了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奔馳S500eL百公里加速僅需5.2秒,綜合油耗為2.8升/百公里。
奔馳S級是德國梅賽德斯旗下的旗艦豪華車型,奔馳S500el就是基于這個旗艦平臺所打造的全新車型。外觀整體設計風格屬于穩重的商務風格,但采用了很多四門COUPE的元素,線條柔和流暢,風阻系數只有0.24,是歷代車型中最低的。
奔馳S500eL可輸出最大功率為325kW,最大扭矩達到650Nm,其搭載了由3.0升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與電動機組成的插電混動系統,其也成為全新S級車型系列中的第三款混動車型。傳動系統方面,新車匹配的是7速自動變速箱。此外,根據連接的充電裝置以及電壓的不同,其充電時間大約為2-4小時。[page]
奔馳GLE500e 4MATIC
純電動續航:30km
百公里油耗為:3L/100km
奔馳GLE500e 4MATIC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正是此前M級的改款車型,由于奔馳采用全新命名體系而改名。預計未來進口入華的,新車是車系中的汽油版與混合動力版。
相比現款M級,新的GLE外觀上更多像家族化的風格跟進,尤其是使用了新式樣的前大燈組和前保險杠,以及前進氣格柵,并配備了LED尾燈,主要是要審美跟得上當下潮流。AMG車型采用了更加動感的前格柵、尾部擴散器以及霸氣的四出排氣管,另外除了太灰色的獨特涂裝,還有20寸輕質合金輪圈可選。
內飾方面,此前發布的GLE Coupe基本就是GLE的模板,倆車幾乎采用同一套路,內部配備了新的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和全新的多媒體娛樂系統,中控臺的懸浮液晶屏也是奔馳目前的最新設計語言。另外,內飾將有更多個性配色可供車主選擇,車主更可以自由選擇鋁合金、碳纖維、鋼琴烤漆等元素進行搭配。
動力部分,新車提供數款柴油發動機以及汽油發動機,還增加一款GLE500e 4MATIC插電式混動車型。新增車型由BlueDIRECT 3.0T發動機和電動機組成混合動力系統驅動,綜合最大功率(325 kW) 442PS,扭矩可達650Nm,并匹配的是7速7G-TRONIC自動變速箱,百公里綜合油耗3L。[page]
比亞迪商
純電動續航:80km
百公里油耗為:2.24L/100km
比亞迪商是比亞迪的最新MPV車型,“商”延續了比亞迪以中國歷史朝代命名的車型的設計風格,新車將會有汽油、純電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三個不同版本。
比亞迪商雖然是一款MPV車型但是外觀仍然十分搶眼,在MPV車型中極具個性,新車的前臉線條豐富,中網采用封閉式設計。整體造型更加偏向運動風格。長寬高分別為4460mm/1720mm/1850mm,軸距為2725mm,擁有三排七座。
比亞迪商搭載了比亞迪的“雙擎雙模”技術,其混動系統由一臺最大功率80kW(109PS)的1.5L汽油發動機和一臺110kW(150PS)的電動機組成,綜合最大功率為190kW(259PS)。比亞迪“商”的工信部百公里綜合工況油耗為2.24L,純電模式可以續航80公里,而百公里加速時間為7.9s。[page]
比亞迪宋
純電動續航:70km
百公里油耗為:2L/100km
比亞迪宋上海車展正式亮相,宋是一款緊湊型新能源SUV,可以視為比亞迪S3的新能源版本。據了解,這款車將在今年第三季度上市。
外觀方面,比亞迪宋前臉采用X型的造型,頂部采用了橫幅的鍍鉻格柵造型,大燈組看上去比較犀利。尾部該車看上去也很動感,側面的下窗線傾斜向上,在D柱處形成了類似懸浮車頂的視覺效果。該車長寬高依次為4565/1830/1703mm,軸距為2660mm。
內飾方面,比亞迪宋內部整體采用了深色的配色,并在局部細節使用了亮銀色的金屬飾板。同時,新車方向盤采用了三輻式的造型,其方向盤下部出現了“宋”的紅色標識。配置方面,該車裝配了帶有大尺寸屏幕的多媒體系統、多功能方向盤、電子手剎、自動空調等裝備。
動力方面,比亞迪宋由1.5T發動機和兩臺電動機組成,電動機同樣分布在前后橋位置,以實現四驅。據悉,宋在滿電情況下,續航里程最長為70km。此外,該車尾部同樣有4.9s的標識,預示該車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4.9秒。[page]
比亞迪唐
純電動續航:85km
百公里油耗為:2L/100km
比亞迪唐作為"542戰略"第一款車型,采用革新性電子技術“超級全時電四驅”代替結構復雜的機械四驅,充分融合電機響應速度快及能量傳動效率高的優勢,帶來更強抓地力、更高安全性和更經濟油耗。
比亞迪唐的整體造型借鑒了S7的設計,而車頭部分則采用了大尺寸的鍍鉻裝飾,以及黑色蜂窩狀的進氣格柵。下格柵為大嘴式設計,加上配有有LED日間行車燈的個性化前大燈組,整體風格趨于運動。
內飾才是改變的重點,首先最為明顯的就是擋把造型更加類似于DENZA騰勢使用的設計,駕駛模式的選擇開關也使用了全新的設計。擋把后方增加了類似于路虎的全地形反饋系統,共有四種模式可選擇。電動機出現在汽車上之后,不僅帶來了新的能源驅動方案,也帶來了一種新的四驅結構,并且它淘汰了貫穿底盤前后的傳動軸。
動力系統,比亞迪唐由一臺最大扭矩為320Nm的2.0TI渦輪增壓發動機,和兩臺高功率的電動機提供動力,動力總成261千瓦(354馬力)。傳動方面則匹配6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據悉新車從靜止加速到100km/h僅需4.9秒(極速版僅需4.5秒),在純電動模式下最大行駛距離約為85公里。[page]
比亞迪元
純電動續航:70km
百公里油耗為:2L/100km
比亞迪將2015年稱為“SUV元年”,將于2015年推出兩款主打傳統能源的車型——比亞迪宋燃油版和比亞迪元燃油版,也就是此前傳出的比亞迪S3和S1。前者定位于中型SUV,后者則歸屬于緊湊型SUV。
比亞迪元定位于小型SUV,可以視為S1的新能源版本。這款車的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320/1765/1650mm,軸距為2520mm。通過效果圖來看,這款車的造型要更加的緊湊,格柵采用了蜂窩狀造型,底部格柵采用了X型的風格,和宋有些區別。新車在外觀方面采用藍白搭配的雙色車身,并裝配了外掛式備胎。此外,新車尾部貼有4.9S的標識,而這也代表了該車4.9秒的0-100km/h加速時間。
內飾上,元和宋以及較早上市的唐都有著不可割舍的聯系。飛航時儀表臺早就成為比亞迪上一代SUV(S7)的標配。上半部圓弧過渡,底部平直的運動型方向盤,集成了音響控制、行車電腦等功能按鍵。6前速干式雙離合變速器換擋桿去掉了“跑馬燈”似的發光元素。組合儀表中央控制面板由上至下,設定了顯示屏幕、音響系統、自動空調。尤其是為整車匹配了一套可適應多種路況的四驅模式。
比亞迪元的動力系統由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和兩臺電動機組成,其中兩臺電動機分別安裝在前后橋位置,以實現四輪驅動。此外,比亞迪元在純電動模式下,最大續航里程可以達到70km。[page]
大眾C coupe GTE
純電動續航:50km
百公里油耗為:2.3L/100km
大眾C COUPE GTE定位于中大型車,車長超過5米,采用了大眾最新家族式設計。據悉有望在2016年底正式量產。
大眾C COUPE GTE概念車是一款尺寸與輝騰不相上下的轎跑車型。大眾在不久前的日內瓦車展上發布了作為下一代CC雛形的SC GTE概念轎跑,這次上海車展又發布了C COUPE GTE概念轎跑。而且兩款車都使用了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這也許預示著,扁平化設計將會成為今后大眾的一大設計特色,而混合動力也會成為大眾著重發展的方向。
內飾方面,大眾C Coupe GTE的兩塊12.3英寸液晶顯示屏科技感十足,中控頂部還有一個時鐘。后排座椅采用了雙座設計,座椅之間則是后排控制區域,可通過兩個4.5英寸的觸摸屏完成操作。前排座椅后方還引入了貫穿式的后排娛樂系統,顯示屏的大小為9.5英寸。
新車采用插電式混動系統,由2.0T發動機和電動機組成,綜合最大功率為180kW(245馬力),峰值扭矩為500N·m。其中2.0TSI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54kW(210馬力),峰值扭矩為350N·m;電動機的最大功率為91kW,最大扭矩為220N·m。傳動系統匹配的是8速自動變速箱。此外新車還配備了14.1kWh的鋰離子電池組,純電動模式的極速為130km/h,純電動模式下可續航50km;混動模式下續航里程大于800km,百公里綜合油耗2.3L。[page]
大眾高爾夫GTE
純電動續航:50km
百公里油耗為:1.5L/100km
高爾夫GTE車型上海車展正式發布,新車是大眾旗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將于今年年內正式上市。
外觀方面,相比普通車型,高爾夫GTE在細節上有所調整,新車的前進氣格柵處標有藍色“GTE”標識以證明其身份。前臉全新的保險杠和日間行車燈設計很獨特,同時還配備一款全新樣式的輪圈。而高爾夫電動版車型采用了全新的保險杠和完全封閉的進氣格柵,同時新車還配備低阻力輪胎。
內飾方面,高爾夫GTE與GTI如出一轍,區別在于采用黑色內飾搭配藍色縫線設計,以體現它的混動身份。另外中控液晶屏可查看車輛當前電力消耗情況、零排放統計系統、設定充電時間以及制動能量回收系統充電強度等信息。
動力方面,高爾夫GTE搭載一臺1.4L TSI渦輪增壓發動機和一臺電動機,該動力組合可提供最大功率150kW(204Ps),最大扭矩350Nm。傳動方面,匹配6速DSG雙離合變速箱。該車0-100km/h加速時間為7.6秒,綜合油耗低至1.5L/100km。純電動模式下,高爾夫GTE可行駛50km。該車的鋰電子電池組大約需要2.5小時就可以充滿,其中充電口設置在車頭的“大眾”LOGO后面。[page]
凱迪拉克CT6 PHEV
純電動續航:60km
百公里油耗為:2L/100km
凱迪拉克全新旗艦車型CT6車型亞洲首發,為國內消費者帶來耳目一新的豪華車感受。而從CT6衍生而來的CT6 PHEV則首次在全球范圍內發布,這款車型最大的特點就是在CT6的基礎上增加了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
凱迪拉克CT6 PHEV其外形借鑒了Elmiraj概念車的一些設計理念,該車采用了更為扁寬、層次感較強的盾形格柵,前大燈造型極具攻擊性,加之凱迪拉克經典的鉆石切割設計元素的融入,使該車前臉看上去非常動感。車身側面,CT6的車身線條舒展,兩條腰線配合設計,視覺上更具運動氣息。車身尺寸分別為,車長5182mm、車寬1879mm、車高1472mm,軸距達到3109mm。通用公司宣布,該車的最大功率達250kW,峰值扭矩為586Nm。該車擁有三種駕駛模式可供選擇,分別為“Normal”、“Sport”和“Hold”。
凱迪拉克CT6 PHEV采用了領先同級的輕量化全鋁車身,配以ARS后輪主動轉向技術及新一代MRC主動電磁感應懸掛系統,確保整車優異的操控性能。同時,全新CT6配備多項業界首創的人性化科技,包括全視野流媒體后視鏡、第三代紅外夜視系統、整合錄像功能的360度全景攝像系統及全新的34揚聲器Bose Panaray音響系統和OnStar安吉星車載4G LTE服務等。
凱迪拉克CT6 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驅動系統在動力性能、續航能力、燃油效率等方面都表現出色。在高速乃至高負載行駛時,全新CT6 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會由發動機與電力共同驅動(當電池仍有余量),以確保性能表現;而在低速行駛時,車輛則完全由電池驅動,保證燃油效率。純電模式下最大續航里程達到60km,理想狀態下的百公里油耗在2L左右。[page]
奇瑞艾瑞澤7 PHEV
純電動續航:50km
百公里油耗為:2.2L/100km
奇瑞艾瑞澤7 PHEV插電式混動版車型正式發布。新車最低油耗僅為2.2L/100km,純電動行駛續航里程超過50km。
外觀方面:艾瑞澤7 PHEV插電式混動版的外觀設計與汽油版車型基本一致,僅僅是車身細節方面的設計做了細微改變以符合其混動版車型的身份,主要體現在采用混動車型特有的外觀顏色。在后翼子板處多了一個插電口。
動力方面:艾瑞澤7 PHEV插電式混動版將搭載插電式混動系統,其最低油耗僅為2.2L/100km,純電力驅動行駛續航里程超過50km。[page]
沃爾沃S60L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純電動續航:53km
百公里油耗為:2.1L/100km
沃爾沃S60L插電混動版共有兩款車型,售價分別為50.59萬和55.99萬元。新車由國產沃爾沃(沃爾沃亞太)生產及銷售,因此可以享受國家新能源政策補貼,2015年的最新補貼政策為3.15萬元。
沃爾沃S60L插電混動版與目前在售的沃爾沃S60L燃油版外型和尺寸上完全一致,長寬高分別為4715*1866*1481(單位mm),軸距達到2856mm。一些細微的區別之處在于左前翼子板位置設計有專用的充電口和“Plug-in Hybrid”標識,以及前格柵位置的twin engine字樣。
在車內方面,國產沃爾沃S60L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增加了混動版車型特有的駕駛模式選擇按鍵,中控臺上橫向排列的三個按鍵分別是Pure純電力驅動模式、Hybrid混合動力模式和Power高性能模式。
動力方面,沃爾沃S60L插電混動版搭載了一臺2.0T發動機和一臺置于后驅動軸處的電動機,可以提供高達306P馬力、550N·m的強大動力,其0-100km/h的加速時間僅需5.6秒。總容量為11.2kWh的鋰電池組,可以保證S60L插電式在純電模式下續航53公里,最低油耗達到2.1L/百公里,滿電狀態下最大續航里程1000公里。
另外,沃爾沃S60L插電混動版提供了純電、混動以及運動三種駕駛模式。在后兩種駕駛模式下,通過電子系統控制,可以協同汽油機驅動的前輪和電動機驅動的后輪來實現電子四驅行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Joker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3821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